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521阅读
  • 0回复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4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Y/kF1,*  
<[K3Prf C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I&`aGnr^^  
^6J*:(eM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B$qTH5)W  
0lV;bVa%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frc9   
距今已18年了 jVh:Bw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vC!__K9: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I%NeCd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R/we`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Tn9F g7<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Ljb&*IEj  
兹简略介绍如下: Bg}l$?S  
x_CY`Y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 ,?LS w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5{1.7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x~=Mn%Ew0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R{ udV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s%Ft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iNc!z A4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I1j#d0.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USaa#s4'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6s'n r7'0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Q#oV}D_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01 kK)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jib pZ)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eL.WP`Lz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O*.n;_&  
姚公白/(姚丙炎子) AD+OQLG]`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L4Kg%icz l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5~ZzQG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_Tm]tlV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u%lUi2P2E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w@Asz9Lq%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C_JO:$\rE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p:W{c/tV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R x(yn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5 D=r7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hy>0'$mU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T8&eaAoo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J-\}X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c dY`f6x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QN|=/c<U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D'gS oYe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td:N *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L~f=et)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K]uH7-YvL/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FV^hrJxI;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c,O;B_}M]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MS1v c;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bI`JG:^b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yz,0 S'U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Q@~_3,UJ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hn$-'=4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3hxV`rb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0~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4MQ021(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z`.<dNg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M2c7 |  
金治中/昆明 qHtIjtt[q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L62%s[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Z/!awf>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q"oNFHYPDs  
韩国:贾瑀铉  D[}^G5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wk ^W  
美国:唐世璋 D _ 1O4/  
|,~ )/o_R  
bub6{MQW8e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Rb:t}  
hg#O_4D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z"mpw mv5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QPh3(K1w^  
经实际按弹 KV8<'g+2?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E m^Dg9  
W-gu*iZ6&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Sn'${2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xRdx` YYu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t\ a|Gp W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AJE$Z0{q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S4?WR+:h  
 UO#`Ak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琴谱出版品 CJ7S5   
往往在曲名右侧 sOiM/} O]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ly35n`  
所以打谱的重点 W/b)OlG"2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T)<@bmL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bC~I}^i\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Ocw+X3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KU*aJl_n,  
不懂琴调 %K.rrn M  
是绝无法打谱的 ~MXhp5PI   
2Q\\l @b\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IF-y/]  
定弦既完全相同 (9kR'kr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d!Vxm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Ch>O  
1Lk(G9CoY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vU5}E\Ny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d0C _:_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L &hw- .Q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RgW#z-PZF  
(柳琴兄曾说 17,mqXX>  
用音既一样 Y/"t!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Jp%5qBS^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F#M(#!)Y"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Zd%wX<hU"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4Qs|CM)m  
/nuz_y\J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p Pag@L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u`.)O2)xU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1r_V$o$  
V0# Ocq,  
我在与会前 X,#~[%h$-=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a}fwg9Y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f$n5$hJlQ  
所以在会议中 vC `SD]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i;s;:{cn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2ZEGE+0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U8y?S]}vo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e'y x6j  
`C C=?E  
我认为这个问题 q mv0LU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DW78SoyedZ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GBWL0'COV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T c\~l  
<<E 9MIn_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I csxG  
唐世璋认为 Bf]Bi~w<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e16^\' &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iP;" -Mj  
>KvK'Mus/  
