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286阅读
  • 0回复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4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lpm JLH.F  
iiC!|`k"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8e2?tmWM  
,r^"#C0J}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R&H &1  
S#l5y%&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wkb$^mU  
距今已18年了 #&8rcu;/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6q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8Q)2*>0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P'$ `'J]j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z`3( ,V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cD uhK"U}  
兹简略介绍如下: i$^ZTb^  
Wf26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B[o`k]]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7 )"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q. ),F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 |U@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L0#O(L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X*oS&-M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N.jB#nEb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l[Rh1z`;+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N#z~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27Emm c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o7}]k7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1vevEa$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e@_vY@OH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dcfe_EuT  
姚公白/(姚丙炎子) RHY4P4B<v>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E6MA?Ax&=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e+.j[;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N{Qxq>6 G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zGlZ!t: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wdas1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3iX?~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F -gE<<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_BkY%a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1KE:[YQ1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b[ w;i]2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qUJ aeQ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MxSd(T =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rZ03x\2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BlC<`2S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HrJ/4%:&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5/0j}_pP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8y2+&#$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xi({{L*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2N [=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qQiA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Yl^mAS[w&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DXR:1w[^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c-4STPNQi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nv/[I,nw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4=<*Vd`p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Y nmuZ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j<yiNHC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iThSt72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S?0$?w?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q6d~V] 4:  
金治中/昆明 ,_ 2x{0w:>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6g:|*w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MgMD\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42C<1@>zO  
韩国:贾瑀铉 <i. a pBH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Y3U9:VB  
美国:唐世璋 P:xT0gtt  
n# 7Pr/*0  
D-p.kA3MJ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e@<?zS6  
KOSM]c\H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7(a2L&k^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LNEiUN  
经实际按弹 "&+3#D >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0y#Ih {L  
g_.^O$}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zw@'vncc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f+: <=i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A;X=bj _&a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M[]A2'fS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C|  
Sv[5NZn0&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琴谱出版品 3lxc4@Zmd  
往往在曲名右侧 ]+ Ixi o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ZCn8m:-+  
所以打谱的重点 KLWDo%%u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o*S"KX $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Sm{>rR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r. >N\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R{hf9R,  
不懂琴调 OjE` 1h\  
是绝无法打谱的 Gu0 ,)jy\  
_=XX~^I,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aAt>QxGQW  
定弦既完全相同 ",qU,0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3251Vq %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b{7E;KyY,  
0#p/A^\#7M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tln37vq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s][24)99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s5N[uK^m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UUdz_i!:  
(柳琴兄曾说 Z}6^ve  
用音既一样 olux6RP[B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fz_nsVD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dFXc/VH')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qdD)e$XW,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n~IVNB*  
V*[b} Xew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aK?cP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rS XzBi{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g!p>m!Z  
'fd1Pj9~$  
我在与会前 es:2M |#O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GIwh@4;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8(U{2B8>\%  
所以在会议中 K95;rd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  NV#U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c,\i"=!$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eq</5q D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5z$,6T  
, \)a_@@k  
我认为这个问题 P\2M[Gu(Q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9"{W,'r&d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Q 9F)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t#]2<d*  
?uLeFD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cQN sL  
唐世璋认为 aBuoHdg;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J;Rv ~<7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 +K?  
