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436阅读
  • 0回复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4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8$~oiK%fw  
nT> v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l1T`[2  
)ItABl[{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KBa=3>{  
8;pY-j #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yyH_Ax2  
距今已18年了 BlpyE[h T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R{c~jjd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LC]0c)v#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4(HVua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G%HG6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U Y*`R  
兹简略介绍如下: L91vp'+2  
f#&z m} t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Hhm($n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U3_O}X+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rlUV"8jY;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8TpYt)]S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w=fWW^>bP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GcN}I=4|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Y\WQ0'y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7c!ho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FNUs .d"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YT?Lt!cl=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WD\Yx~o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m4~ |z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eEIR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B](R(x>L  
姚公白/(姚丙炎子) p^ (Z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0p.MH~mx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k}:;`ST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U+'zz#0qN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Lp-$Ie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E+i(p+=4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2v}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y~*1kBu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K 3\a~_0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7LG<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X~& 8^?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Fk49~z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gw"SKp!]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h;vY=r-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o=J`|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P<X?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CN(-Jd.b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1|8Bv0-b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b;D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7yu-xnt3s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h._eP.W`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W#!AZ!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d:iJUVpr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w/ ~\NI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6IRRRtO(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GXm#\)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IG\//I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ym5@SBqIx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z&0[F`U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0p[k7W u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sSo\%  
金治中/昆明 )SP"V~^Wn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y!qrmMRr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muXP5MO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m7NWgXJ  
韩国:贾瑀铉 c`x4."m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v}W9{sY  
美国:唐世璋 \(7A7~  
oUsfO-dET^  
7:F0?l*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EGI$=Y  
ZRYlm$C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lj5pmD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Y[)mHs2  
经实际按弹 nHeJ20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xO:h[  
p4IyKry,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RhO|UR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3| w$gG;Y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68GH$ji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z59;Qk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h2:  
o|d:rp!^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琴谱出版品 ]e-QNI  
往往在曲名右侧 (M|DNDM'd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l8(9?!C  
所以打谱的重点 #Tzs9Bkaca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h-"q <eY"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B<S/0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kF'9@*?J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8F<|.V;  
不懂琴调 ~D5FnN9  
是绝无法打谱的 _)<5c!  
} l+_KA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LJv*  
定弦既完全相同 @TW:6v`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v&G9HiH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clyp0`,7  
,7cw%mQA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Zs t)S(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4)8@]5M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cQLPgE0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5"40{3  
(柳琴兄曾说 k(tB+k!vH\  
用音既一样 d , g~.iS~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Has}oe[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h{o,*QL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6oQ7u90z*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e 1Q>~  
/L2ZI1v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rD$5]%Y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z-K};l9y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tk -)N+M.  
PW%ith1)<  
我在与会前 NUb$PT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bA 0H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qd5+~c  
所以在会议中 Uu+ibVM$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r(vXq\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FT.x9e-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jtfC3E,U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O)ZjLx  
c{to9Lk.#  
我认为这个问题 FZU1WBNL%t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Q'cWqr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x])j]k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uL7}JQ,  
Yur}<>`(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D@ sMCR  
唐世璋认为 n%\\1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 #/8l58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rZ.=Lq  
E$8-8[  
吴文光的意见 4e\wC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ubZuvWZ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B QUYT/$(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Giw\|:f(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7x;H  
cahlYv'  
若然, 'bZw-t!M@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m,hqq%qz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W"0c?i|]  
`_/1zL[  
丁承运的意见 jJYCGK$=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o6 NmDv5  
且颇为特出 Ie Chz d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ba<eT':  
又有根有据 <oP`\m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j;U9-oh  
Vm@VhCsp  
他说: v@2?X4n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0 )PZS>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B ( h`~pb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o@SU"[?_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gjK: a@{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Dz.kJ_"Ro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s$9ow<oi]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sX>|Y3S\U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dUn]aS  
那就是: [Z'4YXS  
宫调以宫为宫 2>x[_  
征调以征为宫 %NlmLWF.  
