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244阅读
  • 2回复

小米的音律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6-14
第一章   音与声 K%q5:9m  
一、基本概念 C`5'5/-.  
---单个乐音 >kXscbRL7  
---构成了音乐的“多个乐音” ] !/  
“声成文,谓之音”---《乐记》 0jTReY-W  
二、声学(律学是声学的一部分) ,i:?c  
1.       音的类别和发音原理 6bm7^e(  
原理: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eL3 _Lz  
分类:⑴乐音:有规则地、周期地、反复振动,有一定高度。 +,e#uuj$p  
      ⑵噪音:无规则地、周期地、反复振动,无一定高度。 (Pc>D';{S  
2.       音的高度 |UTajEL  
⑴以振动次数的多少来计算 kwjO5 OC8  
⑵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赫兹(Hz Af3|l  
  振动频率越高,音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越低。 WZQ2Mi<&1'  
                 人耳能感受到的音高范围 2` o @L  
  次声波<---------------- 16Hz~20000Hz------------->超声波 'D\X$^J^  
3.       声音的物理属性 X^\D"fmE.  
⑴音高----取决于物体振动频率。 9q'9i9/3d  
⑵音长----取决于物体振动时间。 dq 93P%X24  
⑶音强----取决于物体振幅,衡量单位:声压强度:帕,或者声压级:贝尔 IuwE&#  
⑷音色----取决于声源振动中所产生的“谐波”。 5m8u:6kQu  
谐波:大多数物体振动时,除了整体的运动外,还伴随着种种情形的局部振动,这些振动所产生的声波共同组成了“谐波”。 adLL7  
基音:物体整体振动产生的声音。 \VpEUU6^U  
分音:局部振动产生的声音(物理学上),在音乐学上称为“泛音”,或者“倍音”。 /,\V}`Lx"  
泛音列:把一个音的基音和所有的泛音从低到高依次排列起来,就成为它的泛音列。 us.#|~i<h  
谐音:各个泛音与基音的频率之比,成整数倍或接近整数倍。 D<WnPLA$g  
谐音列:将一个音的所有谐音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起来,就成为它的谐音列。 1wFu3fh@  
注:①泛音的音量通常较小,他们和基音一起发出时被掩盖。 U5Hi9fe  
    ②谐音列是一种特殊的泛音列。 PR8nJts W5  
    ③音色是谐波的产物:泛音越多,音色越丰满、圆润;高频率的泛音越多、能量越强,音色越明亮,低频率的泛音越多,能量越弱,音色越暗淡;频率较低的基音越强,音色越厚,频率较高的基音越强,音色越薄。 tZ_'>7)  
{&5lZ<nu8A  
声音按音色分类: JFT$1^n  
⑴纯音:由单一振动频率成分构成的音。----“泛音” wQ33Gc  
⑵复合音:由一种以上频率成分构成的音。 B;k'J:-"  
4.       弦振发音的特点: ';C'9k<P:  
⑴同样一条弦,在同样的张力下,弦的振动部分越短,则频率越大,音越高。即弦的振动长度与频率(及高度)成反比。 .psb# 4  
     1/2部分振动,频率增大一倍,所发之音比全弦高一个八度。 sfF~k-  
     1/3部分振动,频率增大三倍,所发之音比全弦高十二度(八度+纯五度)。 (/:m*x*6  
     1/4部分振动,频率增大四倍,所发之音比全弦高两个八度。 %"WENa/t  
⑵一条弦振动式,分节振动,构成“复合音”。如图: ;Y7' U rn  
EI_-5TtRD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等待千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14
z)M#9oAM  
第二章:律学体系 >ZJ]yhbhK  
一、律吕 9)wYSz'  
1.定义 #1-WiweO  
----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里把有标准、有规律、成体系的音高称作“律”。 e,|gr"$/  
律高----各个律的音高 Mp/l*"(  
十二律----将一个八度划分成12份,其中的每份有个标准的音高(律),12个有标准的音高合在一起称作“十二律”。 d.? }>jl  
十二律之首“黄钟”----标准音高,其他各律音高根据它来推算。 _0+X32HjJ  
假设黄钟相当于C 'LMj.#A<g  
[W3X$r~-  
律名
y'm!h?8  
黄钟
m""+ $  
大吕
3Y Mqp~4  
太簇
=mXC,<]  
夹钟
QF/ULW0G!  