)u:Q) %$t  
吴文光的意见 3(E $I5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 I}: !Z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dB-r&4;+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IZ,oM!Y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rNUAj9Z  
q>!L6h5]t  
若然, %|W.^q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d<W`%[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V >-b`e  
r),PtI0X  
丁承运的意见 "\%On >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RzKb{> ;A  
且颇为特出 NPnHH:\;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1`0#HSO  
又有根有据 gxNL_(A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K qc Hb  
6 ,ANNj  
他说: _u0$,Y?&|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22hSove.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Ka!I`Yf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jMKC8uz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T@`hk`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C)-^<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S^I,Iz+`S'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NGK@Yk22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Nh?| RE0t  
那就是: ~"x5U{K48S  
宫调以宫为宫 |s+0~$O;  
征调以征为宫 U\@A _ B  
商调以商为宫 I,@r5tK o  
羽调以羽为宫 UPU+ver  
角调以角为宫 4<,|*hAT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ChrY"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E$s/]wnr[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zt24qTKL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M)-6T{[IT  
就曾指出 ^Mkk@F&1  
征调应称为商调 alMYk  
商调应称为征调 Njc%_&r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Qq& W3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IXLO>>`  
XUMX*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z`Wt%tL(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C]u',9,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R6;Phdh<>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E<74e i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KSoq/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Sg&0Wj+#j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6c4&VW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LwqC ~N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 $*IzL~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B:TR2G9UT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HDI \LD<  
当是同一道理吧!) NR%Y+8^M  
f7urJ'!V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iO w3MfO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cV K7  
我很愿意试证之 gwkb!#A  
unl1*4e+  
不过 4Aes#{R3v  
话说在前面 kK>Xrj6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Q < AwP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5X.ebd;PT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V] ]: eR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V G/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FvWFRh#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id'=S  
Ue:z1p;g  
譬如燕乐的羽调 q(o/yx{bm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B -q@D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R"Liz3Vl%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YB))S!;Ok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vV$]/wBF  
AbwbAm+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NRH9l>B7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od<b!4k~s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zR6siAV9  
5 42 5 16 5 65 4 >>Ar$  
'Ye v} QM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I`RBj`IF  
2 16 2 53 2 32 1 FwAKP>6*  
P@}Pk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or*HC&c7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D0G-5}s`  
6 53 6 27 6 76 5 le)DgIT>=  
AnsjmR:Jv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ucIH@U{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Ce8L&cU  
1 b75 1 42 1 21 b7 ihe(F7\U  
VaZn{z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CJknJn3m&  
无疑是上四者中 qNgd33u1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gT+Bhr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i%Z2wP.o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O>y'Nqz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MxXW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k8nLo.O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V~MiO.B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8ovM\9qT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8B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jn%kG ~]'Q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V3N0Og3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q0mOG^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iKj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4'pS*v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lxD}DH=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u0)7i.!M  
于宋元后失传了 [U =Uo*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fIC9WbiH-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XOX@UH d  
把  1 2b3 4 5 6b7 1 Z,7R;,qX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m*0,s  
与现代有些曲谱 Yj(4&&Q  
把粤曲的乙凡调 r`\A nT?  
1 2  4 5   b7 1 ^H'a4G3  
改记为低二度调 '(+<UpG_Q}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h[tix:  
X&m'.PA  
但我要这样说: /?-7Fg+,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VxWj}+]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1{Ep`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V}w;Y?] J  
绝少只有五音者 ?kw&=T !  
4 {GU6v)f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c[n\)U[aa  
1 2 (3)4 5  (6)b7 1 Y$8JM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U!St@  
2 3 (#4)5 6  (7)1 2 R>@uY( >dJ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6"  
就要转调三次 VObrlOkp  
且不但宫位不同 ( n{wg(R  
音阶也都不同! XEM'}+d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LTBt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kam cA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R\Z: n*  
!G5a*8]  
再以<锈金匾>为例 yR~-k?7b  
原曲原有 ;,'igdold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7Du1RuxP  
都并不被记为 `BFIC7a  
3#43 23 6 65 35 32 1  ~3h-jK?  
而被改为 ~`#-d ^s:  
36  23 6 …………. g&/p*c_  
)QiQn=Ce  
原有 ;!@EixN-YH  
21 b76 1 一句 Mn:/1eY  
王沂甫并不记为 #%3rTU  
65 43 5 U!w1AY|  
而改为 \a^,sV  
65 42 5即 C.  MoKa3  
21 b75 1 5 LP?Ij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Wo$%9!W  
'BMy8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cp Ear  
是不一定看得出 "I- w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o`,Qku k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O{z}8&oR:  
HG >j5  
丁教授也说 $gle8Z-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r}_c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u0`o A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VzS&`d.h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9?T{}| ?  
