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6181阅读
  • 0回复

介绍道家风古琴曲《慨古吟》(《今古悠悠》)(修改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gwwe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5-06-03
3h@]cWp  
    
.3!Wr*o  
96=<phcwN[  
lu8G $EQI  
或可点击下网址:   nJD GNm,  
http://pan.baidu.com/s/1c02BCp6   Q7%4`_$!  
下载“今古悠悠唱声录音MP3  ”文件进行试听 Fq9YhR  
Nw;qJ58@  
         介绍道家风古琴曲《慨古吟》(《今古悠悠》)(修改稿) ."Ms7=  
                                   止戈 2015/6 Xn7G2Yp  
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在古城西安,我叔父从一位由沿海地区来后方,居住在八仙庵的道长(周姓)那里,学了一首古琴曲,常常边弹边唱。我当时觉得比较好听,也时常跟着哼唱,于是记忆较深,其词其调基本未忘。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道家风格的古琴曲,曲名我记不太准了,就曾称之为《今古悠悠》。2014年从《道教之音》网之网友处得知,有一相近的古琴曲名为《慨古吟》,在顾梅羹先生《琴学备要》中有收录。 dcz?5O_{,  
查阅了《琴学备要》中所列的《慨古吟》古琴曲,得知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古传琴曲。对照起来,我所记忆的《今古悠悠》就应是名为《慨古吟》,那就也称为《慨古吟》吧。不过这两个《慨古吟》在曲和词上都有许多的不同,这应是在历史上不同的传授中所产生的差异吧。我以为,我所记忆的这个传下来的“版本”的《慨古吟》,还应是一个有一定特色的,值得进一步探究的版本。 0;Z|:\P\=  
{#,<)wFV\  
我所记得的曲词是这样的: ] V D  
            慨古吟 #&3,T1i`  
今古悠悠,世事等那浮鸥,英雄及早要回头。 YQVo7"`%  
夕阳西下,江水即那东流,山岳即那荒丘。 q=1 N&#R G  
愁消处是酒,醉后方罢休。 6j#JhcS+  
看不见吴越的楼台,世远人何在,明月照去又照来。 [ks_wvY:'  
故乡风景,空自花开。 <p@Cx  
日月如梭,行云流水若何。 *~rj!N?;  
月美人阿(曰美人啊?),秋风荒草怨愁多。 Epzg|L1)  
六朝故事是空过,汉家消嘏(箫鼓?),魏国即那山河。 ;>6< u.N  
地老天荒,尽是那消磨,消磨又消磨。 bIQ,=EA1  
叹当年龙争虎斗,半生事业尽蹉跎。 pYr"3BwG  
m|*B0GW  
我所记得的曲调以简谱粗记下来为:(见附件) 2HbnE&  
}@DCcf$<  
       tgRj8 @  
B2`S0 H  
     }gp@0ri%5  
#Z&/w.D2  
     kA :Y^2X'  
tC[ZWL  
此古琴曲的词文体现了道家的清静无为宗旨,文中评点了人世和历史的变迁,以达观劝世。其曲调徐缓,而有紧有慢,有抑有扬,在末尾一段以一串连续的泛音终结,给人以空远之感。或许此曲就是对道家风格的一种很好体现吧。 R@e'=z[%1  
QX,$JM3  
顾梅羹先生在《琴学备要》中的《慨古吟》曲后有一段说明,叙述了他所了解的该曲的传承历史,值得参考,兹引录如下: 2q f|+[X  
aSR-.r  
此曲最早仅见于明洪熙元年朱权《神奇秘谱》。明嘉靖十八年朱厚爝《凤宣玄品》,和嘉靖三十九年萧杏庄《太音续谱》,都是无词之曲。现时琴人所弹的另是一个有词的传抄本,各地皆同。明本和抄本虽都是三段小曲,但旋律全不相同。这里采用的即是有词的这种,是湖南大庸县一个民间艺人龚子辉传的谱,查阜西幼年在大庸从俞味莼学得,又经他依照田曦明的节奏唱法订正。曲情从唱词。           顾梅羹识 %mI0*YRma  
xtV+Le%  
由此看来,经湖南大庸民间艺人与西安八仙庵道长所传下来的是流传于南方和北方的两个有所不同的版本的《慨古吟》。 j3-YZKpg  
_e%D/}  
我不会此曲的弹奏,只能将曲调以简单的唱声录音附上,从而或许可以使人间接地体会到该曲之音乐(以至弹奏)风格于一二,以供对道家风格古琴曲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如果进一步将两个版本加以对比研究,或许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dnwN7Gf  
t],a1I.gk  
   Y&|Z*s+ +}  
C]^Ep  
X/_I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