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434阅读
  • 0回复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4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d'DS7F(c{  
tMupX-V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bZa?h.IF  
~PS%^zxyn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E?%k  
8whjPn0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m;wSp  
距今已18年了 qf ]ax!bK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_Wtk@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on=~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ysvn*9h+&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viKN:n! Ev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6"gncB.  
兹简略介绍如下: [rGR1>U?i  
S,J'Z:spf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BhNwC[G?m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t$s)S>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t#C0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f?#) 01>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 /c{gD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Qza[~6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egKYlfe"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_{T`ka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3):7mE(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zk-J<nY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W6]iJ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A"oMnjWd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_#[o S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MJ>(HJY6?%  
姚公白/(姚丙炎子) & yw-y4 =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23+>K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6I 2`m(5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nEs l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DfqXw^BKD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74*APPHR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BNW\ ]}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idz6m]{~yT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e?F r/n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sd>#Hn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K@ W~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qOkw6jfluh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i"U3wt |A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Utn[']~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yp!Xwq#n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V8&%fxn+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QULrE+@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NW^}u~-f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k 6f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_3ZZ-=J:=*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XbG=H-|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L>'g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n(0nU[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RHX2sso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v]vrD2L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mnG\UK,k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4|x5-m+T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p}H@#/u\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aiUn bP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s9A&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FOTq'%i  
金治中/昆明 cjH ~H8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5E~][. d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c9DX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I]TL#ywF   
韩国:贾瑀铉 ]+,Z()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l@7MxE  
美国:唐世璋 R?^FO:nM%!  
>e8 t  
0wxQ,PI1'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V@T G"YF  
G=\rlH]N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gTiDV{ Ip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Ho*S >Y  
经实际按弹 b>;5#OQfn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vzs6YsA  
LvE|K&R|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YW>|gE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V:%}Z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m;8_A|$A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LV=Z0ja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LrC!6P4  
{}vW=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琴谱出版品 Zni8 im,_j  
往往在曲名右侧 DR^mT$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B)w0tVw  
所以打谱的重点 (S1$g ~t;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bm(0raugs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K) 4HYID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Hk$|.TjzI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T?%x(]I  
不懂琴调 'X{7b <  
是绝无法打谱的 W9.Z hpM  
D3BX[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p ,-TtV  
定弦既完全相同 :|P"`j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c]&(h L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i^="*t\i  
[Fj h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V?%>Ex$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Y`\zLX"_m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x4Eq5"F7}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7pGGp*E  
(柳琴兄曾说 [ *R8XXuL  
用音既一样 nn5S7!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P18vK5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oa47TqFt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E;+o' t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7zpwP  
mn4j#-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21G] d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EGU? 54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M[HPHNsA&  
'}LH,H:%G  
我在与会前 gXs@FhR0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4jO~kcad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m[]p IXc(  
所以在会议中 a]$KI$)e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sK}Ru?a)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kl R{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 >~|@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Vs\ )w>JF  
AaKILIIQZ  