_A_ A$N~9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7\ SUr9[  
其思维方式 [f~N_G6I^o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gieJ}Bv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Kl`VP=c  
^,Ydr~|T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h( QYxI,|  
但真的假不了 9~IQw#<  
假的真不了 #b0{#^S: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dP{Gh  
是终会被揭开的 [p r"ZQ]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MR?6n*k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4IdT'  
不能继续任令 v0*N)eqDGd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i=FQGWAUu  
N@o?b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y? (2U6c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Y]aW)u  
是应完全复元 {1 J&xoV"  
还是容许校刊 G`=r^$.3WB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p^m5`{1]x  
+0z 7KO%^^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v*8_El  
应加以校刊的 u<ySd?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B *}^g  
笔误必然很多 \6|/RFT  
C"T1MTB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M<?Q4a'Q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e=qQ%P5)  
显然不是笔误的 IputF<p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4o$}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Pj#'}ru!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_.:+H!@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Zc& &[g  
<神奇秘谱>的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or ;f&![w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s0UFym 8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6b>='!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em@EDMvI  
u?+bW-D'd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XdEPbD-  
应加以注名  Fnx`Ri  
并说明理由 f6<g3Q7Mu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W83ByP  
--------------------------------------------------- T".]m7!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t-%Q`V=[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Q'apG)0I  
是用.tml写的 -7>)i  
不但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n;XWMY  
且并不规范 {0\,0*^p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43yb_B(  
非常原始 r4_eTrC,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QKf7 [: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n7l'}o?+  
&7?R+ZGo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u9-nt}hGYM  
是可以译谱的   \J^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OV CR0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Tn-C>=tR~%  
aiCFH_H4;L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1pp -=$k  
也没上过网站 C2e.2)y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w&&2H8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FXKF\1`( H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C%1a&_l  
比较感兴趣 8Q`WB0E<|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5R MS(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m,LG=s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sE(HZR1  
来表示节奏吧 Zwt;d5U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01a-{&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4NVV5_K a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k5t  
@* 1U{`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u)z{.z'H/  
zQy"m-Q  
这次会议的名称 >v;8~pgO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beY=g7|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YL^=t^ !4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I.|5g  
像我这样 6V9doP]i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z(RL<N%  
可说是绝无仅有 n ?[/ufl  
VUU]Pu &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 DG)g3#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GDaN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9fs  
但要是不弹的话 }|)R   
可就更好了 k ^'f[|}  
S|AM9*k9  
茍依我之愚见 s)A<=)w/e  
此次会议中 qgt[~i*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YP#M |  
可还真是不少 5R$G(Ap_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rQuBi# 1f  
则其琴艺若何 H2gj=krK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Kz8:UG(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Byj}^;1  
b}ODWdJ1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php6$|  
当是这次会议中 1xyU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UQ Co}vM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rRO@18dA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VDD?M  
且都相当激动 @=S}=cl  
zkM"cb13q/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E&$_`m;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X >=l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C=Fzu&N}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q*jNH\|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eS/B24;*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4LFG\s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9D\4n  
代其强解为 G>qZxy`c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AT Zhr. H  
所以才”性冲动”! d87vl13  
;|%dY{L-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rf+:=|/_3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A?5E2T1L%.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YEu1#N  
` D7C?M#j]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F7m?xy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t5k!W7C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1BO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5`/@N{e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4"sX+z9  
也就是说 l|`9:H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6Sj6i^"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n]/L"Q  
;.s l*q1A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0Y=![tO8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4o:hyh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VvbFp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I&9S;I$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2g{)AtK$#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GoGb4AM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dGfVZDsr]  
这与他的激动 z(uZF3  
有无关联呢? O^>jdl!TZ  
` >!n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Z[!d*O%R_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GnXNCeE`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7)rWw<mY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1iT\df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u|[$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33#. @[  
那就成为<春恨>了! >Y 1{rSk  
@xsP5je]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SZ![%)83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G46g#_6d>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B-.v0R`5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_;A $C(  
