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3962阅读
  • 0回复

台灣古琴研究目錄(研討會論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南宮蓮伊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03-19
#X'su`+  
王育雯:〈音樂治療中的相關因素,以及古琴作為文化中的音樂治療〉,「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第四屆第二次學術研討會」。2006年,會議地點:行政院署立臺北醫院。 Z*NTF:6c  
']OT7)_  
王育雯:〈古琴與琴人的身體__傳統實踐中的身體意識〉,「2007 臺灣音樂學論壇大會」。2007年,會議地點:臺北藝術大學。 < 5ULu(b&$  
iT{[zLz>1  
Yuhwen Wang.“Body Consciousness in Traditional Qin Practice,” 39th World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 Vienna, 2007. j``Ku@/x0  
F^}d>2W(  
王育雯:〈音樂中獨特的身體實踐:古琴傳統的審美與身體理想之結合〉,「『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9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MlPP)*k  
ZHoYnp-~z  
Yuhwen Wang. “The Contemporaneity of Guqin Aesthetic Tradition: Its Non-Dichotomous Practice,” Beijing Forum, Beijing, 2011. o{mVXidE  
Yuhwen Wang. “Reflection Towards a Transcultural Understanding of Sensibility:Chinese Guqin Tradition and its Non-Dichotomous Practice,” 2011 East Asian Regional Associ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 (IMS-EA), Seoul, 2011. cN\_1  
%y)hYLOJ  
王育雯:〈古琴審美評價與「心物二極」立場〉,「2010 台灣音樂論壇」。2010年,會議地點:南華大學。 F6h IG G  
X1V~.k vt)  
陳貞竹:〈荻生徂徠における古樂の復元-樂律・樂制・琴學に關する檢討〉「廣島藝術學會第22 回大會」。2008年,會議地點:日本。 %Z*)<[cIE0  
O\%0D.HEz  
陳貞竹:〈荻生徂徠における中國詩論と琴樂の受容とその意義〉,「第5回東方美學會・第16 回日韓美學研究會合同國際研究會」。2010年,會議地點:日本。 $"0`2C  
米敬萱:〈輪扁之譏──技術與體驗之外的琴學文本閱讀〉,「『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i?mUQ'H  
I: MrX  
吳元豐:〈論中國古代樂論中的人性思想以《谿山琴況》、《禮記樂記》、《尚書堯典》為例〉,「『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Ru);wzky  
吳志凱:〈琴曲〈陽關三疊〉中的樂譜與詮釋〉,「『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x *,fk  
吳志凱:〈琴樂的傳統與彈奏〉,「『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9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Zl]@;*u  
吳志凱:〈琴歌歸去來辭曲調中的腔詞關係——基於成公亮彈奏曲譜的研究〉,「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yy3`E}vX7  
吳志凱:〈琴曲〈華胥引〉減字譜顯露的音聲結構〉,「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XCh>LvX  
吳萍康:〈論琴歌的音樂表現〉,「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V%zo[A  
李美燕:〈老莊的音樂思想及其對魏晉古琴音樂美學的影響以陶淵明的「無絃琴」與嵇康的「琴賦」為主〉,「第六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會議地點:淡江大學。 '?X?'_3  
李美燕:〈蔡邕《琴操》的琴道思想與美學價值〉,「第二屆兩漢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1998年,會議地點:政治大學。 -|=)  
李美燕:〈嵇康〈琴賦〉的音樂思想與美學價值〉,「第一屆魏晉南北朝學術研討會」。1998年,會議地點:國家圖書館。 AB<bW3qf(  
李美燕:〈蘇軾的琴韻藝境與琴道禪境〉,「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0年,會議地點:輔仁大學。 {q;_Dd  
李美燕:〈容天圻先生的藏琴與琴曲研究──以琴曲〈歸去來兮辭〉為例〉,「『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xKepZ  
Mei-Yen Lee . “A Discussion on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on and Modes of Thinking in Regard to Ancient Chinese Lute Music in the Western World: A Case Study of Robert Hans van Gulik’s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Lute Musical Texts,”presented at “I Conference on Intercultural Studies,” Centre for Intercultural Studies (CEI)-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Oporto 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Administration (ISCA-IPP), Porto, Portugal,2008. Az>r}*F Gr  
李美燕:〈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H. van Gulik)之《嵇康與〈琴賦〉》述評〉,「竹林文化的形成、流播與影響研討會」。2009年,會議地點:成功大學。 } R hSt]  
李美燕:〈嵇康古琴美學中的身體觀與自然〉,「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會議地點:成功大學。 7.kH="@  
李美燕:〈嵇康古琴藝術的審美意識探析〉,「『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9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tejpY  
李美燕:〈嵇康音樂養生觀與道教之關係〉,「第一屆中國音樂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佛光大學。 87+u` ~  
李美燕:〈高羅佩與東皋琴學——以《明末義僧東皋禪師集刊》與《東皋琴譜》的考察為主〉,「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X%7l! k[  
李美燕:〈東皋心越之琴道及其自創琴曲研究〉,「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9p4SxMMO  
李德材:〈陶淵明詩中之孤獨意識與美學境界──一個海德格式現象學的解讀〉,「『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 $N3.O.  
