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音与声 s*izhjjX 一、基本概念
iEvQ4S6tD 声
---单个乐音
c5YPV"X 音
---构成了音乐的“多个乐音”
z:,PwLU “声成文,谓之音”
---《乐记》
BN_h3|) 二、声学(律学是声学的一部分)
js_`L#t 1. 音的类别和发音原理
II\&)_S.4 原理: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8-2`S* 分类:⑴乐音:有规则地、周期地、反复振动,有一定高度。
Zl9@E;|= ⑵噪音:无规则地、周期地、反复振动,无一定高度。
8+F5n! 2. 音的高度
.Nn11F< d ⑴以振动次数的多少来计算
x|6]+?l@6 ⑵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赫兹(
Hz)
qyH-Z@ 振动频率越高,音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越低。
@5%&wC 人耳能感受到的音高范围
=gB5JB<}2 次声波<
---------------- 16Hz~20000Hz------------->超声波
YT\@fgBt 3. 声音的物理属性
8`q7Yss6F ⑴音高
----取决于物体振动频率。
@UD:zUT)F ⑵音长
----取决于物体振动时间。
oh9
;_~ ⑶音强
----取决于物体振幅,衡量单位:声压强度:帕,或者声压级:贝尔
~G!JqdKJ0 ⑷音色
----取决于声源振动中所产生的“谐波”。
8%[pno
|0I 谐波:大多数物体振动时,除了整体的运动外,还伴随着种种情形的局部振动,这些振动所产生的声波共同组成了“谐波”。
UnhVppnex 基音:物体整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JVE\{ e) 分音:局部振动产生的声音(物理学上),在音乐学上称为“泛音”,或者“倍音”。
X ,QsE{ 泛音列:把一个音的基音和所有的泛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起来,就成为它的泛音列。
d?2V2`6 谐音:各个泛音与基音的频率之比,成整数倍或接近整数倍。
z5>I9R^q; 谐音列:将一个音的所有谐音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起来,就成为它的谐音列。
<S@jf4 注:①泛音的音量通常较小,他们和基音一起发出时被掩盖。
qA)OkR'm ②谐音列是一种特殊的泛音列。
"z~ba>,-\ ③音色是谐波的产物:泛音越多,音色越丰满、圆润;高频率的泛音越多、能量越强,音色越明亮,低频率的泛音越多,能量越弱,音色越暗淡;频率较低的基音越强,音色越厚,频率较高的基音越强,音色越薄。
P-@MLIC{ Gt`7i( 声音按音色分类:
[xMa^A>p ⑴纯音:由单一振动频率成分构成的音。
----“泛音”
^ Bx[% ⑵复合音:由一种以上频率成分构成的音。
<)VgGjZ-H 4. 弦振发音的特点:
Y2H-D{a27 ⑴同样一条弦,在同样的张力下,弦的振动部分越短,则频率越大,音越高。即弦的振动长度与频率(及高度)成反比。
'0+* 弦
1/2部分振动,频率增大一倍,所发之音比全弦高一个八度。
>fPo_@O 弦
1/3部分振动,频率增大三倍,所发之音比全弦高十二度(八度
+纯五度)。
q-F
K=r 5 弦
1/4部分振动,频率增大四倍,所发之音比全弦高两个八度。
qkb'@f= ⑵一条弦振动式,分节振动,构成“复合音”。如图:
'/W$9jm
}47h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