则集全国之力 u]^N&2UW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pZs T ^G[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_STB$cZ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5`!Z%>/  
}H4=HDO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fJ*:{48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3 vP(S IF  
这与十亿人民 iyZZ}M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r5&I? 0   
有何区别呢? Hk_y/97OO  
Sgb*tE)T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K.wG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z7.|fE)<6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pb60R|k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4Q=ftY<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0XwHP{XaO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38V3o`f  
就完全缺乏意义! .UCt|> $  
E{xVc;t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lor8@Qz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bh*[ , -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MN HT`Y^o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3b'tx!tFN  
$v.C0 x  
我个人以为 g o5]<4`r  
这些名家们 h 6G/O`:  
无论多么努力 R)?{]]v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SQsSa1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ln*icaDqf  
借用众力来完成 bok.j  
而节奏部份 +YOKA*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y< R=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PeX1wK%f  
+eQe%U  
渖阳凌瑞兰老师 fHrt+_Zn|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yDb'7(3-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Y/TlE?  
是本次会议中 gsar[gZ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FFhtj(hVgc  
但正如意料之中 1 "TVRb  
保守的琴界 .o%^'m"=D[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u/b7Z`yX}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y%`)lz~;  
就更难以指望了 ^da44Qqu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HWS:'1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q)4la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Ph&urxH@  
bo"%0 ?3n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IJOvnZ("A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B(k=oXDF  
真正是琴瑟合鸣 1:C:?ZC#c  
可惜箫声不大 JN/UUfj  
Yw3oJf&  
张铜霞的演出 :WGtR\tK  
曲目简单 c;f!!3&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r#PMy$7L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zHWSE7!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5OIc(YhYf  
80}+MWdo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g +;y  
表现不疾不徐 MOn,Db$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S&F  
 9DQ)cy  
多位琴家之女 TjWE_Bq]g  
不但能克绍箕裘 >t,M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Gz I~TWc+G  
实是琴界之福 vq*Q.0M+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uaw~r2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CDj~;$[B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BIB5  
我就不再多说了 E! /[gZ  
JE 5  
有些前辈 0oA{Jix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CPM7>  
以学者身份 h[KvhbD3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S|V4[ssB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MmPU7Nl%X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r(Z%j7  
实无必要 4PLk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9L0GLmLk1u  
故唐健垣就指出 f8 /'%$N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gC%G;-gm  
D(W,yq~7uY  
值得一提的是 %z]U LEYrZ  
一位老外的演出 4nfu6Dq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P;ZU-G4@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d 2r6%v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kB:Uu }(=N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m8Vdb"0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NE8 jC7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HysS_/t~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dhg~$CVO  
大不以为然 6\7nc FO3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Ue$T{;RoH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BC>=B@H0  
否则就不够厚道 .D,p@4  
非琴人风范 |rw%FM{F  
h!@|RW&}qX  
iO /XhSD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0X8t>#uF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a/Q$cOs  
村内有一小湖 Bm$"WbOq*R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z@|dzvjl Q  
环境清幽 ?,P3)&3g  
SEwku}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d9*hBm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FI`P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X"}I3 ba  
#v#<itfFH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S>G?Q_&}?D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WS-dS6Q}  
上下午休息时间 0|xIBg)  
都有餐点供应 p?[Tm*r  
"@@I!RwA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97:4.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z(N-h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c@[:V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WtQ8X|\`  
而正式代表们 4EI7W,y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gXT9 r' k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e:E0"<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Eh\NOc_O  
这样的规模 ?SQE5Z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HjvCujJ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T#%/s?_>.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_$NIp `d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F jR9B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_iKq~\v2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w&$d* E  
t- u VZ!`\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Ig+Dj{)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y4Z &@,_{  
与赠送印章制作纸善一样 H~eRT1  
都是很好的设计 3P~o"a>  
*b *G2f^  
会议中的缺点 2n><RZ/9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I +5)Jau^S  
二是讨论者 8 a!Rb-Q:  
都不以提问为主 uY_SU-v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I&?Qq k  
占了保贵的时间 H>Q%"|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99M@ cF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 7p lM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L1L=c;,  
成绩多属优异 bawJ$_O_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R_] {2~J+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WH ?}~u9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lPH%Do>K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K/m3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G)#$]diNuX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h'J|K^na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65 z"  
:(dHY  
以主持会议而论 sb:d>6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AIb2k  
但一般国人 rWys'uc  
多不闇此道 gK#mPcn^  
对他就不无微词 ^ PI5L  
o)6pA^+  
程序安排上 t$2_xX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gM>t0)mGK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M)*\a/6?{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l_{T4xToB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Jb H?  
