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琴基本指法要领 *2C79hi1 一. 挑. ,,#rv-* 1. 着弦于一徽与岳山1/2至3/5处; 2l/5i]Tq 2. 吃指深度为食指第一关节1/3至1/4处; TNT"2FoBd 3. 大指、食指充分弯曲所形成的两个平面相垂直(食指作九字状),大指搭于食指第一关节中央不可偏上或偏下; K2o0L5Lke 4. 中指邻弦或隔一弦或隔二弦扶弦作支撑,与食指皆同弦面成45度,中指右侧面与所扶弦成80至90度角,即右手略向右倾斜落于琴面; 2c`=S5 5. 挑的本质为大指由弯变直的动作,挑前食指离弦约一厘米,然后大指伸直将食指蹬出击打琴弦,用力方向为斜向下,击弦过程中,指甲与弦正 交或略斜交; 3k[<4- 6. 挑后,大指控制食指不碰前弦. F t8h= (中食两指与弦面成45度) {*Wwu
f. TN@JPoH (大食两指垂直) Eno2<< [tK:y[nk (挑前) (挑后) M*@aA
XM 二. 勾. EC!Cv;' 1. 着弦于一徽与岳山1/2至3/5处; ,~?A.
5 2. 中指同弦面成45度,吃指深度为中指第一关节1/4处扶在弦上将弦下压一至二毫米,然后斜向下以掌关节为圆心、中指微弧状态的长度为半径画弧; #\S$$gP 3. 中指第二关节在勾的过程中一般不可弯曲,偶尔可微曲,似自行车涅闸或招手动作. OO+#KyU 4. 勾后扶在下一弦,吃指约第一关节的2/3处,继续勾时再调整为1/3. QRh4f\fY j72]_G (勾前) (勾后) /?-p^6U 三. 大. CJtjn 1. 左手大指有两个按弦点:指尖、关节。指尖在甲肉相交处(即甲根),关节在一二关节交界的凸起处,指尖按弦时大指呈微弧状,甲面与所按弦约45度斜交,关节按弦时大指伸直、指尖虚按前弦(关节按弦是为使过弦连贯); $JSC+o(q3# 2. 虎口撑起,甲面与琴面垂直,重心在大指、其他四指松弛,定吟揉弦时如“不倒翁”; -%gd')@SfD 3. 所按位置为琴谱所示徽位的左相切位置而非对准圆心(泛音时须对准圆心); 7{6. 4. 其他手指呈微弧形,手掌内壁为弧状,整个手似握一椭形物; )Gp\_(9fc 5. 平移:即大指连续过数条弦时除最后一条用指尖其他皆用关节按,大指保持伸直状,以小指掌关节处抵于琴面作支撑,过弦完毕后抬起,整个过程似跷跷板的一个回合. Odjd`DD1 w|FVqX (甲面垂直琴面,与弦斜交) Csm!\I (关节按弦、平移时,大指伸直) 0?;Hmq3 (按弦点在徽位左切处) >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