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lpmJLH.F iiC!|`k"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8e2?tmWM ,r^"#C0J} 全国第四届
古琴打谱会暨国际
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R&H&1 S#l5y%&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wkb$^mU 距今已18年了
#&8rcu;/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6q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8Q)2*>0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P'$ `'J]j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z`3( ,V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cD uhK"U} 兹简略介绍如下:
i$^ZTb^ Wf26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B[o`k]]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7)"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q.),F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U@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L0#O(L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X*oS&-M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N.jB#nEb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l[Rh1z`;+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N#z~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27Emm
c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o 7}]k7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1vevEa$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e@_vY@OH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dcfe_EuT 姚公白/(姚丙炎子)
RHY4P4B<v>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E6MA?Ax&=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e+.j[;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N{Qxq>6 G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zGlZ!t: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wdas1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3iX?~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F-gE<<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_BkY%a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1KE:[YQ1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b[ w;i]2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qUJ
aeQ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MxSd( T
=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rZ03x\2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BlC<`2S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HrJ/4%:&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5/0j}_pP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8y2+$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xi({{L*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2N [=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 qQiA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Yl^mAS[w&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DXR:1w[^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c-4STPNQi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nv/[I,nw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4=<*Vd`p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Y nmuZ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j<yiNHC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iThSt72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S?0$? w?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q6d~V]4: 金治中/昆明
,_
2x{0w:>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6g:|*w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MgMD\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42C<1@>zO 韩国:贾瑀铉
<i. apBH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Y3U9:VB 美国:唐世璋
P:xT0gtt n# 7Pr/*0 D-p.kA3MJ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e@<?zS6 KOSM]c\H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7(a2L&k^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LNEiUN 经实际按弹
"&+3#D
>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0y#Ih {L g_.^O$}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zw@'vncc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f+: <=i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A;X=bj _&a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M[]A2'fS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C| Sv[ 5NZn0&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
琴谱出版品
3lxc4@Zmd 往往在曲名右侧
]+Ixi o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ZCn8m:-+ 所以打谱的重点
KLWDo%%u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o*S"KX$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Sm{>rR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r.
>N\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R{hf9R , 不懂琴调
OjE`1h\ 是绝无法打谱的
Gu0 ,)jy\ _=XX~^I,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aAt>QxGQW 定弦既完全相同
",qU,0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3251Vq %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b{7E;KyY, 0#p/A^\#7M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tln37vq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s][24)99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s5N[uK^m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UUdz_i!: (柳琴兄曾说
Z}6^ve 用音既一样
olux6RP[B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fz_nsVD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dFXc/VH')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qdD)e$XW,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n~IVNB* V*[b}Xew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aK?cP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rSXzBi{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g!p>m!Z 'fd1Pj9~$ 我在与会前
es:2M |#O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GIwh@4;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8(U{2B8>\% 所以在会议中
K95;rd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
NV#U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c,\i"=!$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eq</5q D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5z$,6T ,\)a_@@k 我认为这个问题
P\2M[Gu(Q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9"{W,'r&d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Q9F)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t#]2<d* ?uL eFD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cQNs L 唐世璋认为
aBuoHdg;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J;Rv ~<7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K? )u:Q)
%$t 吴文光的意见
3(E
$I5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I}:!Z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dB-r&4;+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IZ,oM!Y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rNUAj9Z q>!L6h5]t 若然,
%|W.^q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d<W`%[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V>-b`e r),PtI0X 丁承运的意见
"\%On >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RzKb{>
;A 且颇为特出
NPnHH:\;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1`0#HSO 又有根有据
gxNL_(A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K qcHb 6 ,ANNj 他说:
_u0$,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