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学解惑二十二:特殊的外调---再议变调 PX_9i@ZG
雷苗伟 -T1R}ew*t
~Q
Q1ZP3
古琴的外调除《琴学解惑二十一》一文中提到四种调式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调式,《琴学备要》一书将此调称为变调,如慢二弦的慢商调、紧五慢一弦的无射调、紧二﹑五弦凄凉调等三种调。这些调式只有少数曲子运用,甚至一种调式只有一首琴曲运用,即此曲的专用调,所以琴人也多以此调的专属曲名来命名,如慢商调称为广陵调,无射调称为胡笳调,其实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外调,本文试解一二。 u/wX7s
"%+||IyW
变调不同普通外调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按规矩出牌”,普通的外调是以一定的规则进行变化,而变调则不然:或紧慢二弦如一声,或紧慢二弦于一调,或五声不按常规排列,这些与传统的定弦法截然不同,没有法度,难寻规律。古谱所列的变调有很多,如《琴学备要》一书中竟列了三十七种之多,然而现在常演奏的变调也就三四种,多数变调已散失,没有曲子,所以其调式也便失去了意义,下面便就常用的几种变调做一简单解释。 r>|S4O
XUh&an$
一、 慢商调(慢二弦) OmZZTeGg1s
Ye4
&4t
旧称:慢商调、广陵调等。 UJDI[`2
今称:C调(1=C)。 R[6R)#o
固定音名:C、C、E、G、A、c、d 0sKoNzE
首调唱名:1、1、3、5、6、1、2 G~.VW48{n
原理:在正调的基础上“慢二弦”,使一、二弦同高,均为宫(1)音, FN/l/OSb
方法:使二弦七徽泛音与一弦七徽泛音等高。 o6|-
:u5_/
代表琴曲:《广陵散》。 N#jUqm
c(vi,U-hC
此调为《广陵散》的专用调式,所以又称广陵调,一、二弦同音,突出了宫音的双音效果,这在其它调式中绝无仅有,此为一特例。《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古琴曲中著名的一首“武曲”,节奏、曲调均异常激昂,据说表现的是战国时期聂政刺韩王一事,后因嵇康刑场响此曲而名扬天下。古代常称一弦为君弦,二弦为臣弦,一二弦同音,君臣同位,这为常礼所不容,而此曲的主题正好也暗合此意,故有此调有“以臣凌君”之意。其实古琴的这种“谶纬”之说,对于古琴的转调并无实际意义,做为琴人了解一下便可,不必全然当真。 +mD;\iW]
Lg,ObVt!
E#Ue9J
二、 胡笳调(紧五慢一弦) D4(73
-c1-vGW/
旧称:黄钟宫调、无射调等。 EXjR&"R
今称:降B 调(1=bB)。 bv(+$YR
固定音名:bB、D、F、G、bB、c、d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