我在《阴阳学说与古琴》拙文中论述了阴阳学说与古琴的关系。本篇谈具体实施,但在这篇小小文章中欲把古琴的制作巨细项目一一交待,是有困难的。我撷取三个大概念来讲,即选材、制作和髹漆。 ,P!D-MN$V
一、 选材 t,1in4sN
选材是个古老的话题,东汉蔡邕识良材制焦尾琴的故事被传为美谈。我做了个有趣的实验:把琴弦绷在书桌及餐桌上,照样弹出宫商角徽羽,弹出散、泛、按之音。取自不同部位,得出不同音质,此实验说明任何一种木材(或金属)都可拿来制琴,木质再劣,做得再差,绷上弦也不至于弹不出声音,但这声音的品质甚是悬殊。怎样得到好的音质,选材是重要环节。古人斫琴上取桐木(阳),下取梓木(阴),以桐之柔配梓之刚,以材之阴阳相合得音之刚柔相济。但我发现,制琴选材不一定拘泥于上桐下梓,好的杉木就胜过一般的桐木,好的硬杂木同样胜过梓木。如今虽然良材难觅,但时刻留意必有所发现,我斫琴面板大都选自古旧老屋之梁枋,底板则采用陈年色木、栎木、柳木及其它适合做乐器底板的硬树材。 n/?eZx1
怎样选材,依阴阳之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tOuNj:
选材六究: uX98iJ
一究质地,桐是桐,杉是杉。 \P5>{2i
二究尺寸,宜大不宜小,宜厚不宜薄。 h$|3dz N
三究生材令长(生材令:即树木生长年龄)。 !+=Zjm4L
四究熟材令长(熟材令:即树木砍下或做成物品的年龄)。 E0T&GR@.
五究木纹,不取水云纹,当取木性条直者。 g?gqkoI
六究品质,腐朽、霉烂、虫蚀、疤节、木心、边材均不入选。 ki`8(u6l
2. 辨材之阴阳 L2d:.&5
原材纵面辨天地(阴阳):原材(园木)辨天地较易,细头(天部即树梢)为阳,粗头(地部即树根)为阴。 d<_NB]V&F
木材截面辨阴阳:观年轮早晚材,宽松色淡者为阳,紧密色深者为阴。 "'~|}x1Uv
木材两端(两边)辨阴阳。 J2'W =r_#
入水:仰者为阳,覆者为阴。 DQMPAj.
水湿:吸水多者为阴,少者为阳。 ;raz6DRO
吹晾:先干者为阳,后干者为阴。 SF"#\{cjj
日晒片刻,取回室内,两手各按一头试之,温者为阳,凉者为阴。 OH0S2?,{>
叩声:清者为阳,浊者为阴。 7Zo&+
观色:浅者为阳,深者为阴。 ]ZDTn
闻气:轻者为阳,重者为阴。 k*OvcYL1A
尝味:淡者为阳,浓者为阴。 =hPG_4#
甲按:松者为阳,紧者为阴, !5?
m
将以上数法综合辨材,材之阴阳层层展开一目了然。 /%5_~Jkr,
3. 备材 %N>\:85?
任何旧材所剖之面均为新面,开得琴材毛胚置干燥处搁之一年,待木性稳定,方可制作。我曾得三百余年前之古宅门槛木一断,麻栎质地,弦切材,将其制琴底,挖好腹腔后,搁之二月有余,板材中部竟隆起6--7厘米的驼峰。细究木纹,此材原为一弯树,驼峰朝阳而长。我根据阴阳之理,将驼面(阳)朝地(阴),晚上置露于家园中(白天取回),不加压力,观其动静,五、六天后果然回复平坦。此实为三百余年木性未改之证明,也是以阴矫阳之明证。(反之以阳克阴同样适用) MSK'2+1T@g
' *}^@[&
二、制作 i,([YsRuou
1. 选琴型 ,%[LwmET
琴谱中所见古琴式样达五十余种,现今我们所见琴型多数为仲尼式。目前造琴之式样(细部)一般仿古代名琴,但仿名琴应该考虑名琴其型适其材之因素。我们手中的材料与所仿之琴的材料品质,是接近还是悬殊很大,不得不细究。仿象外型只能说是形似,关键还是音质。选琴型首先要注意自身材料的软硬松紧,疤节纹理,因材赋型,此方为选琴之真谛。 J"5jy$30'$
2. 因材而斫,合理取舍为制琴之阴阳大法,我对因材取舍所耗精力大于锯刨劈凿的工夫。木材在生长过程中受风雨寒暑的影响,必然使得木材各个部位材质软(阳)硬(阴)程度的不一致,这不同于某一块金属或塑料软硬性质的统一。木材与木材之间的阴阳程度不同,单个木材的各部位阴阳程度也不同,这就要安排合适,需阴取阴,需阳取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