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演出没有白来,收获满满。上场的分别是吴钊老先生和林友仁老先生,尤其两位老先生的点评,讲的都很好,颇有点为现在古琴界拨乱反正的意思。把两位老先生讲的内容大略的记录一下: h,]+ >`b
吴钊老先生: /q*KO\L
1.章法:左右手都有章法,不能乱。右手该是什么指法就是什么指法,托不能弹成挑,不能随意改变指法。因为肉声、甲声音色不同,意趣不同。(私以为右手章法是种规律,后期的古琴曲右手指法多向心,按照谱子弹奏会养成比较好的演奏习惯,就不会自乱阵脚了。) 8IJ-]wHIb
2.吟猱:吟和挠的最大区别是:吟在本位音上下小幅度画圆;而猱会向上、向下移动,但最后重心落在本位音上。“信手而动”不能称之为吟猱,吟猱是有章法可循的。古琴音乐具有中国音乐的典型特点,即与本位音相差甚小的装饰音,而这些装饰音正是通过吟猱来表现出来的,若是将吟猱略去不弹,则完全变成了西方音乐,失去了古琴音乐的乐趣。一首曲子正是通过吟猱绰注等等的细节来表现意趣,如若将这些舍弃,曲子则会索然无味。 la702)N{
3.个人风格的发展:开始学琴的时候应该注重传承,老一辈的琴家通过不断的努力总结出了许多演奏经验,而且许多优秀的代表作品,首先应当原原本本的继承下来,然后再考虑个人风格发展的问题。而现如今很多初学古琴的朋友弹琴却追求个人风格,殊不知舍弃了老一辈的宝贵演奏经验,而没有章法的弹琴对古琴来说是多么大的损失。 #=x+
[d+
[&d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