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128阅读
  • 9回复

《指诀》《指法纪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9-08
关键词: 古琴演奏
《指诀》(附《指法纪略》)
SE^j=1  
6 u-$  
  指 诀 2e9jo,i  
D0 /DI  
  声完绰注须从远。音歇飞吟始用之。弹欲断弦方得妙。按令入木乃称奇。 dn ZzA  
S9 G+#[.|  
  轻重疾徐蒙接应。撞猱行走怪支离。人能会得其中意。拽法虽深可尽知。 ^kn ^CI6  
s.yq}Q  
  ——《诚一堂琴谈·集论》 V#0 dGP-Z  
U@6jOZ  
5LX8:~y  
  指法纪略 g@~!kh,TH  
D<U 9m3  
  右手弹欲断弦,以却轻浮,又欲用而得中,以化粗暴。散泛二音,宜近岳山。合前声轻重相应。故声有高郎雄壮则欲刚,轻扬淡荡则欲柔,融和温雅则欲中和。然未有直过五六徽而弹者,此琴之所禁也。惟泛音宜近岳山弹之,左如蜻蜓点水之轻,右如弹欲断弦之重,其声方得清亮,此泛音之要法也。初学指头不可离弦,离弦则失其所也,如挑七则指靠于六,勾四则指靠于五,余弦同此。 UvxSMD:A  
  左手按令入木,以求坚实,又欲用力不觉,以文指法。但取音有甲音有肉音,有甲肉相半音。甲音大指上惟有四五徽以上可用之,为其用肉则音不清也。肉音于大指节处取用,吟猱及走音,则无煞声。甲肉相半音于指甲之傍,半肉半甲,半甲取其清,半肉取其润也,清润相兼而音始妙。又以甲肉半而用于吟猱及走音者,要避甲取肉,则多温润之音。而名指纯肉,惟取坚实。此取音秘法也。凡音有对徽者,有半徽者,有几分者,不可一毫参差,以乖其和,然后轻重得宜。不明此者,必所传之谬也。同是弹也,而精粗有判,雅俗有别,今古有辨,美恶有分,岂得一概而论乎。同是声也,而繁伪似精细,娇媚伪似美丽,疏慵伪似淡荡,猛烈伪似古劲,安可不审乎? wjTNO0hj  
V @D]bV@4  
  ——《五知斋琴谱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
离线小白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5-18
管先生学的更多的还是更像黄勉之的东西的多。与杨时百的东西还是差别的很大的
离线河崖居士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5-18
当年南方广陵派的黄勉之来北京挂牌教琴,号称是“广陵正宗”,北京的琴师趋之若鹜, 都投奔过去了。杨时百老先生也投到他门下学琴了, 那时候杨先生岁数太大了,左手的动作都记不住了, 只能把左手好多的指法数字化。这一数字化,就大了, 就成了个大吟大猱了。结果闯出个九嶷派来。 >1 @Ltvm  
G.g|jP'n  
大吟大猱让当时的古琴家就很菲薄了一段时问,比如: 《平沙落雁》他是九揉啊,声音都已经完全没有了,嘴上还在那念着“ 猱猱猱⋯ ⋯ ”如果拿这来衡量, 那现在没人继承。管先生最先就没继承这个。……他和正宗的九嶷派还是不一样的。其实管先生就和太老师学了《渔歌》等两、三个大曲。 BQ#3QL't  
TyF{tuF  
——摘自《郑珉中先生说古琴》
离线小白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5-18
俺以为,吟揉各家之说略有差别外,大致相同。唯黄氏之说转数辨音比较分明。
离线小y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9-10
《琴粹》-黄勉之 -v+&pG?m  
吟:五转,如以某徽某分作直线为本位,得音后自本位绰上一二分,随注下过本位一二分,再上过本位一二分,复下过本位一二分,即还上本位而止。上下俱以腕力行之。审其音,则先一声微停,次二声相连,又次二声略停顿,凡五声。四转,如前法,得音后即下,随上随下,复上至本位而止。审其音,则先二声相连,次二声略停顿,凡四声。或五或四,审其节奏而用之。旧谱所谓四五余转,以圆满为度者也。   B5ea(j  
猱:定为三转,得音后自本位注下二三分,急上至本位,再如法上下两次而止。运指纯用腕劲,如物有伸缩力,随伸随缩。审其音,则三声缓急相等,连而不断为佳。大致吟略急,猱略缓。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9-10
这说的也太复杂了,没有当面示范真的很难理解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9-10
哎呀,老狼,真滴是帮了大忙,关于吟猱我正迷糊着呢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雪狼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9-10
飞吟:得音或二上二下,或一上二下,每位指下连绵振动,如鸟振翼。
`'i( U7?  