商调以商为宫 *a_QuEw _k  
羽调以羽为宫 =$~x]  
角调以角为宫 b)XGr?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2.j0pg .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w U]8hkl?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p8F$vx4,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V^.Z&7+E`_  
就曾指出 2&s(:=  
征调应称为商调 T|oDJ]\J  
商调应称为征调 biV|W@JM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KO\!u|?YS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I 7=  
c}=[r1M*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MYh=!W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23;\l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RM2feWm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Nt<Ac&6 s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gi@&Mr)fS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ByWad@-6i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WV|9d}5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e6gj'GmY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r!>=G%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R 'mlKe x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3PzF^8KJ  
当是同一道理吧!) @ *T8>  
3e;K5qSeo/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QH )A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7S&O {Q7)  
我很愿意试证之 v"sU87+  
MS|1Q@S9  
不过 ;''S} ;  
话说在前面 tUfze9m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GeU Xhy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j\.pS^+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cX L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xA`VyHO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aC'#H8e|j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W89J]#v)k  
.d)H2X  
譬如燕乐的羽调 G in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W t{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2|sk9?W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l_q1h]/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nsTO5G$u  
[S`Fm>,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99q$>nx,w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E&W4`{6K4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W-=VzWX  
5 42 5 16 5 65 4 1-4*YrA  
]=0D~3o3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_=XfTF  
2 16 2 53 2 32 1 !Nhq)i  
b{e|~v6&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97 !VH> MX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i6h0_q8 >  
6 53 6 27 6 76 5 CBx5:}t  
?=Z0N&}[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 v@q&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F /P0P  
1 b75 1 42 1 21 b7 9VTE?,  
v".u#G'u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n-lDE}K9%B  
无疑是上四者中 @)@hzXQ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5Ul=Nv]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J1$s_^`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3at(+4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bzMs\rj\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5th\_n}N2/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5;3c%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CuU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j\@|oW0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j~9,Ct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f['pHR%l2$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oo8io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x(88Y7o.t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7\;gd4Ua1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obIYC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flfE~_  
于宋元后失传了 myY@Wp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Riz!HtyR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w.0]>/C  
把  1 2b3 4 5 6b7 1 m`ab5<%Gn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y {1p#  
与现代有些曲谱 nxYp9,c"  
把粤曲的乙凡调 !g-19at  
1 2  4 5   b7 1 X=OJgyO/  
改记为低二度调 kIUb`b>B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hXdXY  
B,dKpz;kFg  
但我要这样说: ODqWXw#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hX}O>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m&#a M8:\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W}y)vrL  
绝少只有五音者 -e_|^T"  
QH,Fw$1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oiIl\#C  
1 2 (3)4 5  (6)b7 1 VJ8'T"^Hf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ny%$BQM=  
2 3 (#4)5 6  (7)1 2 >=d 5Scix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2VU"  
就要转调三次 UT5xUv5'  
且不但宫位不同 ]WzeJ"r {3  
音阶也都不同! ^9`|QF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gAh#H ?MM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diNAT`|?#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D1gcI  
Z4X, D`s  
再以<锈金匾>为例 bsm/y+R  
原曲原有 KYZ#.f@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bAVOKm-  
都并不被记为 NiFe#SLA  
3#43 23 6 65 35 32 1  F @<h:VVP  
而被改为 SA#01}&p  
36  23 6 …………. M KX+'p\w  
=W;e9 6#  
原有 !MrQ-B(  
21 b76 1 一句 /k[8xb  
王沂甫并不记为 Qcks:|5  
65 43 5 J0 dY%pH#  
而改为 <@# g2b  
65 42 5即 n|pdYe8\  
21 b75 1 %-]a[qf3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n=PfV3B  
&qK:LHhj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JQ;.+5 N<K  