我认为这个问题 )` '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_-3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o]PSyVg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ml\7JW6Rx  
nvgo6*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3p$ZHH.UP  
唐世璋认为 Q y$8!(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Ow+7o@$"/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G }TT-  
t55CT6Se  
吴文光的意见  LlnIn{C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j@2-^q:`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ApjLY58=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2 R1S>X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F;$-2  
[Zi\L>PHO  
若然, bAt!9uFn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K.*zqQKlI|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g*5kKN  
I-&/]<5y  
丁承运的意见 Ypha{d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CK'Cf{S  
且颇为特出 RhX 2qsva-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xLq+n jH E  
又有根有据 l.fNkLC#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N+l"Re#]  
oa1&9  
他说: OjyS ?YY)b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f $Y0;v>}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eHd{'J<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Z/:( *FC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DpI_`TF#$Z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tF=c0Z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hTH"jAC+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oPqX %?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Lox?}t  
那就是: f}nGWV%,  
宫调以宫为宫 _17c}o#`5w  
征调以征为宫 ]^ZC^z;H  
商调以商为宫 \MK)dj5uUJ  
羽调以羽为宫 9S.R%2xw`  
角调以角为宫 D[:7B:i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uh`~K6&*\w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oAg (@^6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a5]~%xdK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L/Of6F)|  
就曾指出 Wb/@~!+i`  
征调应称为商调 8t0i j  
商调应称为征调 rS)7D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efZdtrKgy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ur9-F^$  
r3p fG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E(8O3*=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3 qy'lm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O |j*T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PY)C=={p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F#Z]Xq0r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sACPn$f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g)u2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K31Fp;K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kd!f/'E!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E5-8tHV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L[,.}(9  
当是同一道理吧!) 7o0e j#  
ax7u b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c1vW<;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Scxf5x-  
我很愿意试证之 Ya304Pjd  
|) T HuE(  
不过 bZ )3{  
话说在前面 AUzJ:([V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2!{CNt.-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0v+5&Jk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Uha%~%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LTBqXh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ntx~Eq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lt5~rH2  
Hagj^8  
譬如燕乐的羽调 khc5h^0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x\I9J4Q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89+m?H]K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0`,a@Q4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e}L(  
M /Bn^A8@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j%~UU0(J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h9g5W'.#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HZ+fS ,-  
5 42 5 16 5 65 4 n3~xiQ'  
E2!;W8M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k0bP1oGS  
2 16 2 53 2 32 1 >SSF:hI"J  
LW ntZ.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Ca?pK_Y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Lr40rLx;u  
6 53 6 27 6 76 5 3Mr)oM< Q  
W53i5u(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3U1xKF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f^m8 4o'  
1 b75 1 42 1 21 b7 F RS@-P  
s:wLEj+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k<8:  
无疑是上四者中 vA(3H/)-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0;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l&;#`\s!V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VEE:Z^U!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T~`m'4"+c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EC?!%iO`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jpOi Eo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tGv4 S\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J cvK]x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p^q3\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CZ|Y o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J=zh+oLCV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4n_MV>p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jO!!. w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Tet,mzVuu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dwB-WF%k  
于宋元后失传了 \HTXl]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V"T;3@N/4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cnhYrX^  
把  1 2b3 4 5 6b7 1 Il*wVNrZI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kmo3<'j{  
与现代有些曲谱 %8hhk]m\b>  
把粤曲的乙凡调 b`18y cVME  
1 2  4 5   b7 1 \>:(++g  
改记为低二度调 RHVMlMX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W#-M|  
cz&FOP+!  
但我要这样说: rw8db'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NwHr6/s*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Z</$~ T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GJ{]}fl  
绝少只有五音者 =GFlaGD  
]#+fQR$!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nyTfTn  
1 2 (3)4 5  (6)b7 1 *hFT,1WE=+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0o(/%31]  
2 3 (#4)5 6  (7)1 2 <@@.~Qm'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vIz~B2%x  
就要转调三次 6ZCt xs!  
