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音乐史料。 r3' DXP
&S+*1<|`K
TEo
@ntwdv;
因古琴琴材的差异性,使得琴音出现苍老、清亮、浑厚、圆润、古朴、清灵诸说,而琴的“四善”(苍、松、脆、滑)、“九德”(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则是前人对古琴琴材及音韵的总结。古琴音色各俱千秋,是古琴音乐魅力之一。正如《梦溪笔谈》所言“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 6 L4\UTr
@a]cI
5>%^"f
%>+lr%B
古琴琴材通常以桐木为主,面桐底梓最为常见,此外尚有栒木、漆木、松木、荔枝木、伽陀罗木、杉木、楸木等皆可做为琴材。现将所知有关琴材考据略述如下,以为抛砖引玉并冀得同道斧正。 Pf4zjc
:^`j:B
Peph..8 Z
\PT!mbB?
一、桐木 ,m`&J?
PCaFG;}
dpS@:
)! rD&l$tE
《诗经·定方之中》载:“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K pDEH~\
ws`r\k]3J
/q>ExXsEC
~cp=B>*(
《定方之中》当作于卫文公的晚年或死后,这篇具有史诗性质的诗作,追叙了当时事情,即公元前658年齐桓公率领诸侯助卫迁都楚丘,及卫文公文治武功,中兴卫国的史实。 ;0kAm
Vy
tgCp2`n
)?radg
"4WnDd5"
可见春秋战国之际,就已知椅、桐、梓、漆四种树材皆可用于制作琴瑟。《诗经·定方之中》堪为存见最早的史料记载。 9c}C<s`M
(@*|[wN
W^^0Rh_
ejR$N!LL
《新论·琴道》(2)载:“昔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七发》(3)言:“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为弦。”则是汉代有关前贤斫桐为琴的记载。 =/'>.p3/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