是不一定看得出 F\hVunPVx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c:52pYf+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Z ^}[CQ&Am  
{/(.Bpld  
丁教授也说 }a/z.&x]V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IRdR3X56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6O/c%1VHA3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Fp$ *]|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e/_QS}OA  
3A{)C_1a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Bl^TT  
其思维方式 : 5['V#(o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u;]xAr1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6" <(M@  
]=%6n@z'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Fw*O ciC  
但真的假不了 $M j\ 3  
假的真不了 zRa2iCi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o ^ \+Ua  
是终会被揭开的 p!~1~q6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heU Ir,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zd/<  
不能继续任令 ~#4FL<W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8MI8~  
uO-|?{29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3u/AqL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m~p;B  
是应完全复元 @ZjO#%Ep/  
还是容许校刊 Z:<an+v|5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B_o#2=2  
gwsIzYV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t,dm3+R  
应加以校刊的 \@yJbhk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Y8^ WuN$  
笔误必然很多 j#2E Q  
w3"L5;oH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O!36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5E09K$  
显然不是笔误的 a$h^<D ^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_9t1 aP5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v-SX PL]_^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Noj+T47I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P~I&p  
<神奇秘谱>的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cC>Svf[CzK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r1Dk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Q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Zhv%mUj~  
-|^)8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GA$fueiQNs  
应加以注名 iF MfBg  
并说明理由 i721(1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i6z)]rjg  
--------------------------------------------------- R|'W#"{@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p}h.2)PO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L-:@Om!  
是用.tml写的 +&S6se4  
不但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8Z_ 4%vUBg  
且并不规范 <K<#)mcv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Dw7Xy}I/  
非常原始 Z)$@1Q4P?1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g#%d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v*qbzW`  
L'S,=NYXY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qw;KG0F  
是可以译谱的 })P!7t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gSqO{Z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0z7}u\x  
/5/gnp C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Jb\}c}  
也没上过网站 dr}PjwW%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TwI s _r: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mK,Bi?bj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Hnk&2bY  
比较感兴趣 s[y.gR.(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_K!.TM+9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S4 Uu/EX6S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Dol{y=(3e  
来表示节奏吧 DBB&6~;?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fglfnx0{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A]5];c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e2N K7  
 >(ip-R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4,],0bjx/  
bKGX> %-  
这次会议的名称 =#[oi3k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R: W5_n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2vLun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CX{6  
像我这样 h*C!b?:"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r *6S1bW  
可说是绝无仅有 (g/A uL  
=t)qy5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eh<mJL%T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1w(3!Ps+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Z:7eroZP  
但要是不弹的话 1S!}su,uH  
可就更好了 hEu_mw#  
c+e?xXCEAz  
茍依我之愚见 '!`\!=j-`  
此次会议中 Jj+Q2D: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r>FwJm!  
可还真是不少 ?YS>_ MN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pKy4***I3  
则其琴艺若何 < A8>To<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6V]m0{:E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aY|2si  
Sk>=C0f: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pw )sO~  
当是这次会议中 I2}eFz&FE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UAhWJ$(C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JRI(M5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0^~@U  
且都相当激动 dB[4NT  
CAC4A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2<I=xWwFA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cI\[)5&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Rh|9F yN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Y=+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FhP$r*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m","m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xLUHR4  
代其强解为  jb&MC 2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eg+ .  