沈 冬:〈異國喧聲中的澹雅音韻──北朝的琴與琴人〉,「『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Fa#5a'}I  
沈 冬:〈異國喧聲中的淡雅音韻──北朝之琴研究〉,「漢唐音樂史首屆國際研討會」。2009年,會議地點:西安音樂學院。 D>-Pv-f/  
沈 冬:〈「縱任不拘」與「風韻清遠」──南朝之琴研究兼論南北琴藝異同〉,「『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9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iqsR]mab  
沈 冬:〈「縱任不拘」與「風韻清遠」──東晉南朝的士族與琴〉,「2009臺灣音樂學論壇」。2009年,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QG@Z%P~,E  
沈 冬:〈「縱任不拘」與「風韻清遠」──東晉南朝的士族〉,「第一屆中國音樂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佛光大學。 RE]*fRe7#  
沈 冬:〈唐代琴曲《胡笳》研究〉,「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RV wxd  
沈 冬:〈唐代琴曲《胡笳》研究〉,「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五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南開大學。 a%/x  
沈 冬:〈唐代琴曲《胡笳》研究〉,「唐代文史的新視野:以物質文化為主--紀念杜希德國際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國家圖書館。 ?]TtUoY=)F  
沈 冬:〈高羅佩《琴道》與傳統文人想像〉,「高羅佩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 H87k1^}HV  
沈 冬:〈高羅佩《琴道》與傳統文人想像〉,「第三屆音樂學術周暨上海高校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專家講習班(第三期)系列專家演講之三」。2011年,會議地點︰上海音樂學院。 rDc$#  
冬:〈醉翁歐陽修的琴趣人生〉,「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0 r;tI"  
沈 冬:〈琴意誰可聽?──歐陽修之琴與北宋士風〉,「第二屆中國音樂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會議地點:佛光大學。 `+UBl\j  
梁銘越:〈試論古琴禁情的神經心理功能學與氣功養生術〉,「世紀古琴研討會」。2000年,會議地點:臺北鴻禧美術館。 ZA'0 q  
周純一:〈南華大學學生古琴製作之檢討〉,「世紀古琴研討會」。2000年,會議地點:臺北鴻禧美術館。 -Gm}i8;  
周純一:〈中國古琴傳統的敘事模式〉,「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z`]:\j'O3"  
林彥邦:〈古琴治療初探——以《莊子》意義治療為核心展開〉,「第六屆青年經學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PevT`\>  
施維禮:〈試論「大胡笳」〉,「『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FIQHs"#T  
施維禮:〈不規矩之音──從《莊子》〈天運〉篇論道家琴曲「神人暢」〉,「『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Gxt6]+r  
施維禮:〈試論長清〉,「『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9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21.p  
施維禮:〈試論《離騷》(初稿)〉,「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D8$4PT0u  
施維禮:〈試論〈列子御風〉〉,「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A\.{(,;kp  
耿慧玲;吳志凱:〈琴曲名稱解題與欣賞──以老八盤琴曲為例〉,「『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T@n};,SQ  
耿慧玲:〈桓譚《新論》中的〈琴道〉〉,「『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9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YBk.} %  
耿慧玲 :〈試論〈琴操〉與中國的琴樂〉,「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Qv8 =CnuOT  
耿慧玲:〈試從琴書收錄看琴學的歷史發展──由士人琴到文人琴〉,「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PX5  
張俐雯:〈現代文學中的古琴意象〉,「『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NOq>kH@  
張盈馨:〈論《呂氏春秋》之音樂思想〉,「2011『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xBqZ: BQ  
張雅婷:〈美學的音樂:從〈大胡笳〉到古琴的樂譜與詮釋〉,「『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nY#G HB  
張雅婷:〈從古琴擬聲彈奏試探文化記憶〉,「『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h6tYy_(G  
許明珠:〈先秦道家琴學思想初探〉,「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o$}$Z&LK  
張雅婷:〈試談臺灣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之古琴課教學〉,「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zIU6bMMT3u  
郭永吉:〈琴法自然試論先秦兩漢之琴教〉,「第五屆兩岸三地人文社會科學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 年,會議地點:中央大學。 `2q]ju  
郭玉茹:〈《琴曲集成》中對僧人彈琴之誤解辯析〉,「『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e8z?) 4T  
郭玉茹:〈北宋初期琴僧與文人的互動關係〉,「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Jl$ X3wE  
黃金鷹:〈文人琴趣:論文人與琴樂發展之關係〉,「『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b~TTz`HZ  
黃金鷹:〈《谿山琴況》的功夫論與境界論〉,「『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LftGA7uGJ)  
黃金鷹:〈琴樂與養生〉,「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4-C'2?  