恐也令人难奈吧! 7e7 M@8+4  
c,so`I3rI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Z UKf`m[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T@}|zDC#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5tJ,7Y'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rG?>ltxB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jA".r'D%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A,su;Q h  
d\e7,"L*Q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W{z.?$ SH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hLJM%on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u&G.4QQF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zd.~N"  
方落成不久 R [H+qr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_0+0#! J!  
%6 Q4yk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7\_o.(g#-  
也位在常熟 ^@P1 JNe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u4z&!MT}  
翁家两代为帝师 XxHx:mi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_j vk.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ly% F."v  
其宅第原有七重 l1ZY1#%j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umz;F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 ( r]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4 MR%--  
并未全部开放 - (#I3h;I  
\tx bhWN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Z, BC*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sGvIXD  
也是常熟人 IUR<.Y`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Li*eGlId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vVGDDDz/  
虞山琴社副社长朱晞是本次会议的主办人之一 &`b "a!  
但目前只有三十多岁 =to=8H-  
真是青年才俊 gTRF^knrY  
Y`+=p@2O2o  
琴社位于公园的一个角落内 5J8r8` t  
占地不大 'mI'dG  
公园内有碑墙及亭阁无数 fEB7j-t  
游人不多 =b;>?dP  
倒是有人泡茶打麻将 [c_|ob]  
显得十分悠闲 !+u"3;%h  
方塔公园么 zf3v5Hk  
公园内当然是有一座方塔啰 (}.@b|s  
方塔高九层 1[_mEtM:]B  
上塔参观要买十元的门票一张 AM=z`0so  
既无电梯 e1//4H::t  
就算是免费参观吧 oJ#,XMKga  
愿上塔参观的人 Kn+S,1r  
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rt JtK6t  
:Xc@3gF  
会议主办单位安排的旅游点 ]weoTn:  
分为周庄与无锡两处 {M,,npl  
我在台湾已久闻周庄之盛名 tx?dIy;  
故参加了周庄这一团 zByT$P-  
l & Dxg  
周庄民居皆在人造河(沟?)两边 >-&R47G  
以河为路以船为车 k X {0y  
两岸杨柳拱桥无数 kd"N 29  
故有小苏州之号 iy""(c  
?UM*Xah  
原来交通很不方便 ,C3,TkA]  
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式样 ;lYHQQd!,  
经开发后 JNcYJ[wqv  
观光旅游收入年逾四亿人民币 "~TA SX_?  
