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333阅读
  • 19回复

2011-6-6临琼听琴讲座报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6-06
    今天下午,在中国图书馆的古籍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临琼听琴--古琴名家名曲赏析会”的讲座。这场讲座是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明传承系列讲座的第一场。到场的四位琴家有陈熙珵、吴钊、丁承运及傅丽娜。 eR r.j  
    下午2点开始的讲座,俺不到一点钟就到了,背负了占座的使命啊!! QRj>< TKi  
    在中国古籍馆的大门口竖着讲座的海报: P  F!S  
.op: 2y9]  
}LS:f,1oGp  
;aBK4<-vl  
ODK$G [-  
进入会场: .$+]N[-=  
|w2H5f{fR  
0uzm@'^  
Y) Y`9u<?  
<@FOqi{o{  
讲座即将开始之前的会场,好多的人啊,来晚的琴友都站在了后面 u-Pa:wm0-  
'1A S66k  
'~i} 2e.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06
        由于现场听众太多,工作人员不得不从别的地方调用些折叠椅子过来,致使讲座时间推迟了十几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主持人林晨被拉到台上演奏了一曲《良宵引》,声音相当婉转动听。 {g}!M^|  
oK&LYlU  
`HvU_ja;  
vJDK]p<}  
^'i(@{{o\  
     一曲《良宵》之后,讲座正式开始了,第一个登场的是陈熙珵老师,俺狠崇拜的一个老师啊,女同志能弹的这么好真让人钦佩。陈老师弹奏的第一首曲子是管平湖传谱的《平沙落雁》,右手发音干净利落,曲子听起来真的很像管先生。 'EJ8)2  
jr{C/B}  
tVd\r"0k  
p+U}oC  
zu&5[XL  
        一曲《平沙》过后,林晨上台开始了跟陈老师的聊天,通过请教问题的形式,跟陈老师进行交流。俺倒是觉得这个好像个访谈节目,呵呵。 /2-S/,a  
SCE5|3j  
1a 3rA  
\|nF55W [  
(&0%![j&  
        林晨主要问了陈老师右手的干净利落是怎么练成的,陈老师说这个得益于她的启蒙老师管平湖先生,最开始的时候告诉了他正确的方法,帮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她说如何才能做到“弹弦欲断”,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姿势,手要保持放松的姿势,手腕放平,手指过弦时要用“弹”的,不能扒弦,或者从弦上蹭过去。俺个人觉得她说的就是发力要集中在弦上的意思。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求力度,这样容易使蛮力,改变手型。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慢慢的增加力度。她还强调了右手的重要性,因为右手是发音的根本。  sBY*9I  
qd"1KzQWO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6-06
       继续发陈老师的,她演奏的第二个曲目是吴景略传谱的《梅花三弄》。陈老师的《梅花》虽没有吴景略先生的华丽丽,但更加稳重一些。可能是吴景略先生的《梅花》之中加入了管先生的古朴。呵呵~ 0F-X.Dq  
TSqfl/UI  
S!<YVQq  
         Htn=h~U`z  
        《梅花》之后,林晨问了一个问题,说陈老师先是师从管先生,然后又师从了吴先生,这两位先生的风格差别很大,刚开始跟吴先生学琴的时候会不会不适应? 陈老师笑着回答说,管先生给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她的双手非常的放松,这样跟吴先生学琴的时候就轻松很多,因为手放松了以后才能跟得上像吴先生那样的速度。俺个人觉得陈老师真的是兼具了两位老先生的风格,使他们得到了很好的互补,华丽典雅的同时又不失古朴大方。 ^pZ1uN!b  
Hrq1{3~  
;NH 5 L,  
陈老师认真回答观众提问: TjxZ-qw<  
@#K19\dQ  
;vvO#3DWM  
84^ '^nd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6-06
        第二个登场的是丁承运夫妇,首先由丁老师介绍瑟的复原 )o)<5Iqh  
z(2pl}  
B*7Y5_N  
        他是根据曾侯乙墓出图的瑟的原型来复原的。瑟与筝的最大区别是瑟有两排码子,而筝只有一排。瑟两排码子的作用是区分全音和半音,靠近演奏者的一多半是全音的弦,而外侧则是半音的弦。古人发明了半音的弦可以方便的转调,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呀。给瑟来个特写: xgHR;US H  
0X@!i3eu  
eznt "Rr2  
> nV~5f+  
        介绍完瑟之后呢,丁老师夫妇演奏了琴瑟和鸣版的《神人畅》,古味十足。 hc OT+L>  
=!T@'P?  