所以才”性冲动”! rY45.,qWs  
4BCe;Q^6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h Fv{?v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X\ P%C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2.niB>  
(vZ-0Ep}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w=WF$)ZU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_TI/i>?'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NZ^6`@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BgXwH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sb{K%xi%  
也就是说 !P=Cv=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9_(y~g{N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ftxL-7y%  
4-x<^ ev=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 sC Ni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yj&GJuNb~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e7@ m i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GT<oYrjU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uW!XzX['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MmjZq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lxL.ztL  
这与他的激动 Mg`!tFe3  
有无关联呢? Dc-K08c  
z eT`kZ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fF0i^E<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go\m tB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IS?si5|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ErK1j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mVAmG@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WM:]^?0)  
那就成为<春恨>了! ~ #3{5* M  
<N=k&\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YJ6~P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W34xrm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Qs,\P^n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BjvQ6M{Y"+  
则集全国之力 z:#]P0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Ie. on)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C'_:&M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W7!gD  
 80@\e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ct3i^,i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Th9V8Rg+E  
这与十亿人民 H **tMq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W|>jj$/o  
有何区别呢? Qi`3$<W>  
,]2?S5R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bzNnEH`^]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gA(npsUHI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5 qfvHQ ~M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hD ~/ywS&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sq_>^z3T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4<#ItQ(  
就完全缺乏意义! j;-Wf6h{  
 lrv-[}}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6 o <Q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n ;K.c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p<r<Y %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Dz~0(  
Jj \ nye+  
我个人以为 hUlRtt  
这些名家们 _  Lh0  
无论多么努力 _C/|<Ot: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M?h{'$T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G7 UUx+X  
借用众力来完成 IEy$2f>Ns  
而节奏部份 gLv+L]BnhH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gt}Atr6>_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DA "V)  
:.+w'SEn4M  
渖阳凌瑞兰老师 ;\0|1Eem`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FTZ=u0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6m;>R%S_  
是本次会议中 tw$EwNI[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VxN#\D i&  
但正如意料之中 CqnHh@]nu  
保守的琴界 {zcG%b WJ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L }*o8l`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k _V+;&:%  
就更难以指望了 D", L.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oDA'$]UL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H7_eVLWR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9!n:hhJM  
7p.8{zQ*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Mp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jQx2 O  
真正是琴瑟合鸣 .z,-ThTH@\  
可惜箫声不大 %]LoR$|Y  
L>14=Pr^(  
张铜霞的演出 Z2]0brV  
曲目简单  ImhkU%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T[P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daKZ*B|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K]m#~J3d>  
s=jmvvs_V}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CB#2XS>V  
表现不疾不徐 QlGK+I>y;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b/UXO$_~-  
6-wpR  
多位琴家之女 %0-oZL  
不但能克绍箕裘 ; pBLmm*F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u;t<rEC2  
实是琴界之福 YdCl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Eg`~mE+a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M$EF 8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UmVn:a  
我就不再多说了 <9pI~\@w  
F7=9> ,  
有些前辈 nN{DO:_o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pqO3(2F9  
以学者身份 ,5c7jZ5H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g&g:H H :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B1}i0pV,,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 \a+m  
实无必要 ]x metv|7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2@a'n@-  
故唐健垣就指出 KJT N"hF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N<aHFF  
6Mc&=}bV  
值得一提的是  GhfhR^P  
一位老外的演出 wetu.aMp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M#^q <K %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D/=05E%[81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Ye On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J8~hIy6]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hD5@PeLh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X _O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PJB_"?NTTC  
大不以为然 [ 6VM4l"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p_Xfj2E4c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xbC#j`3  
否则就不够厚道 : _Y^o  
非琴人风范 28^/By:J  
ODu/B'*  
LBG`DYR@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z\tY A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Z/P[370  
村内有一小湖 esSj 3E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TE&E f$h  
环境清幽 rrU(>jA!  
