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287阅读
  • 0回复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4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ZbNSN=  
j1`<+YT<#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B9|s`o)!  
JOG- i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4 xqzdR_  
2->Lz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Vz0(D  
距今已18年了 .nZKy't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p0W<K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IYR&GEaUG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kxKb}> =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4M{Xn}@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X'b3CS4  
兹简略介绍如下: }>M\iPO.]*  
PESvx>: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j_5&w Znq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b_`h2dUq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5CE<[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AM=> P 7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6fw7\u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f#6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E G+/2o+W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J;~YD$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k[9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hY!ek;/Gc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OCu_v%G 0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rM2G@{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7HVENj_b+M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4okg]  
姚公白/(姚丙炎子) ~D@YLW1z(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0 \ U*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c3GBY@m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Zj -#"Gm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Tv1oy%dK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9n is8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gs!'*U)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Z#_"s#L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7 q!==P=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J-/w{T8: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C-A? mIC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7zx xO|p[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_jw8`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Ej)7[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d BB?A~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R1|=kGU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4L:O0Ggz}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v {r%/*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l$1?@l$j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aC-3VAT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4`"}0:t.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Ce-= -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QOK,-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D} B?~Lls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vzBuWHwN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1B?@~&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ph&9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c*B< - l<5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h!uyTgq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I'BHNZO5tf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w0;4O)H$O  
金治中/昆明 2FaCrc/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KDb j C'3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N {{MMIq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hBRi5&%  
韩国:贾瑀铉 Q>Klkd5(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Mi#i 3y(  
美国:唐世璋  I!?Xq  
. q -: 3b  
=8#.=J[/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Y.~eE  
k62s|VeU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Q,t65+Am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eI"pRH*f  
经实际按弹 b-/QZvg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3O; H&  
Eoixw8hz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r'yNc&~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E9mu:T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b2~Wj*-nJ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ROn@tW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m5 sW68  
p?#T^{Quz~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琴谱出版品 R~iv%+  
往往在曲名右侧 uvJHkAi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9,~7,Py}  
所以打谱的重点 6)0.q|Q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 KgO:},c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c_ncx|dUs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OU.}H $x"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ip<VRC5`5  
不懂琴调 #8M?y*<I  
是绝无法打谱的 [uGsF0#e  
CR23$<FC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cN k26JZ  
定弦既完全相同 ~C^:SND7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y+k^CT/u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Z8Ig,  
WPsfl8@D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b*]jZwT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vGlVr.)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Pb;c:HeI/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q Bvuun  
(柳琴兄曾说 6QA`u*  
用音既一样 9tv,,I;iU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niCK(&z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 @UOj=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z H-a%$5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 d $"`W2  
{e|.AD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D|Q7dIZm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U`G3(#7S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ms5?^kS2O  
C{m%]jKH  
我在与会前 sM MtU@<x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adZ|Q\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9vyf9QE;  
所以在会议中 {|>Wwa2e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O6/ vFEB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Uc:NW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N,K/Ya)1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rxX4Cw]\"y  