且不但宫位不同 a"#5JcR3  
音阶也都不同! wQ4/eQ*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9K FWa0G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7?MutHM-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z`f1|Ok  
\CU.'|X  
再以<锈金匾>为例 iMJjWkk  
原曲原有 *<s|WLMG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Je{;1   
都并不被记为 j YO #  
3#43 23 6 65 35 32 1  g%[lUxL  
而被改为 M)Ogb '@#  
36  23 6 …………. eUx|_*`  
 $p}7CP  
原有 YadyRUE  
21 b76 1 一句 {@B<$g   
王沂甫并不记为 3mr9}P9;  
65 43 5 A!goR-J]  
而改为 ECU:3KH>MF  
65 42 5即 ? 0nbvV5v7  
21 b75 1 (Cqhk:F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kJOk<[  
H.!M_aJH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LGRX@nF#  
是不一定看得出 f>l}y->-Ug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3ef]3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8;Yx a8ie  
v:s~Y  
丁教授也说 4}fG{Bk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LUw0MW(Moi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b~%(5r.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fO \1J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b^6Ooc/-k  
lE$X9yIt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X;ijCZb3b  
其思维方式 /R 2:Js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a|lcOU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G#3 O^,m  
vKol@7%N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W}a&L  
但真的假不了 U6n%rdXJ=  
假的真不了 o}Dy\UfU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dhsQfWg#}  
是终会被揭开的 umSbxEZU@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EJ}9`t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V\X.AGc  
不能继续任令 G|IO~o0+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91Cw=`  
~Ci|G3BW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kCLz@9>FQ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Xxp<qIEm  
是应完全复元 D{ @x  
还是容许校刊 F0+u#/#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w+*Jl}&\  
T+N%KRl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iS=} | 8"  
应加以校刊的 rjx6Ad/\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97'*Xq  
笔误必然很多 iI&J_Y{1a_  
m7g; psg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EcBSi995dj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ZU7,=B=  
显然不是笔误的 U]d{hY."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hV7o!WxC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l;F3kA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f?tyQ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7NTP  
<神奇秘谱>的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X0Xs"--}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5Y_)%u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9.D'!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hCp@{  
DY0G ;L 3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_:^&cT  
应加以注名 Ej8EQ% P  
并说明理由 %R-"5?eTtu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W32bBzhL  
--------------------------------------------------- 3dQV5E.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I[@}+p0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N[ z7<$$  
是用.tml写的 yG2j!D  
不但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Nt'(JAZ;  
且并不规范 .)ZK42Qd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Q V4{=1A  
非常原始 _{C:aIl[2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u])N^AY"sj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e>z3 \4  
?b:l.0m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31Y+bxQ  
是可以译谱的 V)f/umT%g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s(r(! FZ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j%#n}H  
89k9#i X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Y u8a8p|  
也没上过网站 ~4`LOROC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M/,O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7rbl+:y2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8{(;s$H~  
比较感兴趣 A"2k,{d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pg [F{T<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1|q$Wn:*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_;JFr  
来表示节奏吧 uIiE,.Uu}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gH(,>}{^K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K8ecSs}}J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H YZ94[Ti  
 (/-2bO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jK  
0 x4p!5  
这次会议的名称 $*\[I{Zau}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jyb/aov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wm=!tx\`k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3_I;L w  
像我这样 ^Z$%OM,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7D@O:yO  
可说是绝无仅有 j7?53e  
hg/G7Ur"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j[.R|I|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MauuL,.j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5<0&y3  
但要是不弹的话 t"cGv32b  
可就更好了 T&H[JQ/h  
WSz#g2a  
茍依我之愚见 v2 T+I]I  
此次会议中 <w}YD @(f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2,{m>fF  
可还真是不少 ypSW9n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RLu y;z  
则其琴艺若何 [nZ3}o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pd?3_yU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_E~jKK  
4onRO!G,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w4\b^iJz  
当是这次会议中 m}54yo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 k4Y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h# c.HtVE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edX;`#  
且都相当激动 )hGRq'WA=  
wf)T-]e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p<BLU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R4.$9_ ui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C!6?.\U/:c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f"\G"2C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j@3=-%6G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0 XxU1w8\V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dM18;  
代其强解为 &U^6N+l9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rvgArFf}]  
所以才”性冲动”! 2MS1<VKZ@  
9D#"Ey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C_mPw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yr9%,wwN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7s+3^'  
