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wy.TN ="H`V V_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qe#tj/aZ rs[T=C Q 全国第四届
古琴打谱会暨国际
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hi(;;C9 M|h3Wt~7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1CZgb 距今已18年了
$h"\N$iSq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u@d~`-n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PC8Q"O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8TKnL\aar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5k]]clP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hn@08t G 兹简略介绍如下:
q3!bky\ q<|AZ2Ai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90rol~M&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eN8Dl1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mq.`X:e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Btn?N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T!#GW/?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bAqA1y3=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Ai@$tl[S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r l%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2%m BK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Zu[su>\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W{+2/P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ES7s1O$#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Yj49t_$b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c!lS<z 姚公白/(姚丙炎子)
k4;7<j$ir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U8?mc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6 f3F?y7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f$$ /H>MJ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g!|kp?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kh~a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0{D'n@veP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KZE,bi:~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yZ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wP@(?z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wi=v}R_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6bC3O4Rw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gwMNYMI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2[W&s&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fSG'\h>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ZY+qA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8nV+e~-w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b4kgFA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24eLB?H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XRi8Gpg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d$!RZHo10V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kDxFloK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NXrlk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_Fl9>C"u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rEWb"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09,"<@k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L="}ErmK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Y$_B1_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bWG!ZG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Aqtew+A&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f98#43 金治中/昆明
/J;Kn]5e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m<Sz5Gp#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U9"wvg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Ctwl,T 韩国:贾瑀铉
ON(kt3.h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f
;n3&e0eC 美国:唐世璋
wmLs/:~ li.;IWb0+) #_p\Ie*rd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 q8ASYNc UCj ld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nNn:-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7eV/3 经实际按弹
NBGH_6DROw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2K^bh8& (jE9XxQY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sXPe/fWo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e 4/p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ioEIs g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G+JV~Jw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rx|pOz,: R\[e!g*I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
琴谱出版品
%'pgGC"| 往往在曲名右侧
9yP;@y*d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rey!{3U 所以打谱的重点
3!]rmZ-W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iH@UTE ;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 Sz}`+E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Xr.'(U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Gd85kY@w7 不懂琴调
@j/a=4o[ 是绝无法打谱的
Dlvz) gPPkT"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M/%+l 定弦既完全相同
k<?b(&`J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ww1[rCh\+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i/Zd8+.n$ K$=zi}J W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e6#lFQqK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wibNQ`4k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H~64/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Q=$2c[Uk (柳琴兄曾说
|sE'XT4ag 用音既一样
;2QP7PrSY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ERz\`d~Y;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pCTN P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tCt#%7J;a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g?T~v7 &oMh]Z*: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p`qgrI`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5{,<j\#L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kAUymds;O H Pz+Dm 我在与会前
sW\!hW1*x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4+<<(B=E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w7L)'9 所以在会议中
dR]m8mdqc1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XH^~i;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G3T]`Atf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xLhZ\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a3hD 9\(|
D# 我认为这个问题
a%0EiU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1'8YkhQ2a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VIf.q)_k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UI8tV ?S=mybp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qHsA1<wg 唐世璋认为
X:{!n({r=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C0Z=~Q%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WcGS9`m/ I&5!=kR 吴文光的意见
{'H(g[k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ns4,@C$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om>KU$g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jPkn[W#
6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Y'X%Aw;` \9EjClfo 若然,
j?QDR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4 ;`^]F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w0unS`\4 Fsg*FH7J 丁承运的意见
jebx40TA3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wMN]~|z> 且颇为特出
^iYj[~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m>81-0 又有根有据
R4d=S4i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LY8D<:zs (QB2T2x 他说:
,a?
oaPH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
;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6Kz,{F@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
J3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lp8v0e4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K*d Cc}:`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fc>L K7M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BY*8ri^u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A3*!"3nU 那就是:
>yDZw!C 宫调以宫为宫
j'K/22 征调以征为宫
8 Fbo3 商调以商为宫
_)-o1`*- 羽调以羽为宫
_@/8gPT*i 角调以角为宫
q5S9C%b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k9F=8q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xgtR6E^k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Znv,9-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Z4et'Lo 就曾指出
8q7b_Pq1U 征调应称为商调
,hmL/K0"(5 商调应称为征调
!}$$: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OPArht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Tj/ Qx 08{@rOr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hE-M$LmN@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cB&:z)i4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w4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