s !?uLSEdb  
我认为这个问题 ;PC!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g(tVghHxt$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AJQ2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2#:p:R8I>  
5b/ ~]v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aOd#f:{y  
唐世璋认为 TaD;_)(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UJh;Hp: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Ja].hP  
NjZ~b/  
吴文光的意见 3 e'6A^#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tnnGM,"ol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ws9IO ?|&G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OWwqCPz.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ji?wN  
1|4,jm$  
若然, C`t @tgT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k h<b<a4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uarfH]T{  
fWq*Op.]c  
丁承运的意见 JqMF9|{H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MZ$uWm`/  
且颇为特出 gZ^Qt.6Z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u$^tRz9  
又有根有据 DqQ p47kp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 :-6A#  
S=-$:65  
他说: 8>[g/%W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5z 0VMt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B%uY/Mwz$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p,8~)ic_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a^ R$RHl'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_RavW23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3(Auchl$Y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x#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X&8EW  
那就是: \\\8{jq  
宫调以宫为宫 xrvM}Il  
征调以征为宫 MAkr9AKb,  
商调以商为宫 m=l'9j"D  
羽调以羽为宫 ;DK%!."%  
角调以角为宫 ciODTq?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B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x\oY6: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s[ZOi!;I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O%kUj&h^  
就曾指出 $4xSI"+M%  
征调应称为商调 1}a4AGAp  
商调应称为征调 -ymDRoi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sqUq (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pAatv;Ex  
]87BP%G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Q >/,QX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G*+^b'7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T%)E!:}v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o5a=>|?p>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5lV#w!vb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HQ-+ +;Q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8lpAe0p(Z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w+8q1!o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L:e0u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y8hzS$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V2}\]x'1  
当是同一道理吧!) dWQsC|  
kd^H}k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HQm_ K0$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ujxr/8mjV  
我很愿意试证之 SdYf^@%}F  
A811VL^  
不过 0pMN@Cz6  
话说在前面 op9dYjG7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edo)W mn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7C7.}U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BJUj#s0$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S&ki}i&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P}ZC8P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BnE  
1`7zYW&L  
譬如燕乐的羽调 J;obh.}u"{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U)bv,{-q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To>,8E+GAb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nte?a e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9(TGkz(NA  
XJe=+_K9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ffmtTJFC5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eo9/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q_.fVn:!  
5 42 5 16 5 65 4 W#<1504ip  
7m-%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6"Fn$ :l?  
2 16 2 53 2 32 1 ;`#R9\C=h  
4c< s"2F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3qeRl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0h@FHw2d  
6 53 6 27 6 76 5 z;S-Q,  
3>1^$0iq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k B>F(^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v,ssv{gU  
1 b75 1 42 1 21 b7 kh0cJE\_^  
VQla.Y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xW`y7Q}p  
无疑是上四者中 [oTe8^@[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mcez3gH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d>hv-n D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o24A: M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2DCQ5XewYe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n6% `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4MS<t FH)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_h!.gZB3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HQ)4xG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A[l(aB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mF*x&^ie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Lg7A[\c ~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S\TXx79PhC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d`_/IB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w2nReB z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Kn~Rck| ]  
于宋元后失传了 ,_3hbT8Q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Iks8ZWr_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z l r !   
把  1 2b3 4 5 6b7 1 1.!U{>$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Eu?z!  
与现代有些曲谱 0ae8Xm3J@R  
把粤曲的乙凡调 XH!#_jy  
1 2  4 5   b7 1 R p&J!hlA  
改记为低二度调 <:&vAX L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W8Juu  
O{X~,Em=q  
但我要这样说: GF ux?8A:%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1/Ts .\K3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y _{mE?V(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SL4?E<Jb  
绝少只有五音者 yQ2=d5'V`  
nzflUR{`-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sP(+Z^/  
1 2 (3)4 5  (6)b7 1 sApix=Lr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Z[. M>|  