.bE+dA6:v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pTT7#b(t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_WO*N9Iz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2Dgulx5kGZ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3J%(2}{y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kTZ`RW&0  
也就是说 g <S&sYF5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xE`uFHuS}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q+<X*yC  
Cbv$O o*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Zv@iL5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F)Oe;z6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p0n{F9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d:cs8f4>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FR"yGx#$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f s_6`Xt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F=scbpXj  
这与他的激动 8h  
有无关联呢? L 1iA ^ x  
R>f$*T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9. :r;HG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G;#-CT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Ld/'Z;w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CV&+^_j'k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wQ]!Y ?I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yxP(|  
那就成为<春恨>了! \0?^%CD+@  
fG_.&!P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hfw$820y[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yE1M+x./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5g2~.&*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f"My;K$l;  
则集全国之力 I<yd=#:n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_F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JDeG@N$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R\]tl#2j  
/D2 cY>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KKB&)R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E_k<EQ%r  
这与十亿人民 y;aZMT.YI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ElLDSo@WvR  
有何区别呢? tl5}#uJ  
g$$i WC!S<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B7HNNX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YL*yiZ9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6vy(@z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o,}`4_N||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L n,qiA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rkY1w-  
就完全缺乏意义! l-4+{6lz  
]U?)_P@}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AT*J '37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G>"=Af(t?Y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XOl>IO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0*G =~:  
*q**,_?;  
我个人以为  |e49F  
这些名家们 u By[x 0  
无论多么努力 =qG%h5]n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7:iTx;,v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D !/7$ O  
借用众力来完成 eb%`ox@&  
而节奏部份 5M6`\LyU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9C9>V]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3Ov? kWFO  
,c }R*\  
渖阳凌瑞兰老师 )*6 ]m1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CRXIVver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i~1bfl   
是本次会议中 ++{,1wY\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v',%   
但正如意料之中 phkfPvL{  
保守的琴界 Am>^{qh9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b/^i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N_<wiwI<  
就更难以指望了 Q[sj/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Z|l/6L8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J4Yu|E<&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0i%r+_E_  
ICq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F<R+]M:fa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fSR+~Vy  
真正是琴瑟合鸣 ?4QX;s7  
可惜箫声不大 M`m-@z  
/O@TqH  
张铜霞的演出 &?[uY5Mk  
曲目简单 UqsJ44QEZ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xOl"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2hVO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Ky:y1\K1^K  
  %4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rc0  
表现不疾不徐 /<"<N<X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9:[L WT&  
(tY0/s  
多位琴家之女 Q:rQ;/b0/  
不但能克绍箕裘 xhq-$"B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c_p7vvI&c0  
实是琴界之福 60RYw9d%0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Lt 8J^}kwl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T-.Q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Yqs/V  
我就不再多说了 R#8.]  
8Qm%T7]UFb  
有些前辈 }fqz8'E9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U>[*zE4&  
以学者身份 yxz)32B?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l:Hm|9UZ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Ckk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9c[J$R4  
实无必要 u( kacQ7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S8_>Lw  
故唐健垣就指出 O%hmGW4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l:'\3-2a  
?^f=7e8]  
值得一提的是 Dej_(Dz_S  
一位老外的演出 ^*-6PV#Z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J/T$.*X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APR"%(xD#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DERhmJ;>H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L+GVB[@3Y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3]z%C'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c;zNs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T ?HG}(2  
大不以为然 )c; YR}tC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F0i`HO{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Ja`xG{~Y7i  
否则就不够厚道 0 UbY0sYo  
非琴人风范 SO!|wag$  
_zuX6DO  
%qI.Qw$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K*"Wq:T;B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q lpi(  
村内有一小湖 N?Nu'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x(ILk|'c  
环境清幽 _/\U  
{D>@ZC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p:mja.6y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I=;.o>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O*4/  
7k<6oM1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C]- !u Ly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3=@lJ?Ym  
上下午休息时间 \jHHj\LLr.  