且还在不断成长中 Q)"A-"y  
QMv@:Eo  
在周庄搭船游览时 <dyewy*.L  
船娘是可以为游客唱歌的 U%0Ty|$Y   
(那不就似威尼斯的船歌么!) tabT0  
最常唱的就是<无锡小调> E2)h ?cs  
据说最早划船唱歌娱客的船娘 S/;bU :  
目前仍营此业 8[6o (  
后来跟进的人都是学她的 9Fn\FYUq  
我在大陆且亲自在电视中看见记者访问她 zB yqD$  
现在撑船的也有男人 JTi!Xu5Jq  
唱的就属滩黄淮剧之类 SkU9ON   
我也亲自当场耳闻到 (a9d/3M  
8p[)MiC5W^  
陆路上也有二三成群的村妇 ETs>`#`6o  
带着笠帽穿着村姑庄 TLehdZ>^  
当街拦客演唱 1;<R#>&,*  
神情欢乐自在,有歌有舞 s/089jlc  
有点像是扭秧歌 mf'V)  
#^+DL]*l  
我与丁承运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 26CS6(sn  
就有三个歌者拿着歌本 ~  T>U  
有说有笑的来问我们 fNGZo  
“要不要唱歌” OtFh,}E  
丁承运就唱了两句给她们听 iQ{G(^sZN  
引得她们与旁观者们哈哈大笑 &/,|+U[  
ctcS:<r/3@  
周庄最有名的特产当是万三蹄 r'gOVi4t1*  
入口即化故可以骨代刀 .k,YlFvj  
且色泽光鲜 qZ@s#UiB  
家家把煮熟的猪蹄呈列在店前 UA|u U5Q  
若销路不好 9mZ  
恐难以长期维持吧 |7x\m t  
卖不完的蹄能怎么处理呢? FVh U^  
我相信这些猪蹄 !?Wp+e6  
有些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1SUU F\.  
所以销不完的 KZPEG!-5  
可以由其统一收回重制(所以才能这么烂) U*.0XNKp{  
或改为真空包装 \d::l{VB  
/dnCwFXf  
手工艺品中较特出的是一种玻璃内画 s&'QN=A  
由一个透明的圆形器皿(如鼻烟壶)小孔中 }1IpON  
伸入钩状的小画笔 ;# Q%j%J  
在其内面作画 1;VHM'  
由外界看来就有放大的作用 LdJYE;k Ju  
小葫芦形的只要三块钱 ^pHq66d%Z  
其余圆形,扇形,鼻烟壶形…..的 4@xE8`+b G  
也只在数十到数百元之间 6;b~Ht  
店内且多有年青女子当店作画 HaIM#R32T  
依余之见 v%Wx4v@%SE  
大家的店面货色与价钱既都类同 nS>8bub30  
这销路好坏么 tBpC: SG  
就完全决定在这些女子的姿色与行销技术(也就是演技啦!)啰 s(W|f|R  
我就因为欣赏某店的美梅(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S6fbf>[  
买了一推玻璃内画来回国作礼品送人 F2X0%te  
vm>b m  
用毛线织的拖鞋 ~i 7^P9  
一双只要十块钱 bV/jfV"%E  
卖者多数也当街织制 fFQ|T:vm  
并会告诉您 [=~pe|8:  
她一天只能织一两双 #c2ymQm  
总之对你非常便宜 $ImrOf^qt  
对她又很不实惠啦 qW b+r  
Y))NK'B5  
摆摊贩的会搓弄一个有两个把手的铜制聚宝盆 qx%}knB  
里面的水会因激荡喷得老高 1^gl}^|B  
但一定要双手同时搓弄 $\9~)Rq6  
单手搓弄并无此效应产生 :%IoME   
这玩意既是叫卖的工具 X.:]=,aGW  
恐怕是不会卖的 '] +Uu'a  
再者它是金属制的必然颇重 Ewg:HX7<(  
且海关不一定会准许观光客带出国吧 =hl}.p  
我就没有冒昧的问她们 ->N8#XH2=  
要多少钱才肯割爱 mc4i@<_?  