2 3 (#4)5 6  (7)1 2 `} PYltW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C27:ty V  
就要转调三次 E]`7_dG+T  
且不但宫位不同 /WTEz\k  
音阶也都不同! ?mg@zq8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x"uP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Q.*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ro pY  
Ym6d'd<9(  
再以<锈金匾>为例 n"EKVw7Y  
原曲原有  `t U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v;+L  
都并不被记为 T^}UE<  
3#43 23 6 65 35 32 1  @V*dF|# /  
而被改为 E^i]eK*"  
36  23 6 …………. @z@%vr=vX  
D`LBv,n  
原有 KG'i#(u[  
21 b76 1 一句 v=N?(6T  
王沂甫并不记为 y"JR kJ  
65 43 5 hk~/W}sI  
而改为 A8Ju+  
65 42 5即 y"q aa  
21 b75 1 )Z/"P\qo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8I l+0  
lgOAc,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wDE!H7  
是不一定看得出 fM;,9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9'^T.J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L|'^P3#7`  
7N9NeSH  
丁教授也说 V"4Z9Qg}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I/dy^5@F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J$3g3%t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Q;j@yx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nYyhQX~]B  
w"^h<]b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V!a<w4_  
其思维方式 Pv'Q3O2<I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bx3Q$|M?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n"(!v7YNp  
TLdlPBnr8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pG  
但真的假不了 3"y 6|e/5  
假的真不了 q\Y4vWg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xl\Kj2^  
是终会被揭开的 UD.b b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p-[WpY3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x)::^'74  
不能继续任令 R+M&\ 5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ukWn@q*  
U[C4!k:0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tq3_az ~1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LIZB!S@V\  
是应完全复元 ||Zup\QB  
还是容许校刊 sl]< A[jR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oLV,O|s|j  
@tH9$J*Y<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Gnkar[oa&  
应加以校刊的  $GJT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0xB2  
笔误必然很多 HxG8 'G  
-R`{]7V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h|qJ{tUWc$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7B}hZ^)W  
显然不是笔误的 _[2@2q0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a7~P0$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UD:zUT)F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oh9 ;_~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vi,hWz8WB  
<神奇秘谱>的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Aedf (L7\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YefNX6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WK>F0xMs1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L:G#>  
,EB}IG ]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 9Gn/-V>  
应加以注名 j_Szw w-  
并说明理由 -pu5O 9 @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t~|7O:  
--------------------------------------------------- cr1x CPJj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qlO}=b/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zRw-q3B  
是用.tml写的 *G19fJ[5  
不但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ks4`h>i  
且并不规范 ^Bx[%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VgGjZ-H  
非常原始 Y2H-D{a27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6}4})B2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hxG!o?O  
CXlbtpK2k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83B10OQ&L  
是可以译谱的 pO` KtagL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d!,t_jM0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b^1QyX^?:  
@+u>rS|IB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2B,O/3y  
也没上过网站 F-yY(b]$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c3vb~l)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D|;O9iks#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I.<c{4K5  
比较感兴趣 aB]0?C y9(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66xO9s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P6:C/B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f9De!"*&  
来表示节奏吧 5~*)3z^V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7;'33Bm*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AYts &+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3Pbu i  
,erw(7}'.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7{;it uqX  
)Z}AhX  
这次会议的名称 8H!QekQZ]\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KLXrr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4~`bT9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lPTx] =G  
像我这样 ym%UuC3^w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 Z\:Nx  
可说是绝无仅有 h!EA;2yGKa  
)g0fN+Mb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f[^f/jGm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r,\0Wm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2QfN.<[-  
但要是不弹的话 %Sr+D{B  
可就更好了 oaoTd$/5  
]R__$fl`8  
茍依我之愚见 !gsvF\XDM  
此次会议中 >[}oH2oi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xUo6~9s7  
可还真是不少 G-aR%]7$g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mDB  
则其琴艺若何 jwZ,_CK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XKe$fsa~?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 W94s~0V  
^t;z;.g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o5 L^  
当是这次会议中 aB9!}3@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o96C^y{~S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NTg@UT <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kxn&f(5  
且都相当激动 wVf~FssN  
CD|[PkjW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wH+\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HgI!q<)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cnv>&6a)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lJ;|kx$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ccD+AGM.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n^{v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S{@}ECla  
代其强解为 ._mep\#.: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TCtZ2 <'  
所以才”性冲动”! XX6Z|Y5.  
