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左右分栏
社区应用
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热榜
分享
记录
|帮助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道具中心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下拉
用户名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古琴文化网
北京古琴论坛
琴人茶馆
古琴百科
古琴文化网社区
琴学备要
古琴文化
北京琴友会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搜索
热搜:
古琴网
琴友会
古琴文化网
>
资料汇集
>
(转载)古琴製作的化妝師-生漆與合成大漆之簡介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19473
阅读
1
回复
(转载)古琴製作的化妝師-生漆與合成大漆之簡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暗店街民
UID:509
注册时间
2010-01-29
最后登录
2011-10-22
在线时间
1小时
发帖
25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阿堵物
75
威望
11
贡献值
33
交易币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徽外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6-25
生漆與腰果漆等
d1^5r 31
Jq>5:"jZ0
古琴
製作的化妝師-生漆與合成大漆之簡介(转)
F [-D +Nka
O7Jp;
關於古琴用漆,高級琴以天然漆為主,在論述漆這方面其實以網路便利性來說,並不困難,所以我將這一篇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簡介,第二部分是操作的經驗,漆的學問太大太廣,只能縮小于論點都以古琴製作為主,漆繪技術不在範圍之內。
=r`E%P:
Eqny'44
目前古琴常用天然漆大約分為兩類;生漆與腰果漆。
%(?;`
?_S);
一. 生漆中國使用生漆的歷史相當悠久,大約有7000多年,在台灣則是由1930年,日本著名漆商大阪市齊藤漆店,在台試種安南漆樹,並落實了漆器技術的生根。漆樹通常要種3年之後才會開始採收,採收期大約只有6-8年。採漆的時間大約在傍晚進行,到第二日清晨前收集完畢,程序先在漆樹上畫一刀,接著插入扇貝等待漆液流出,一桶經初級煉製過濾15公斤 的漆液,就要割上將近3千棵漆樹。因此有一定價格,各朝代都有生漆與黃金價格換算表。
&];W#9"Z
n.5M6i/~a
漆是一種天然的油包水型乳液﹐採收呈現乳白色,經乾固或煉製後呈現紫黑色。成分非常複雜﹐且因產地而異﹐一般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和水分組成。漆酚是漆乾燥後的主結構,漆酶的作用我常常以酵母菌或發粉作為形容,所以漆酶要活化才能帶動漆酚的硬化,這個條件是攝氏22度,溼度在80%以上,另外漆的本身並沒有毒性,穩定性又高,所以歷史上很早就將它用在日常用品塗料上。
HH(2
&V&beq4)p
用漆人常常說”中漆毒”,事實上是漆酚會使人產生過敏,嚴重狀態因個人不同,我自己只中過一次漆毒,是因為在密閉空間同時上8張琴,在完全不通風處操作了5個多小時的結果。其餘正常操作下完全沒有反應,但是也見過光是在旁邊看我操作20分鐘,就發生眼睛周圍與頸部嚴重紅腫發癢,所以朋友有意學斲琴,我一律用筷子點一個小點的漆在他們手背上,過約一小時後擦掉,如果當天回家沒有太大反應才能繼續下去,平均一張琴必須直接接觸生漆達半年60小時以上。
pG*W>F
z:dW 'U?1
生漆經過曝曬煉製後成為熟漆,此時含水分從30%以上降到5%以下,精練的熟漆可經過不同手法調成純黑或半透明狀態,由於這樣的化學反應,熟漆通常不會使皮膚有過敏反應。
J$jLGy& '
n3/Bs
台灣購買漆大致上有三處;埔里龍南廠,新竹雄井企業,三重好匠企業。這三處的漆我都用過,其中乾燥速率與硬度各自不同,保存期限也不一樣。在網路上有人談到生漆的保存期限為一年否則會腐敗,這是不太合乎現況的說法,上述的三家產品都沒有這種現象,會腐敗是因生產時調配過濾不當,不過漆放太久比較難乾燥,而且會產生雜質。
l_ x jsu
srImk6YD
此外漆酚會不會引起過敏還跟產地品種有直接的關係,我工作室的同伴大多對埔里龍南漆較容易過敏,對其他二處的漆則無明顯反應。
Z$Qwn
bccf4EyQ Y
二.腰果漆,沿用日本發音台灣俗稱佳秀漆。係由一種熱帶性植物Cashew tree所結的果實(俗稱腰果)之外殼,經壓榨或油粹取反應而成。表面看來令人疑惑,但是腰果樹,芒果樹,都是屬於漆樹科,有一定近似的成分,芒果外皮也有部份人會產生紅腫過敏,但轉紅催熟後就不具過敏性,是一樣的道理。
UiK)m:NU
8r,0Qic2K
認識腰果漆是緣自2007年初,好匠企業的李兄來訪,李兄是目前台灣僅剩唯一一家自行煉製腰果漆的工廠,在1960後台灣因應日本漆器大量訂單即開始煉漆,據我所知對漆器有迷戀的日本人發明腰果漆歷史不到兩百年,大多用在裝飾性彩繪,真正大量生廠的實戰則是近五十年,在台灣下單大量製作日程用品。
+W[{UC4b
1Nv qtVC
為了更熟悉生漆與腰果漆的操作,李兄花了一年在我這裡製作一張古琴,並提供給我大量腰果漆原料與資訊。腰果漆由於是煉解過的漆,分子比生漆細密許多,水分含量極低,乾燥過程不需要水分條件,主要粹煉溶劑是甲苯。有人因甲苯對神經傷害而有疑慮,事實上當漆乾燥溶劑揮發後漆膜產生化學變化後不具毒性,日本有相當多比例的漆食器即是以腰果漆塗佈。目前琴界保守的看法是,腰果漆在50多年這麼短的使用史上,能保護琴使用多久?