都有餐点供应 +xL*`fn  
q$ZmR]p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N+i3l6`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eI#b%h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2g^ZK)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d~hN`ff  
而正式代表们 Dwx^hNh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s+fjQo4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6\BZyry3*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AJJa<c+j  
这样的规模 AuW-XK.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H[ .\O-`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c04;2gR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1+Z@4;fk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qAU\m"Pc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9-`P\/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x 8_nLZ  
f6$$e+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hKjG/g:#G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l4pA9v  
与赠送印章制作纸善一样 V1]QuQ{&s  
都是很好的设计 mD"[z}r)  
4S 7#B  
会议中的缺点 X?B\+dq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5,ua6  
二是讨论者 pRez${f.(s  
都不以提问为主 8aMmz!S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zxiK  
占了保贵的时间 <Na .6P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uH.1'bR?a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XusTU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wRj||yay#-  
成绩多属优异 Uv|?@zy#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s` $YY_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S}}L& _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 jRV@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c\iBk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Z;"YUu[(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r:~q{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Cx[Cst `  
o"19{ D^.  
以主持会议而论 s~tZN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nQm (UN  
但一般国人 f [DZ  
多不闇此道 Hgk@I;  
对他就不无微词 YLU.]UC  
QNcbl8@  
程序安排上 6Qx[W>I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p}xW V.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IM/R@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cAQ_/>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LR{7m  
恐也令人难奈吧! 04E S>'@  
C&/_mm5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zu! #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86f8b{_e"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4s7\9o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pH/_C0e`7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j0.E!8Ae{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VEG p!~D  
yBYZ?gc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t4H*&U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G0VT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G pC*w ~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G|eJac>  
方落成不久 t wr-+rm2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8iwH^+h~  
gK_#R]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Ja[7/  
也位在常熟 =c34MY(#X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V$ S\"  
翁家两代为帝师 $MYAYj9r)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M/5+AsT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dyG|X'  
其宅第原有七重 &^hLFd7j/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0k`=?v$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CBThC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GS@ Zc2JPF  
并未全部开放 `#c36  
k+% c8w 9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o @(.4+2m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T$&vk#qr  
也是常熟人 g}gOAN3.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pm>$'z!.):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vo!QJ  
虞山琴社副社长朱晞是本次会议的主办人之一 'S'Z-7h>0  
但目前只有三十多岁 >ca w :  
真是青年才俊  oHR@*2b  
@;b @O _  
琴社位于公园的一个角落内 (p!w`MSv  
占地不大 s*9lYk0  
公园内有碑墙及亭阁无数 VC.zmCglo^  
游人不多 =}OcMM`f  
倒是有人泡茶打麻将  Uip-qWI  
显得十分悠闲 Q*W$!ZUT  
方塔公园么 |Ca %dg9$@  
公园内当然是有一座方塔啰 ZQI;b0C  
方塔高九层 2SRmh!hr  
上塔参观要买十元的门票一张 4DV@-  
既无电梯 (/ e[n.T  
就算是免费参观吧 qbq.r&F&  
愿上塔参观的人 QnH;+k ln  
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N;|:Ks#!  
T%TfkQ__d  
会议主办单位安排的旅游点 mXK7y.9\  
分为周庄与无锡两处 h~-cnAMt  
我在台湾已久闻周庄之盛名 ,\'E<O2T  
故参加了周庄这一团 #8CeTR23cw  
8k9q@FSln  
周庄民居皆在人造河(沟?)两边 ~(P\'H&(h  
以河为路以船为车 uMb[0-5  
两岸杨柳拱桥无数 D0*+7n3  
故有小苏州之号 0o]T6  
Y0;66bfh}  
原来交通很不方便 +8Q5[lh2]j  
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式样 m;oCi }fL  
经开发后 /`+ubFXc  
观光旅游收入年逾四亿人民币 J_}Rsp ED  
且还在不断成长中 fI"OzIJV  
'X P  
在周庄搭船游览时 iL8:I)z  
船娘是可以为游客唱歌的 +&*Ybbhb  
(那不就似威尼斯的船歌么!) & oj$h  
最常唱的就是<无锡小调> CSVL,(Uw  
据说最早划船唱歌娱客的船娘 HvJ-P#  
目前仍营此业 du>d?  