UX 1 )((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P]_d;\ !"v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Sr;hAJ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4%vZz  
K2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o2 14V\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wX$:NOO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a?c&#Jl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TJ|Jv8j<s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0#q=-M/?`  
也就是说  N;7/C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8:0x?X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nwRltK  
"q@m6fs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 RSZ.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1e{\XW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Tkbao D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prp8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NFK`,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pc9uvmIJ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APQq F/  
这与他的激动 =OVDJ0ozZ  
有无关联呢? NkE0S`Xf  
YO6BzS/~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VJh8`PVX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cNs'GfD}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3v&+Jrf6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T*yH ~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92+8zX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U, 6iT  
那就成为<春恨>了! 4E'9;tA3l  
YIU3}sJ!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2_o#Gx'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wb-yAQ8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7#D,2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s}D>.9  
则集全国之力 eRauyL"Q+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H=r-f@EOrI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ZA=9v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7o#Ve  
.8hI ad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2h E(h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xNP_>Qa~  
这与十亿人民 7ubz7*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p7?  
有何区别呢? &y[NC AeA  
K%(y<%Xp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xo:kT)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5{Cz!ut;tE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v"@,VP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md!6@)S-p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O 4 !$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_GOSqu!3Y  
就完全缺乏意义! %|Ps|iV  
hbjAxioA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3Ob.OwA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c/{FDN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s6H'}[E<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H 2'L$  
K %^n.  
我个人以为 Zed Fhm  
这些名家们 )Q)qz$h@  
无论多么努力 OWd'z1Yl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tAX* CMW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7>JYwU{  
借用众力来完成 3} A$+PX  
而节奏部份 &)eg3P)7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K*6"c.D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w =^.ICyb@  
/--p#Gh'  
渖阳凌瑞兰老师 >}5?`.K~Q*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n|`3d~9$&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c :R?da  
是本次会议中 "4j~2{{ F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Jh[0xb  
但正如意料之中 %H{p&ms  
保守的琴界 ?J[3_!"t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t [QD#;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xO$P C,  
就更难以指望了 |WS)KR !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Xtp8 ^4Va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KKeMi@N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LyD  
\P\Z<z7jy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d$-:l ,w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qnm_#!&uHT  
真正是琴瑟合鸣 R>' %}|v/  
可惜箫声不大 voWH.[n^_  
]@q%dsz  
张铜霞的演出 Tt;F-  
曲目简单 QFh1sb)]d)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 bAn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v=`yfCX-qX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M5xJ_yjG  
V\~.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LQ0/oYmNc  
表现不疾不徐 ^aFm6HS1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36x'Dn ?  
*Cy54Z#  
多位琴家之女 MNT~[Z9L5G  
不但能克绍箕裘 u\R?(G&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_03?XUKV  
实是琴界之福 Cu"Cpt[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t?B)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x)5}:b1B=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_[b,  
我就不再多说了 5/H,UL  
jX53 owZ  
有些前辈 $KHm5*;nd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0D-`>_  
以学者身份 xn8K OwX%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CB@7XUR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M  .#}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qT O6I5u  
实无必要 ~zp8%lEe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lU WXXuO]  
故唐健垣就指出 [B0 BHJ~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37AVk`a  
^:nc'C gP  
值得一提的是 8\"<t/_ W  
一位老外的演出 XTol|a=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D0. )%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OATdmHW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U 'jt'(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h5:b`fDF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1/_g36\l$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TS<d?: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Aoa8Q E   