姑洗
4'z)J1M  
仲吕
.e7tq\k  
蕤宾
0B(s+#s  
林钟
KO "/  
夷则
U)G.Bst  
南吕
=803rNe  
无射
x*H#?.E  
应钟
qb[hKp5K6  
音名
C
#C
D
#D
E
F
#F
G
#G
A
#A
B
IL|Q-e}Ol  
注:①历代律高标准不同,对于黄钟律高来说,越浮动在#c1~a1之间。 +ydd"`  
    ②十二律的绝对音高与现代常用十二平均律的绝对音高不同,其音分数存在一定差异。 @ eJ8wf]  
2.律吕分组(“十二律吕”) 1 !_p  
----单数之律为阳,计六个,称“六律”、“阳律”。                                     %T]$kF++&  
----偶数之律为阴,计六个,称“六吕”、“六间”、“六同”、“阴吕”。   +(2$YJ35  
JlYZ\  
六律:黄钟(C)、太簇(D)、姑洗(E)、蕤宾(#F)、夷则(#G)、无射(#A) :(]fC~G~  
六吕:大吕(#C)、夹钟(#D)、仲吕(F)、林钟(G)、南吕(A)、应钟(B) WkXgz6 P  
3.清浊倍半与八度分组 m\qeYI6,Z  
----高音的意思。     双重含义     高低半音差 wH?)ZL  
----低音的意思。                  高低八度 F `7 v  
t#"0^$l=  
正律----振动体基本长度规定之律。 4Kch=jt4#  
倍律----正律的振动体长度加长一倍所得之律,这时可得到比正律低八度的一个律。 nG<oae6z"  
半律----正律的振动体长度减少一半所得之律,这时可得到比正律高八度的一个律。 =.z;:0]'n  
按照音高排列: 36Lkcda[  
倍律----->正律---->半律 P<IDb%W  
q;,lv3I  
常见的八度分组排列名称: Z5Lmg  
(qian,四声)----->太声----->正声----->少声----->少生之反 -gvfz&Lz  
E !ndXz 59  
二、律制 d3:GmB .  
1.五度相生律 HF0G=U}i  
两种不同的生律方法: OTF/Pu$  
⑴三分损益法: AJ%E.+@=r  
用黄钟管长度*2/3=林钟律管长度----三分损一 2VRGTx  
林钟律管长度*4/3=太簇律管长度----三分益一 |RL#BKC`  
太簇律管长度*2/3=南吕 n5=U.r  
南吕*4/3=姑洗 TR3U<:  
姑洗*2/3=应钟 'Ou C[$Z  
。。。。。。。 QdgJNT<=H,  
   次序:黄钟(1)、林钟(5)、太簇(2)、南吕(6)、姑洗(3)、应钟(7)、蕤宾(#4)、大吕(#1)、夷则(#5)、夹钟(#2)、无射(#6)、仲吕(#3-->清黄钟(#7 S46aUkW.  
注:仲吕无法完全生出清黄钟,中间有一定的差距。 #csP.z3^y  
春秋《管子·地员(yun,四声)篇》记载了“三分损益法”求五正声的过程:
?JZ$M  
阶名
jRjeL'"G  
律数
<yipy[D  
Dizz ?O  
1*3*3*3*3=81
@ZU$W9g  
9:p-F+  
81*4/3=108
P7F"#R0QB  
}@q/.Ct! x  
108*2/3=72
bY#BK_8 :  
k&ooV4#f6  
72*4/3=96
}. &ellNQ  
YH\9Je%jx  
96*2/3=64
l$&~(YE f  
a qEZhMy  
⑵隔八相生 36{GZDGQ  
《吕氏春秋·音律篇》按一个八度内十二律名排列的顺序,以黄钟为始发律生出其他十一律,每一个新律都和前一律相隔八律(包括它们两者)。 7 0?iZIK _  
n725hY6}<l  
⑶二者区别: =sk[I0W  
三分损益法:先下生四度,再上生五度 bg Ux&3  
Kn:Ml4[;  
                                 黄钟-->太林钟-->太簇-->太南吕-->姑洗 b7>'ARdbzX  
                    简谱:     1  -->低音5  --> 2    -->低音6  --> 3 8</wQ6&|  
nsI+04[F  
隔八相生法:连续上生五度 94-BcN  
                                 黄钟-->林钟-->少太簇-->少南吕-->反姑洗 0{b} 1D  
                   简谱:        1 -->  5  -->高音2  -->高音6 -->高音3(头上两个点)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离线啦啦咖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0-28
倍律----->正律---->半律对么?应该反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