;*qXjv& K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Q)aoc.f!v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O])vR<[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E K6txRb  
"#wAGlH6>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l atm_\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49E| f ^q  
上下午休息时间 {@KLN<  
都有餐点供应 ruagJS)+  
`P\H{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LF.i0^#J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4mY^pQ1=L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e[x,@P`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GjG.11V,_  
而正式代表们 6 T4"m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dwsm7Xd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6-9vU!LK?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GqF/?i  
这样的规模 <6]Hj2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K_U`T;Z\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0j,U\ kb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d >L8S L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P:6K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jR1^e$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Nkb%4ofKqu  
>%6j-:S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f|~'(~Sr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X'EDw  
与赠送印章制作纸善一样 ;woK96"{t  
都是很好的设计 {C`M<2W]  
suQ`a_ zJ  
会议中的缺点 GX19GI@k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k7:ISj J  
二是讨论者 ,?U(PEO\f  
都不以提问为主 +q2\3REzx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z3_N  
占了保贵的时间 VKXi*F9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7202N?a {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5Qg*j/z?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ST#)Fl  
成绩多属优异 CNuE9|W(vI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zk70D_}L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F5(]g 7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6R m dt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k+Oyvi<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39OQ#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zcSfNE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0F!Uai1  
fc:87ZR{K  
以主持会议而论 ;N!n06S3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im>/$!&OyI  
但一般国人 `o_i+?E  
多不闇此道 i]zh8|">  
对他就不无微词 g0~m[[  
+Rd\*b  
程序安排上 3mE8tTA$R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8fvKVS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EH-Sf2Cb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Mf"(P.GIS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 K-7z  
恐也令人难奈吧! MAqETjB  
.h w(;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R'(gN\6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tm34Z''.>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x6T$HN/2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 />M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1P:r=Rt/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v*SSc5gFG  
>KmOTM< {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97lM*7h;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2`tdH|Z`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U:ggZ`.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Sr/'7 K  
方落成不久 D]S@U>]M!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wWv")dk3i  
zV_U/]y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HpSmB[WF  
也位在常熟 o?$kcI4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ppi962Z  
翁家两代为帝师 +dw$IMwb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q(4W /y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XW w=3$  
其宅第原有七重 '^)Ve:K-.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w?)v#]<-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D7H,49#1Q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d]I3?`  
并未全部开放 j}7as&  
||a 5)D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p,+a/*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e>vV8a\  
也是常熟人 bwR_ uF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x%ju(B>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9otA5I^v  
虞山琴社副社长朱晞是本次会议的主办人之一 wegu1Ny  
但目前只有三十多岁 SQhk)S  
真是青年才俊 99w;Q 2k  
QlmZBqK}&  
琴社位于公园的一个角落内 ++d(}^C;  
占地不大 "| 0g 1rd  
公园内有碑墙及亭阁无数 ,#3u. =IR[  
游人不多 .V G$`g"  
倒是有人泡茶打麻将 <`,pyvR Kv  
显得十分悠闲 @RGVcfCG)  
方塔公园么 H=Rqr  
公园内当然是有一座方塔啰 Pj9n`LwM  
方塔高九层 9v>BP`Mg  
上塔参观要买十元的门票一张 ~SgW+sDF u  
既无电梯 eSo/1D  
就算是免费参观吧 ~CiVLS H=  
愿上塔参观的人 }`#OA]NZ  
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lPF(&pP  
ivg:`$a[  
会议主办单位安排的旅游点 qI;"yG-x-  
分为周庄与无锡两处 X_GR{z%  
我在台湾已久闻周庄之盛名 Rj 2N+59rg  
故参加了周庄这一团 4lhoA  
>Pne@w!*  
周庄民居皆在人造河(沟?)两边 Seh[".l  
以河为路以船为车 tZ,vt7  
两岸杨柳拱桥无数 D-\WS^#  
故有小苏州之号 M:x?I_JG8  
&~VWh}=r  
原来交通很不方便 os6p1"_\f  
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式样 I;H6E  
经开发后 n!=%MgF'*p  
观光旅游收入年逾四亿人民币 y3l3XLI*b  
且还在不断成长中 Ylbh_ d~BU  
RU&,z3LEb  
在周庄搭船游览时 Gh}k9-L  
船娘是可以为游客唱歌的 ,0 +%ji^V  
(那不就似威尼斯的船歌么!) 09z%y[z  
最常唱的就是<无锡小调> i bA Z*I  
据说最早划船唱歌娱客的船娘 Q WVH4rg  
目前仍营此业 ^% y<7>%  
后来跟进的人都是学她的 PhBdm'  
我在大陆且亲自在电视中看见记者访问她 }% (e`[?1  
现在撑船的也有男人 d'ddxT$GG  
唱的就属滩黄淮剧之类 ;AyE(|U+  
我也亲自当场耳闻到 > w:+nG/r  
Lt ; !q b.  