大不以为然 N(/)e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a?<):S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gesbt  
否则就不够厚道 O"m7r ds  
非琴人风范 .hTqZvDa  
_0/unJl`  
6W1GvM\e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tjdPi a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x`CjFaE~F  
村内有一小湖 b F=MQ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m%uSSx#  
环境清幽 8-$t7bV5  
"CJVtO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_\!]MV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UBvp3 2p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m/e|_4;y  
]TV_ p[L0B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b UG,~\Z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4x{Wa]  
上下午休息时间 ^@fD{]I  
都有餐点供应 z2=bbm:  
=C\Tl-$\f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H R>Y?B{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h$S#fY8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PK\ZRl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y<8gpM  
而正式代表们 oOFTQB_6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d\z6Ob"t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FaHOutP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shpRB;1  
这样的规模 dab]>% M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bzN[*X|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k zKQ~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Waa zk[@O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XcR=4q|7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blc?[ [,!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X+vKY  
;$p!dI\-Q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qBc;u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K.tNV{OL  
与赠送印章制作纸善一样 Pwh}hG1s a  
都是很好的设计 Mw[3711v  
8NN+Z<  
会议中的缺点 rxCzPF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z 4u&#.bU  
二是讨论者 hA=uoe\  
都不以提问为主 S zo'[/ [R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RQ+,7Ir  
占了保贵的时间  F/Goq`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qn=BP I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m]l -Re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o |$D|E  
成绩多属优异 V"Q\7,_k.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Ii! tm3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S}/2]* 1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A_:`MAZ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q'D Ts9Bj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Z0gtliJ@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Ds1h18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L*z=!Dpo  
Z)!8a$M~  
以主持会议而论 fRp]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CS^6$VL7e  
但一般国人 =NB[jQ :(  
多不闇此道 *>fr'jj1$  
对他就不无微词 84ij4ZYe  
'/ Aq2  
程序安排上 TrI+F+;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emSq{A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Rv1W&s&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h5?^MRZS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E@}F^0c  
恐也令人难奈吧! K3&xe(  
*V>?m6y/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F:j@JMpQ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osC?2.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7iRV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r$jWjb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w9}O2lL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E@VQxB7+  
(s8b?Ol/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Xt G9A>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2mLZ4 r>WE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Bdo{zv&A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41 F;X{Br  
方落成不久 |)x7qy`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Ek +R  
s$Vl">9#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Ni~IY# '  
也位在常熟 zs$r>rlO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QM,#:m1o  
翁家两代为帝师 8/e-?2l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4uF.kz-cg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i@S}LwL  
其宅第原有七重 Dfs^W{YA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O'LE&kQ|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lObqs*?>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2|pTw5z~  
并未全部开放 -wU]L5uP  
dT| XcVKg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 q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s-p)^B  
也是常熟人 7# AIX],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vQWmHv\P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fCt|8,-H  
虞山琴社副社长朱晞是本次会议的主办人之一 Ai/X*y:[?  
但目前只有三十多岁 Xhe& "rM  
真是青年才俊 ljFq;!I5  
@SX%q&-  
琴社位于公园的一个角落内 *)m:u:   
占地不大 .}faWzRH9  
公园内有碑墙及亭阁无数 {FI zoR"  
游人不多 ?N kKDvv  
倒是有人泡茶打麻将 N'{[BA(eE  
显得十分悠闲 %H{pU:[5*  
方塔公园么 xHgC':l(0  
公园内当然是有一座方塔啰 =\Q< TY  
方塔高九层 Pps$=`  
上塔参观要买十元的门票一张 /x3*oO1  
既无电梯 OG$n C  
就算是免费参观吧 Q2 q~m8(  
愿上塔参观的人 0O3O^ 0  
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TY8gB!^  
D e&,^"%  
会议主办单位安排的旅游点 WD5J2EePT  
分为周庄与无锡两处  ETZf  
我在台湾已久闻周庄之盛名 7F<{ Qn  
故参加了周庄这一团 IQ&PPC  
T//xxH]w-  
周庄民居皆在人造河(沟?)两边 $6Ma{rC|  
以河为路以船为车 Y?^liI`#  
两岸杨柳拱桥无数 {Y~>&B5  
故有小苏州之号 p)biOG  
"FHJ_$!  