5PpS/I:on
0!:%Ge_
我們都知道生漆的保護歷史琴器的壽命流傳可以追朔1300年,腰果漆的壽命至今仍是一個問號。不在乎這一點的看法是,腰果漆可以達到今天上漆,明天乾燥,後天賣的新境界。
6_9@s*=d>
iY sQ:3s
在我個人的操作上卻還是都用傳統生漆,事實上有生之年我應該看不到腰果漆的琴發生問題,那麼究竟是對斲琴使用生漆,是對看不到的未來負責,還是一種信仰?這一點將在另一篇<古琴漆技的操作紀實>中討論。
yG# x*\9
` -f\6r|:)
三.溶劑添加物,對於生漆或腰果漆的溶劑力求精確,我以為應該分出真溶劑和稀釋劑,調和劑三項的分別。
65+2+p
A;真溶劑;甲苯,松節油。
9a1R"%Z
真溶劑定義是;可以完全將漆溶解開來,這有一點像在泡可可粉,大家都會發現無論如何攪拌都會有殘渣沉澱,因為水並不能溶解可可,生漆無論如何儲放,都會產生輕微濃稠結塊現象,這情況就必須用具較高溶解力的溶劑來作稀釋,首選是甲苯,再來是松節油。
9Z 6
B;稀釋劑;煤油,柴油。
fx^yC.$2
稀釋劑定義是當我將漆完全溶解後,用稀釋劑控制成對操作有利的濃度,太稀的漆會掛流,太稠會留下嚴重刷痕,另外稀釋劑還有一個作用,延長操作時間,以免漆乾的太快當程序還沒有走完就難以使用,我的建議是煤油。
cZ.p
C;調和劑;樟腦油,桐油 。
ct(euPU
1.調和目的; 樟腦油本身可以與生漆結合,但大多的用途是做為調和劑,主要同前敘述,利用樟腦油較慢乾的原理讓漆操作順利。
KUq(&H7
桐油則是另一個很有意思的調合劑,古代稱呼為油漆,即是指生漆與桐油某種比例搭配成為塗料。今天廣泛稱的油大致分會揮發與不會揮發兩類,不會揮發的油又可分會固化和不會固化兩類,不會固化的例如潤滑油脂,而桐油屬會固化性的油,許多木器選擇直接以桐油擦拭推光。
$Zrc-tkV
特地談到桐油是幾乎100%市售生漆都有入桐油調和,優點是鈍化生漆乾固期,利於販售保存,增加光澤與操作性,降低成本。缺點是使漆膜層硬度降低,黏合度降低。
pwVGe|h%,
图片:6ef8a911c0ef36dcd02d473b5e4c4531.jpg
*a(GG
(上面是新竹雄井生漆,經過輕微煉製顏色深沉,黏度較稠接近蜂蜜)
?LvxEQ-g
图片:8f325d3041262495da01230f724d929d.jpg
NZ^hp\q
(埔里龍南生漆,顏色接近採收色澤,黏度較稀接近酸辣湯,含桐油較高)
{t'SA]|g
2.如膠似漆;古代將漆與膠並稱,因為漆也是極為優越的黏著劑,生漆更勝于膠的是不受溫溼度影響,因為生漆中含相當高量的樹膠質(樹脂),所以可以調製灰胎,粘合琴體經數百年不壞。
~ me/ve
幾年前我曾經購買一批漆(30kg),結果做出來的琴經過2年斷紋密佈,令我吃驚,拜訪林立正老師得知也有購買過同一批,他也提出這批漆很難乾固,硬度略嫌不足的看法,這兩年明白生漆採下後,一般而言要經過加入溶劑後初次攪拌,然後過濾,接著適量加入桐油分裝出售,許多專業的問題例如攪拌時間,次數,桐油添加的時間點等等技術這裡不作贅言,單單針對添加比例看待,桐油添加比例只要稍高些,在黏度上會嚴重下降,破壞胎底的黏合度,令琴的壽命大減。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