陆路上也有二三成群的村妇 EQZu-S`kv  
带着笠帽穿着村姑庄 G{$(t\>8  
当街拦客演唱 #;FHyKx  
神情欢乐自在,有歌有舞 F7$x5h@  
有点像是扭秧歌 tYV%izE  
<cu? g  
我与丁承运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 Q79& Q04XN  
就有三个歌者拿着歌本 \Y.&G,?  
有说有笑的来问我们 E^uau=F  
“要不要唱歌” '}\{4Qst  
丁承运就唱了两句给她们听 RDU,yTHq  
引得她们与旁观者们哈哈大笑 O%?TxzX;  
%gj's-!!  
周庄最有名的特产当是万三蹄 )6mx\t  
入口即化故可以骨代刀 cx%[hM09  
且色泽光鲜 |O0=Q,<m  
家家把煮熟的猪蹄呈列在店前 c@u)m}V  
若销路不好 Wy^43g38'p  
恐难以长期维持吧 _22;hnG<iy  
卖不完的蹄能怎么处理呢? me]O  
我相信这些猪蹄 Z-(#}(HD  
有些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B.wihJVDg  
所以销不完的 ;#c|ZnX  
可以由其统一收回重制(所以才能这么烂) = 7U^pT  
或改为真空包装 ly`p)6#R=  
C =fs[  
手工艺品中较特出的是一种玻璃内画 Y4*ezt:;Q  
由一个透明的圆形器皿(如鼻烟壶)小孔中 jP'.a. ^o$  
伸入钩状的小画笔 `:WVp~fn  
在其内面作画 yNp l0 d  
由外界看来就有放大的作用 3/a$oO  
小葫芦形的只要三块钱 Co6ghH7T  
其余圆形,扇形,鼻烟壶形…..的 q~*3Bk~  
也只在数十到数百元之间 Mf0!-bu  
店内且多有年青女子当店作画 |rJ1/T.9  
依余之见 _nw=^zS  
大家的店面货色与价钱既都类同 c%1 <O!c  
这销路好坏么 8joJ e>9VJ  
就完全决定在这些女子的姿色与行销技术(也就是演技啦!)啰 + $i-"^  
我就因为欣赏某店的美梅(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hE5 ?}EP+  
买了一推玻璃内画来回国作礼品送人 hgCF!eud  
qc^ u%  
用毛线织的拖鞋 :%GxU;<E{  
一双只要十块钱 v4]7"7GuW  
卖者多数也当街织制 U9:?d>7  
并会告诉您 2`4'Y.Qf  
她一天只能织一两双 -:9E+b  
总之对你非常便宜 @ yJ/!9?^  
对她又很不实惠啦 GCx1lm  
&W/C2cpmR  
摆摊贩的会搓弄一个有两个把手的铜制聚宝盆 bA]/p%rZ8  
里面的水会因激荡喷得老高 C6Qnn@waYb  
但一定要双手同时搓弄 B ;Zsp  
单手搓弄并无此效应产生 O+Z[bis`  
这玩意既是叫卖的工具 a<+Qw'  
恐怕是不会卖的 c-nBB  
再者它是金属制的必然颇重 v5"5UPi-  
且海关不一定会准许观光客带出国吧 3md yY\+&  
我就没有冒昧的问她们 0:-i  
要多少钱才肯割爱 dRg1I=|{_  
.<JD'%?"  