后来跟进的人都是学她的 V: P   
我在大陆且亲自在电视中看见记者访问她 eEZZ0NNe;  
现在撑船的也有男人 v:zKn[;o  
唱的就属滩黄淮剧之类 $l/w.z  
我也亲自当场耳闻到 E! mxa  
^"GDaMF  
陆路上也有二三成群的村妇 8\BYm|%aa  
带着笠帽穿着村姑庄 n^2'O:V s  
当街拦客演唱 G"|c_qX  
神情欢乐自在,有歌有舞 N@3&e;y  
有点像是扭秧歌 c-`izn]  
g=Bge)  
我与丁承运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 3hPp1wZd   
就有三个歌者拿着歌本 !JnxNIr&i|  
有说有笑的来问我们 )F3>  
“要不要唱歌” rvG0aqO `  
丁承运就唱了两句给她们听 +T8]R7b9  
引得她们与旁观者们哈哈大笑 K [R.B!;N  
v%4zP%4Ak[  
周庄最有名的特产当是万三蹄 P,*yuF|bk  
入口即化故可以骨代刀 R&@NFin  
且色泽光鲜 abtYa  
家家把煮熟的猪蹄呈列在店前 LLU]KZhtY|  
若销路不好 8<_dNt'91  
恐难以长期维持吧  +OeoA{-W  
卖不完的蹄能怎么处理呢? <Url&Z  
我相信这些猪蹄 7$A=|/'nSA  
有些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LB-t  
所以销不完的 yo]8QO]97  
可以由其统一收回重制(所以才能这么烂) AVi,+n  
或改为真空包装 SS7C|*-Zd  
dz,4);Mg  
手工艺品中较特出的是一种玻璃内画 -o B` v'  
由一个透明的圆形器皿(如鼻烟壶)小孔中 A(T=  
伸入钩状的小画笔 ur JR[$p  
在其内面作画 `(&GLv[i^2  
由外界看来就有放大的作用 ^wW{7Uq>  
小葫芦形的只要三块钱 Ur,{ZGm  
其余圆形,扇形,鼻烟壶形…..的 a'|/=$  
也只在数十到数百元之间 _qU;`Q  
店内且多有年青女子当店作画 Gi Max  
依余之见 wY{!gQ  
大家的店面货色与价钱既都类同 JXqwy^f  
这销路好坏么 5z@QAQ  
就完全决定在这些女子的姿色与行销技术(也就是演技啦!)啰 +x)x&;B)/  
我就因为欣赏某店的美梅(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h{.x:pPXy  
买了一推玻璃内画来回国作礼品送人 _64<[2  
G`R_kg9$  
用毛线织的拖鞋 l *]nvd_  
一双只要十块钱 t`G<}t  
卖者多数也当街织制 XEb+Z7L1  
并会告诉您 P%y$e0  
她一天只能织一两双 tvR|!N }  
总之对你非常便宜 TSKR~3D#  
对她又很不实惠啦 m?O"LGBB =  
e?\34F  
摆摊贩的会搓弄一个有两个把手的铜制聚宝盆 [9,34/i  
里面的水会因激荡喷得老高 ;s!GpO7+  
但一定要双手同时搓弄 l;vA"b=]  
单手搓弄并无此效应产生 GEZ!z5";BQ  
这玩意既是叫卖的工具 n{E9p3i  
恐怕是不会卖的 @X]J MicJ  
再者它是金属制的必然颇重 aB)G!Rm&  
且海关不一定会准许观光客带出国吧 [5wU0~>'  
我就没有冒昧的问她们 Hr!%L*h?  