sJNFFOz  
江南的料理 /hO1QT}xd  
相当重用豆腐类的制品 o=`C<}  
除了面筋(面巾),烤麸…. !>:?rSg*  
这些立体的素食豆腐类制品之外 4>J   
皮状的就有豆腐皮,百页,腐竹,….等多种 2 3gPbtq/  
台北是有的 K(aJi,e>  
我所住的台中县就不都有了 F:aILx  
常熟的豆腐乳中 y|wc ,n%L>  
有一种外包菜叶的颇为特殊 "Wx]RN:  
但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方乳 kZ"BBJ6w  
非常细致又不会太咸 *g^x*|f6  
d^`?ed\1  
前年我在天津参加律学会议时 1)Zf3Y8  
餐食多为牛羊肉 +@r*}  
且连吃了十餐蕃茄蛋花汤 B$Kn1 k  
这次的江南料理 XC+A_"w)  
就有很多蔬菜料理 zP<pEI  
且不但花样极多 1@$Ko5  
而且常有变化 fDSv?crv  
0]4(:(B  
渡假村的对面有一个观光葡萄园 13Lr }M&  
所产葡萄又圆又大 %iw3oh&Fkm  
水份多而甜 4!KoFoZt*  
一斤只要两块钱 =JmT:enV  
梨子无论绿皮褐皮的也只要两块钱一斤 Vx-7\NB  
像台湾土产的这种褐皮梨 2it?$8#i  
大陆所产者毫无渣子 A`R{m0A  
比较特殊而台湾没有的 Dih3}X&jn$  
是一种海棠果 Dwzg/F(  
黄皮如大汤圆般大 cv`~y'?D  
肉质类如苹果 33}oO,}t,  
但涩而酸 tor!Dl@Mo  
我吃了一口 o6p98Dpg   
就整斤丢掉了 %Rsp;1Z  
%;D.vKoh  
买了一双人造革鞋十五元 4f<$4d^md  
但胶带却要十块钱一卷 jRatm.N  
}1rm  
会场上有一深圳乐厂 rXHv`k y  
推销一种调音机 !kC* g  
可兼节拍机,闹钟,马表,手表用 N?.%?0l  
只要120元 Od|$Y+@6  
我买了一些来送人 A%^ILyU6c  
但陈庆灿说 TjG4`:*y#m  
台湾国乐界都用眼睛而不用耳朵调音 mml z&h  
而这个调音机恰缺这项功能 ~ar=PmYV7  
所以这种调音机在台湾不会有其销路 5scEc,JCi  
若然则是实然而非应然吧! =Qn ;_+Ct  
LCQE_}Mh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 N\bocMc,X  
看到有一种南胡 3'X.}>o   
只要185元一枝 jq!tT%o*B  
还价后以150元成交 %'T #pz  
后来到上海民乐厂看到 [ Fz`D/  
竟还有110元及60元的南胡卖喔! YX#-nyK  
F;>!&[h}G  
有一位云南白族的老兄 L31|\x]  
拿了一枝弓笛来私下展示 7hcNf,  
一枝五千人民币 ^4o;$u4R  
号称可以吹三个八度 0P]E6hWgg  
(且有录音带及书谱为证!?) @/1w4'M  
但并未量产所以只能预定 O]m+u  
惟我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BGfzslK  
他也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H:UvM=t  
不过他仍坚持 qcT'nZ:  
我吹不出来他吹不出来 FLY Ca  
并不能证明 [n/hkXa$\  
所有的人都吹不出来  Sr?#S  
我问他能吹三个八度的原理何在 CoA6  
他说不能告诉我 C$5[X7'  
又问他笛身何以要弯成弓形 Hik3wPnp  
他也说不能告诉我 z0do;_x]E  
我私下问别人 QeK*j/  
他这项所谓发明可信么? !Xph_SQ!B=  
有一个人说 }m-FGk  
他是吹牛大王 & j+oJasI  
另一个人说 fYW6b[lI  
他已近乎神经错乱了 |p-t%xDdr  
我知道发明家都可能会有点儿与众不同 -! K-Htb-  
但给人的印象到此地步 $r3i2N-I  
倒也少见吧!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