江南的料理 jJ% *hDZ6t  
相当重用豆腐类的制品 Bvx%|:R  
除了面筋(面巾),烤麸…. :nki6Rkowt  
这些立体的素食豆腐类制品之外 a&YD4DQ05  
皮状的就有豆腐皮,百页,腐竹,….等多种 =\s(v-8  
台北是有的 zjd]65P  
我所住的台中县就不都有了 .S/W_R  
常熟的豆腐乳中 ?_9cFo59:  
有一种外包菜叶的颇为特殊 4xLU15C  
但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方乳 6hKavzSi  
非常细致又不会太咸 r1:S8RT;H5  
M ,.++W\  
前年我在天津参加律学会议时 #W<D~C[I _  
餐食多为牛羊肉 (:3rANY|  
且连吃了十餐蕃茄蛋花汤 1G/bqIMg63  
这次的江南料理 d!) &@k  
就有很多蔬菜料理 ':yE5j  
且不但花样极多 rtcY(5Q  
而且常有变化 9ls<Y  
FY"!%)TV  
渡假村的对面有一个观光葡萄园 v ?@Ys+V  
所产葡萄又圆又大 H?8uy_Sc  
水份多而甜 \~ O6S`,  
一斤只要两块钱 2d+IROA  
梨子无论绿皮褐皮的也只要两块钱一斤 m Nw|S*C  
像台湾土产的这种褐皮梨 e"en ma\_  
大陆所产者毫无渣子 U+sAEN_e k  
比较特殊而台湾没有的 4)Y=)#=  
是一种海棠果 W2h^ShG  
黄皮如大汤圆般大 0 6 1@N=p8  
肉质类如苹果 Qg  
但涩而酸 Y604peUF  
我吃了一口 k!E`Xeob  
就整斤丢掉了 d#7 z N  
A S;ra,x  
买了一双人造革鞋十五元 q[]EVs0$ew  
但胶带却要十块钱一卷 SZJ~ktXC-V  
Y<Y5HI"  
会场上有一深圳乐厂 7V?]Qif~  
推销一种调音机 \2i4]V  
可兼节拍机,闹钟,马表,手表用 hnS ~r4  
只要120元 $oK,&_  
我买了一些来送人 2#'{Q4K  
但陈庆灿说 !!f)w!wW  
台湾国乐界都用眼睛而不用耳朵调音 o?uTL>Zin  
而这个调音机恰缺这项功能 :pQZ)bF  
所以这种调音机在台湾不会有其销路 DV +DJcF  
若然则是实然而非应然吧! #9z\Wblr  
ry}CND(nB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 'LIJpk3J  
看到有一种南胡 oPRvd_~  
只要185元一枝 }S'+Ytea  
还价后以150元成交 jeMh  
后来到上海民乐厂看到 gsuf d{{  
竟还有110元及60元的南胡卖喔! '7[{ISBXU  
En 3Q%  
有一位云南白族的老兄 Fc>W]1  
拿了一枝弓笛来私下展示 YhFB*D;  
一枝五千人民币 Dw    
号称可以吹三个八度 Bn*D<<{T  
(且有录音带及书谱为证!?) {/12.y=)~  
但并未量产所以只能预定 kV"';a  
惟我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I5_ln  
他也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Y1EN|!WZ  
不过他仍坚持 @u3K.}i:g  
我吹不出来他吹不出来 |0n h  
并不能证明 /HH5Mn*  
所有的人都吹不出来 yNdtq\h  
我问他能吹三个八度的原理何在 H?ssV^k  
他说不能告诉我 4\<[y]pv  
又问他笛身何以要弯成弓形 `Q6@,-(3  
他也说不能告诉我 Y cE:KRy  
我私下问别人 X4*{CM  
他这项所谓发明可信么? 6d"dJV.\  
有一个人说 > taT;[Oa  
他是吹牛大王 8m1 @l$  
另一个人说 -tZ2 N  
他已近乎神经错乱了 20;M-Wx  
我知道发明家都可能会有点儿与众不同 (.7_`T6QG  
但给人的印象到此地步 95^w" [}4Q  
倒也少见吧!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