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t',LTB
>pkT1Z&'
焦尾 CukC6ub
.kTG[)F0b
之前一直对做出饱满丰盈、直线条中蕴含弧度的焦尾不太乐观,直到今天连做了3张琴的焦尾,终于把工艺提高了一大截,而且控制程度比以前更为出色,虽然不借助电动工具,用锉刀锉得手哆嗦,但仍然有很高的完成度,网吧不好用usb,稍后批量上照片。
9;Fbnp'
[<`SfE
4`#F^2r!
/S:F)MO9
底板弧度 U $Qv>7
Hn,:`mj4-6
几经考虑,终于还是败给了主流审美,在底板靠近边缘部位做了视觉上迎合窄边感的弧度,这样边墙就控制在15mm到18mm之间,修长完满,如冠玉君子,自己又忍不住将琴挂于墙上,在远处一再品评咂摸,远观亵玩,其乐无穷。 M.h`&8
`P Xz
0'&X
T^"
bbxLBD'
面底板差距 ,2oF:H
~}Z\:#U
这句话在林西莉的书里就有提及到,原本想到的是长度有一些不同,主要是底板在焦尾位置比面板短一些,后来才发现,不光是短,而且面板尖而底板圆,转折处最是妙不可言的丰腴,窃喜中~ ,mPnQ?
hVjNZ
avmcw~
TF
}0,>2TTDN
硬木附件 Y+/JsOD
p8wyEHB
今后一段时间都会考虑自己进一些红木边角料来做硬木附件,因为实在是太容易了,今后有实力了再进一台拉线锯,就可以非常从容的做出有曲线的瓦垄形状的附件了,不过在没有车床的前提下,还是没法做轸子,这是一个遗憾,不过还好直接买了乌木的,和其他附件都是同样材质不会很突兀。 %hlspI(J
FZB~|3eq{
Bh&Ew
3Q/#T1@
天地柱 i?Ss: v^
{f9{8-W<u
所以嘛,还是要留天地柱的,具体的位置是天柱在肩中,地柱不固定,有在89之间,有在78之间,而且天地柱的位置会对声音有一票否决的巨大作用,这是马维衡先生说的,不过个人还没有工具能够在合琴后调整天地柱位置,姑且先遵循古制,曰:“有良材而无良工”吧 0=w K:Ex
O7']
Ba\6?K
H1!iP$1#V
靠木漆 PLM _#+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