原来交通很不方便 ZRMim6a4X  
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式样 h'y"`k -  
经开发后 Wf c/?{  
观光旅游收入年逾四亿人民币 6_mi9_w  
且还在不断成长中 i'f w>-0  
&'6/H/J  
在周庄搭船游览时 cSL6V2F  
船娘是可以为游客唱歌的 3.W[]zH/u  
(那不就似威尼斯的船歌么!) ^0]0ss;##R  
最常唱的就是<无锡小调> ; Y/nS  
据说最早划船唱歌娱客的船娘 #]h X ."b2  
目前仍营此业 )KZMRAT-  
后来跟进的人都是学她的 %q5dV<X'c  
我在大陆且亲自在电视中看见记者访问她 |5u~L#P  
现在撑船的也有男人 fHiL%]z  
唱的就属滩黄淮剧之类 ElO|6kOBYG  
我也亲自当场耳闻到 ?G`m;S  
_E '?U  
陆路上也有二三成群的村妇 CL0 lMZ  
带着笠帽穿着村姑庄 -A#p22D,5  
当街拦客演唱 kcS7)"/ zC  
神情欢乐自在,有歌有舞 /2Izj/Q  
有点像是扭秧歌 ?LMQz=  
rHKO13WF  
我与丁承运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 461g7R%r  
就有三个歌者拿着歌本 8 063LWV  
有说有笑的来问我们 Y0(4]X \ey  
“要不要唱歌” L{/% "2>  
丁承运就唱了两句给她们听 LR=Ji7  
引得她们与旁观者们哈哈大笑 E{ /, b)  
/LFuf`bXV  
周庄最有名的特产当是万三蹄 bM?gAY]mB8  
入口即化故可以骨代刀 r<!hEWO>v  
且色泽光鲜 .\_):j*  
家家把煮熟的猪蹄呈列在店前 |z)s9B;:#i  
若销路不好 (d4btcg  
恐难以长期维持吧 B*tYp  
卖不完的蹄能怎么处理呢? ,I"T9k-^  
我相信这些猪蹄 !!\}-r^y%  
有些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_?e.}K  
所以销不完的 vW?\bH7}I  
可以由其统一收回重制(所以才能这么烂) q,Gymh;  
或改为真空包装 fkI 5~Y|  
s{b\\$Rb  
手工艺品中较特出的是一种玻璃内画 m%0 -3c(  
由一个透明的圆形器皿(如鼻烟壶)小孔中 ;6/WjUDw<|  
伸入钩状的小画笔 O2fq9%lk  
在其内面作画 Vh~hfj"  
由外界看来就有放大的作用 [IAUJ09>I  
小葫芦形的只要三块钱 $0$sM/%  
其余圆形,扇形,鼻烟壶形…..的 NP;W=A F  
也只在数十到数百元之间 hs7!S+[.$$  
店内且多有年青女子当店作画 Wt/;iq"  
依余之见 xn*$Ty+  
大家的店面货色与价钱既都类同 `D;*.zrA  
这销路好坏么 j(%N.f6  
就完全决定在这些女子的姿色与行销技术(也就是演技啦!)啰 G*IP?c>=  
我就因为欣赏某店的美梅(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gqS9{K(f  
买了一推玻璃内画来回国作礼品送人 'K4FS(q  
hywcj\[  
用毛线织的拖鞋 ^QNc!{`  
一双只要十块钱 =~ Uhr6Q  
卖者多数也当街织制 )Qb,zS6  
并会告诉您 i~h@}0WR"  
她一天只能织一两双 :)1"yo\  
总之对你非常便宜 q-!H7o  
对她又很不实惠啦 >'4A[$$4mM  
uZ6krI  
摆摊贩的会搓弄一个有两个把手的铜制聚宝盆 ;<Q%d~$xy}  
里面的水会因激荡喷得老高 ~N!HxQ  
但一定要双手同时搓弄  GK/Po51  
单手搓弄并无此效应产生 @1CXc"IgA  
这玩意既是叫卖的工具 C*mVM!D);!  
恐怕是不会卖的 *}\M!u{J  
再者它是金属制的必然颇重 M v6 ^('  
且海关不一定会准许观光客带出国吧 l.@1]4.  