丁承运的《论吟猱》,其中附有‘吟猱指法类解’一表,对常见于琴谱各种吟猱指法分类解说,颇有价值,兹录下供琴友们参考: h7]EB!D\A  
|7"$w%2  
  缓急类 wpXgPVZT  
n[,XU|2  
  缓吟:慢而缓和,其音不断。 yb2}_k.JG  
  缓猱:宏大宽和,有安闲自如之意。 T%$jWndI  
  急吟:紧而逼促,其音不乱。 :^i^0dC  
  急猱:紧而疾速,要手急而意缓,音连而气舒。 5G[x}4U  
@MiH(.Dq  
  大小类 0K `[,$Y  
HeLG?6  
  大吟:吟之指动阔大者。 mM_ k ^4:  
  大猱:猱之指动阔大者。 _ \D"E>oM  
  细吟:吟之指动狭小者,要紧细圆满。 \OQkZ.cU;  
  细猱:猱之指动狭小者,要细而坚实。 m^V5*JIh  
  定吟:以指筋骨微微动荡,不离徽位,不露形迹。 UMU2^$\iS  
  定猱:用于大猱、长猱之末,法如定吟,不露形迹。 ST1'\Eo  
c6&Q^p|CF  
  长短类 thc <xxRP  
3BdX  
  长吟:吟之加倍,凡八九转。 edipA P~!  
  长猱:猱之加倍,凡八九转。 ` qUX.  
  少吟:吟之减半,约只二转。 >|g?wC}V;  
  少猱:猱之减半,约只二转。 :z&7W<  
  略吟:为少吟之半,以不经意出之。 _{4^|{>Pv  
  略猱:为少猱之半,要细中有润,坚中有脆,实中有松。 / vxm"CJR  
NBYH;h P  
  迟早类 u5B:^.:p  
  落指吟:指一落弦,得音就吟,不可稍停。 wi_'iv  
  落指猱:指一落弦,得音就猱,取其连贯紧接而兼松脆。 m&*JMA;^  
  藏头猱:未打弦,先猱上,令声无头。 > Lft9e   
  承声吟:不待接定,承声便吟。 jZteooJG|  
  见声吟:又名声后吟,后抚见声,按指方吟,吟罢有少息,方作后声。 s@8w-]"  
  歇吟:弹过后才吟,取其余声。 -TO\'^][X  
  无意猱:声尽方猱。 t~``md4  
;=4Xz\2  
  组合类 M5g\s;y;  
  绰吟:即随绰作吟。 q_V0+qH  
  绰猱:即随绰作猱。 PL X>-7@  
  注吟:即随注作吟。 %Ip*Kq-  
  注猱:即随注作猱。 dY(;]sxFr  
  进吟:按弹得声后,进至上位用吟。 Qkcjr]#^$  
  进猱:按弹得声后,进至上位用猱。 B07v^!Z>  
  退吟:按弹得声后,退至下位用吟。 "ZrOrdlg+A  
  退猱:按弹得声后,退至下位用猱。 T/pqSmVpM  
  走吟:随声上下,且吟且引。 j8Cho5C  
  淌吟:按弹得声后,细吟缓缓淌下一位,取得碎音,如水淌注。 15U(={  
  飞吟:得音或二上二下,或一上二下,每位指下连绵振动,如鸟振翼。 c!#:E`  
  往来吟:用吟于往来之音位上。 :|+Qe e  
  双吟:同弦两弹俱用吟,不分缓急。 g%nl!dgS  
  双猱:同弦两弹俱用猱,不分缓急。 E&`Nh5JfC  
  缓急吟:同弦两弹俱用吟,先缓后急。 1oiRWRe  
  缓急猱:同弦两弹俱用吟,先缓后急。 bQ'8SCe  
  分开吟:即分开中夹吟,得声后左指上一位急吟,随向本位注弹一声。 58 bCUh#uw  
rx0~`cVV:  
  此外尚有特征类六种,因其解说比较含糊,仅附录于下,以作备考。 -' g*^  
  游吟:得声即退下一位,再绰上本位,又退又上,接用常吟,指似游荡。 mN |r)4{`  
  荡猱:得声即进至上位,再注下本位,又上又下,接用常猱,指似荡漾。 l12{fpm  
  撞猱:猱中带撞意,专于按处向上取音,即实上虚下,与常猱相反。 gNYqAUG5  
  迎猱:迎上抑下,两头用力,连活有情。 bN$r k|  
  蓄猱:按弹得声,指略退动以活其机,意取含蓄。  asHxL!  