"*W:  
fe PH=C  
        之后是二人合奏并且演唱的《极乐吟》,二人时而合唱,时而独唱,而另一位作为背景和声出现,使这首小曲充满变化,趣味无穷。 WV&T   
D+ mZ7&L  
K}"xZy Tm1  
n2&*5m&$  
e5G)83[=  
         演奏后主持人林晨问了一个问题,才知道这个瑟的弦是用的人造丝,声音柔和了很多,不似筝一样清亮,而有了古琴般的低沉。后来又讨论起打谱的问题,因为《神人畅》是丁老师1980年打谱比较成功的曲子,丁老师在打谱方面也有心得。丁老师说打谱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有那么多的空间给你去发挥,因为音乐的节奏、走向、句读在文字谱里都有所体现,所以给自己发挥的余地相当有限。这句话的话外意思就是:水平不够的同学,要慎重打谱哦~~~~~ i'9aQi"G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玄圃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6-06
那个琴歌俺觉得有点难听。。。丁的手不好看,吴还看右手呢。。。。。。。
江湖秋水多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6-06
        最后上场的是吴钊老师,他带来了一张唐琴,上面张的是加重的丝弦。用他本人的话来讲,就是想让大家听听原汁原味的古琴。第一首《良宵引》,这首曲子是吴老师讲管先生的《良宵》进行了修订的版本,在管先生谱本的基础上加了一些细微的音效行的变化,让曲子更加婉转一些。 4Sj;38F .1  
R,Gr{"H  
C(w?`]Qs  
|_<'q h  
o0yyP,?yh  
]m fI$p%  
n jfh4}g:  
*.'9eC0s  
1\'?.  
        吴老师在认真的回答观众提问。吴老师一再强调说,古琴的文化需要认真的继承,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要遵从原谱,琴曲是作曲者留下的宝贵遗产,里面的东西应该认真的对待。 KBUClx?  
%_kXC~hH_  
os :/-A_m  
]'L#'"@  
]1 V,_^D  
        吴老师演奏的第二个曲子是他拿手的《忆故人》,是他当年跟吴景略先生学习的曲子。 W^o* ^v  
g Kp5*  
a'NxsByG]s  
s=[Tm}[  
ywSV4ZtM  
m7dpr$J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玄圃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6-06
吴想还原传统,丁总想创新。。。
江湖秋水多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6-06
最后的谢幕 S-5|t]LV  
nEG+TRZ)\  
~!Ar`= [  
brdfj E8  
@) \{u$  
温文尔雅的林晨 zXEu3h  
dj;Zzt3  
51)Q&,Mo#  
'Nqa=_<WW  
K3;lst>4  
主要内容发完了,来点小玩意儿。 Ala~4_" WL  
今天讲座的彩页,俺十分喜欢左边的小鱼和右边的云纹 TJ5g? #Wul  
(V06cb*42[  
G $F3dx.I  
mDCz=pk)  
l%f &vOcd  
Uo~-^w}  
8Qo~zO  
会场外免费赠送的端午节五彩手绳和香包,主办方想得真周到 ?*nFz0cs^  
9B&fEmgEc?  
`R\nw)xq  
u2FD@Xq?  
=*[98%b   
+ Cf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6-06
稍后会上传视频哦~~~~~~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凌波微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6-07
看来我是去得不够早,我怎么没领到五彩绳和香包
http://blog.sina.com.cn/xinsta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