我就没有冒昧的问她们 %o8o~B|{.U  
要多少钱才肯割爱 K/W=r  
uHU@j(&c  
江南的料理 s|p I`  
相当重用豆腐类的制品 8m") )i-  
除了面筋(面巾),烤麸…. %j tUbBN  
这些立体的素食豆腐类制品之外 w0!$ow.l  
皮状的就有豆腐皮,百页,腐竹,….等多种 w(@r-2D"  
台北是有的 Jk*cuf `rq  
我所住的台中县就不都有了 @` KYgjjH  
常熟的豆腐乳中 _:Qh1 &h  
有一种外包菜叶的颇为特殊 krfXvQJwJ  
但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方乳 .D W>c}1  
非常细致又不会太咸 ;TL.QN/l  
ZA="Dac  
前年我在天津参加律学会议时 LGt>=|=bj  
餐食多为牛羊肉 BAQ-1kSz  
且连吃了十餐蕃茄蛋花汤 h'"m,(a   
这次的江南料理 6U{A6hH]  
就有很多蔬菜料理 D|q~n)TW5  
且不但花样极多 X%b1KG|#(  
而且常有变化 >[ B.y  
9[/0  
渡假村的对面有一个观光葡萄园 z>N[veX%  
所产葡萄又圆又大 JY  
水份多而甜 2|;|C8C  
一斤只要两块钱 DMUirA;  
梨子无论绿皮褐皮的也只要两块钱一斤 7I;kh`H$(f  
像台湾土产的这种褐皮梨 ^Wld6:L{I  
大陆所产者毫无渣子 IQJ"B6U)  
比较特殊而台湾没有的 '?C6P5fm  
是一种海棠果 7Bj,{9^aJ  
黄皮如大汤圆般大 M hN;GMH  
肉质类如苹果 x)C}  
但涩而酸 G[KjK$.Ts?  
我吃了一口 D1rVgM  
就整斤丢掉了 kG D_w  
,)`_?^ \$f  
买了一双人造革鞋十五元 HJ&P[zV^  
但胶带却要十块钱一卷 cUq]PC$|  
E`TZ:W]r,  
会场上有一深圳乐厂 zA5nr`  
推销一种调音机 p{Q6g>?[  
可兼节拍机,闹钟,马表,手表用 Um+_ S@h  
只要120元 F;Q,cg M  
我买了一些来送人 M|blg!j;  
但陈庆灿说 _r-LX"  
台湾国乐界都用眼睛而不用耳朵调音 L3{(B u  
而这个调音机恰缺这项功能 %O`@}Tg  
所以这种调音机在台湾不会有其销路 ?I?G+(bq  
若然则是实然而非应然吧! HTh? &u\QG  
EL~$7 J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 h,{Q%sqO  
看到有一种南胡 ZxvH1qx8  
只要185元一枝 YF{MXK}  
还价后以150元成交 C&z!="hMhR  
后来到上海民乐厂看到 ZN8j})lE  
竟还有110元及60元的南胡卖喔! 4A J]qu  
g@#he95 }  
有一位云南白族的老兄 r~,y3L6ic  
拿了一枝弓笛来私下展示 ox&5} &\  
一枝五千人民币 8~(xi<"e  
号称可以吹三个八度 R&cT Md  
(且有录音带及书谱为证!?) bqbG+ g  
但并未量产所以只能预定 jf3Zy :*K  
惟我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Y9.IH"  
他也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8Qg{@#Wr  
不过他仍坚持 xJ3C^b%H  
我吹不出来他吹不出来 8xB-cE  
并不能证明 jC&fnt,O  
所有的人都吹不出来 4vg3F(   
我问他能吹三个八度的原理何在 m4m-JD|v  
他说不能告诉我 Q:q0C  +T  
又问他笛身何以要弯成弓形 SrKitSG  
他也说不能告诉我 k'iiRRM  
我私下问别人 %DSr@IX  
他这项所谓发明可信么? #}#m\=0  
有一个人说 }T[ @G6#  
他是吹牛大王 O?OAXPK2  
另一个人说 m%L!eR  
他已近乎神经错乱了 .,u>WIUxj  
我知道发明家都可能会有点儿与众不同 hJM& rM7  
但给人的印象到此地步 m]?Z_*1  
倒也少见吧!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