Chiung-Hui Huang. "Musical Structure and Perception of QIN Music: A Multidimensional Virtual Auditory Space in the Perception of QIN Music."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 Vienna, 2007. OA[fQH#{lX  
5`::#[  
黃瓊慧:〈2007 "古琴音樂中「聲」/「韻」之音樂結構與聽覺研究"〉,「2007年國際傳統音樂學會台灣分會暨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學術研討會」。2007年,會議地點:台南藝術大學。 * C*aH6*  
黃瓊慧:〈古琴音樂中的多層次單音結構與聽覺上的空間感〉,「『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tmMk7  
黃瓊慧:領略古琴音樂「無聲之妙」之心理歷程──生態音樂知覺心理學的觀點〉,「『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KJt6d`ZN  
黃瓊慧:〈古琴音樂中的「無聲」與山水畫中的「留白」之比較〉,「『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日,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jk%H+<FU`  
黃瓊慧:〈以琴曲〈憶故人〉之演奏分析論古琴旋律中的多層次特色〉,「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U<5y)  
黃瓊慧:〈探討古琴音樂「無聲」美學觀的形塑─一個綜合音樂與哲學的觀點〉,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第29 屆系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會議地點:東吳大學。 g$qM}#s0}  
楊湘玲:〈從詩文看1945年以前臺灣文人對古琴音樂文化的接受〉,「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2006年,會議地點:輔仁大學。 o9OCgP`Y  
趙元成:〈古琴音樂美學:古琴形制外觀人文元素的觀點〉,「『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 -R[rF  
劉怡青、徐筱妍:〈古琴在北魏漢化運動中的作用與意義〉,「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C!Fi &~  
劉怡青:〈《琴操怨曠思惟歌》與〈王昭君變文〉比較〉,「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mCQ:< #  
劉振維:〈論嵇康《琴賦》的音樂思想〉,「『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H6X%hlk  
劉振維:〈論韓愈《琴操》的蘊義〉,「『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q{.shqo  
劉振維:〈朱熹與古琴〉,「『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_&SS,I5VZ  
劉振維:〈李贄與古琴〉,「第二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香港大學。 J!@R0U.  
劉振維:〈孔子與古琴〉,「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Hs,Tj  
蔡根祥:〈樂教「和」精神的闡釋〉,「『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RofC9,  
賴慧玲:〈徐青山古琴美學思想析論〉,「『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y%<CkgZS  
賴慧玲:〈臺灣地區古琴傳習之現況及展望〉,「『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Cr4<V6-q  
賴慧玲:〈明代古琴譜論現存概要分析〉,「『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s/P+?8'9  
賴慧玲:〈《永樂琴書集成序琴》研究〉,「2011第三屆『古琴的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Ghar hJ>v  
魏德驥:〈禮、藝、情境──《琴況》的結構動力分析試探〉,「『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Z*B17//  
魏德驥:〈《谿山琴況》的感與應〉,「『古琴、音樂美學與人文精神』跨領域、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會議地點:朝陽科技大學。 6 8Vxy  
黃鴻文:〈禮與違禮之間──從琴的「十四不彈」探討其禮的性格〉,「2010年民族音樂學術研討會」。2010年,會議地點:臺灣師範大學。 >g{b'Xx  
GX*9R>  
Mh@n>+IR  
1buO&q!vn  
以上是我平常收集台灣人士的古琴研究資料,提供給同好交流, LQ||7>{eX  
若文中有誤或不足之處,懇請來信交流或告知。感激! z<9Llew^e  
xupxu6@163.com ; cj6xu6@hotmail.com.tw蓮伊 7{NH;U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