要多少钱才肯割爱 jFG Y`9Zw0  
7~2V5 @{<  
江南的料理 2O " ~k  
相当重用豆腐类的制品 dEK bB  
除了面筋(面巾),烤麸…. ,Lr}P  
这些立体的素食豆腐类制品之外 G4QsR7  
皮状的就有豆腐皮,百页,腐竹,….等多种 mExJ--}  
台北是有的 ~'t+X  
我所住的台中县就不都有了 gM_MK8py  
常熟的豆腐乳中 :8l#jU `y  
有一种外包菜叶的颇为特殊 i?IV"*Ob1N  
但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方乳 mL3 Q  
非常细致又不会太咸 Mk|*=#e;  
-|( q 9B  
前年我在天津参加律学会议时 x4[ Fn3JL  
餐食多为牛羊肉 (k24j*1e$  
且连吃了十餐蕃茄蛋花汤 tN-B`d 1  
这次的江南料理 ^k4 n  
就有很多蔬菜料理 Q0(3ps~H  
且不但花样极多 g{^(EZ,  
而且常有变化 v.{I^=  
X,ok3c4X  
渡假村的对面有一个观光葡萄园 F?hGt]o  
所产葡萄又圆又大 7YQ689"J6B  
水份多而甜 "= >8UR  
一斤只要两块钱 ?Y'r=Q{w  
梨子无论绿皮褐皮的也只要两块钱一斤 \5R>+[n!  
像台湾土产的这种褐皮梨 Rq,Fp/  
大陆所产者毫无渣子 %)PQomn?  
比较特殊而台湾没有的 Hg`2- Nl  
是一种海棠果 *@[N~:z/  
黄皮如大汤圆般大 $X]Z-RCK3  
肉质类如苹果 2X|nPhNi  
但涩而酸 RxXiSc`^z  
我吃了一口 k*o>ZpjNH  
就整斤丢掉了 fp'%lbk=  
BTa#}LBZ+  
买了一双人造革鞋十五元 C:{&cIFrPe  
但胶带却要十块钱一卷 eZ;DNZK av  
W=zp:6Z~  
会场上有一深圳乐厂 dY'>'1>P 9  
推销一种调音机 g0 Jy:`M  
可兼节拍机,闹钟,马表,手表用 YA*E93J0  
只要120元 HRW }Yl  
我买了一些来送人 R\:t 73  
但陈庆灿说 U_1N*XK6$  
台湾国乐界都用眼睛而不用耳朵调音 6M X4h  
而这个调音机恰缺这项功能 Fu"@)xw/-q  
所以这种调音机在台湾不会有其销路 GdtR  /1  
若然则是实然而非应然吧! h f9yK6  
a 8.Xy])!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 (qg~l@rf  
看到有一种南胡 L0>w|LpRc  
只要185元一枝 nCPIpw,]M  
还价后以150元成交 7oFA5T _  
后来到上海民乐厂看到 Vho^a:Z9}W  
竟还有110元及60元的南胡卖喔! u\P)x~-TM  
-r@/8"  
有一位云南白族的老兄 cDqj&:$e  
拿了一枝弓笛来私下展示 Jec<1|  
一枝五千人民币 Z$2Vd`XP  
号称可以吹三个八度 T8\%+3e.  
(且有录音带及书谱为证!?) &T[BS;  
但并未量产所以只能预定 CpdQ]Ai[  
惟我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ioIn`g^-  
他也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T(iL#2^  
不过他仍坚持 >&l{_b\k  
我吹不出来他吹不出来 x(bM   
并不能证明 '^~3 8=FA  
所有的人都吹不出来 &ZAc3@l[c  
我问他能吹三个八度的原理何在 &E$:^a4d  
他说不能告诉我 9<6Hs3|.!  
又问他笛身何以要弯成弓形 .8/W_iC92  
他也说不能告诉我 H'wh0K(  
我私下问别人  :IX_}|  
他这项所谓发明可信么? hnnPi  
有一个人说 ]]lM)  
他是吹牛大王 <G#z;]N  
另一个人说 nQM7@"R  
他已近乎神经错乱了 | sZu1K  
我知道发明家都可能会有点儿与众不同 }I ^e:,{  
但给人的印象到此地步 HQtUNtZ  
倒也少见吧!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