  放猱:上下二三分,往还十四五合,先大后小,定吟而止。 zZ=pP5y8  
-=`#fDvBn  
  附录:游吟、游猱与荡吟、荡猱 *v ?m6R=)h  
#]P9b@@e  
  游吟、游猱与荡吟、荡猱这两对指法,因流派的不同,而各有说法。现将《五知斋琴谱》和《桐心阁指法析微》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解说,分列于下: m3bCZ 9iE  
(wRgus  
  《五知斋琴谱》 6$\jAd|  
  游吟:指乘弦上绰,就退下,复绰上,又退下,约二次。取一音在弦,似游荡之意。行游而吟,有游鱼顺水之势。有如双撞而放缓是也。 _8,()t'"  
  荡吟:得音就吟,两头用力,游荡之意。比游吟大而松缓。用两头双撞之意。又于得音上下,荡开后吟也。 (o5j'2:.  
  荡猱:若前之荡吟,而兼苍古。指下自有一种神游八极,悠悠自如之风韵也。 QnQOm ""  
  (无荡吟解说) 5 Xn.CBd]  
lVOu)q@l7g  
  《桐心阁指法析微》 sEMQ  
  游吟:各谱于游吟作进复两次,或作退复两次,似于吟字之义无当。琴镜先作退复退,再加用吟;法于按弹后走下一位,随复本位,又下一位,再上至本位,接用常吟四转。 zcrY>t#l  
  荡吟:按弹后走上一位,随下过本位以至下位,仍上本位急吟。旧谱所谓上下荡开后吟是也。其吟须两头用力,音韵乃合。 */:uV B,b2  
  游猱、荡猱:说参游吟荡吟。游猱于进复进后加注猱。荡猱先下后上再加猱。 1y#D?R=E  
U*3J+Y  
  比较上述说法,于荡吟差别不大,游吟则因吟猱运指方向的不明确,而有先进复或退复的差别。今参考《吟猱界说》中吟猱运指方向的论述,可将游吟和荡吟定义为: 9KWuN:Sg  
  游吟:若本音是绰上,先退复两次,再加常吟;若本音是注下,先进复两次,再加常吟。行游而吟,有游鱼之势。 qz?mh4Oh  
  荡吟:若本音是绰上,先下后上,再加常吟;若本音是注下,先上后下,再加常吟。两头用力,荡开后吟也。 #>lG7Ns|4  
+M' H0-[  
  有关游猱和荡猱的定义则是: ':{>a28=  
  游猱:若本音是绰上,先退复两次,再加常猱;若本音是注下,先进复两次,再加常猱。 t>=fTkB  
  荡猱:若本音是绰上,先下后上,再加常猱;若本音是注下,先上后下,再加常猱。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9-10
“声完绰注须从远。音歇飞吟始用之。”私以为前半句说的从远也是要分具体情况滴~要么就是我没理解透彻这个“声完”是什么意思,还有“飞吟”是怎么个吟法?哪位高手给讲解讲解,多谢多谢了~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漂在南国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9-08
言简意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