吴文光的意见 #^Pab^Y3r-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Ej 5_d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W3d+t ?28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zn_d]NV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yjMN>L'  
mo] l_'  
若然, _H@ATut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C!^%e;m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g>;@(:e^/  
>`SeX:  
丁承运的意见 P9f`<o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J 7G-qF\  
且颇为特出 J|DZi2o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2a!T03  
又有根有据 4OQ,|Wm4G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S4[ #[w`=  
T_=WX_h $  
他说: hjM?D`5x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o kA<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hV0fkQ.|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xE]y*\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rUmP_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t89Tt@cf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i%i />;DF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5oSp/M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UNV &R0  
那就是: M@<9/xPS  
宫调以宫为宫 Mqvo j7  
征调以征为宫 3l41"5Fy&  
商调以商为宫 ,7c Rd}1Y  
羽调以羽为宫 3 V>$H\H  
角调以角为宫 rQ_@q_B.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kltW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m&gB;g3: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m%apGp'=1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Rz|@BxB>n  
就曾指出 O !{YwE8x9  
征调应称为商调 x.wDA3ys  
商调应称为征调 XD|g G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m 8b,_1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7c,<=  
`OWHf?t: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i #g$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5*;kO`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Ez0zk9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GLGDEb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Z+J4 q9^$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_p+E(i 9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u-O3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_8 |X820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t(_r@qU/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9A} *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sA!o[gH  
当是同一道理吧!) DyiJ4m}kh  
h_S>Q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F]UH\1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D\9-/ p  
我很愿意试证之 vr'cR2  
{&mH fN  
不过 A)>#n)  
话说在前面 z'& fEsjy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jW"0U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X[2~E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AH5;6Q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_"L6mcI6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nHk^trGm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0 }od Q#  
S6JXi>n  
譬如燕乐的羽调 ocJG4#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y^}u L|=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ByJPSuc D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VLseF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3N|z^6`#  
.6azUD4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Q N#bd~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rf:H$\yw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C-;w}  
5 42 5 16 5 65 4 =3w;<1 ?'  
""a$[[ %WC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V#  
2 16 2 53 2 32 1 Yg3nT:K_Y&  
H(K PU1lDw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O.ce=E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4d4+%5GE  
6 53 6 27 6 76 5 wN4#j}C  
;-kDJ i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M?%x= q\<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N?[h&4  
1 b75 1 42 1 21 b7 0FI |7  
qrw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i ~qVn2vT  
无疑是上四者中 z<vh8dNl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dBWpT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aE 9Y |6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XDPgl=~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k%>u[Bo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Z 9+fTT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l[ $bn!_ e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pC>h"Hy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9yC22C: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S* O. ?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9%iQ~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vt9?(h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R=LiB+p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m*|cG/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j>U4a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w"s@q$}]8M  
于宋元后失传了 jxkjPf?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CL4N/[UM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qE8aX*A1/  
把  1 2b3 4 5 6b7 1 o5?Y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bC1G5`v_D  
与现代有些曲谱 U>f'j;5  
把粤曲的乙凡调 UWvVYdy7  
1 2  4 5   b7 1 }0Ns&6)xG  
改记为低二度调 @:9Gs!!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I"vkfi#=  
 3}8o 9  
但我要这样说: 0O>ClE~P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e@ZM&iR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Lna\Bv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Tgr,1) T  
绝少只有五音者 n@p@ @  
}}QR'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7 s5(eQI  
1 2 (3)4 5  (6)b7 1  Q}L?o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zZ8*a\  
2 3 (#4)5 6  (7)1 2 /z*Z+OT2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O4A&PJD  
就要转调三次 9DNp  
且不但宫位不同 ?}4,s7PR  
音阶也都不同! 5P-t{<]tx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QE*-GVv]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EhKg)y=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V)>?[  
% (y{Sca  
再以<锈金匾>为例 (;},~( 2B  
原曲原有 ;x/eb g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za@/4z  
都并不被记为 @nY]S\if  
3#43 23 6 65 35 32 1  f(Of+>   
而被改为 LsuOmB|^  
36  23 6 …………. K8_v5  
~EPVu  
原有 6~x'~T  
21 b76 1 一句 KZw~Ch}b9  
王沂甫并不记为 =#S.t:HQ*  
65 43 5 Jq'8"  
而改为 daI_@kY"  
65 42 5即 =zcvR {Dkp  
21 b75 1 ~! -JN}H m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C'#)mo_@t  
ezp%8IZ;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YiDOV)  
是不一定看得出 I1U2wD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zR^Gy"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96(Mu% l  
S*V}1</L  
丁教授也说 8'8`xu$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c_D(%Vf5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l\*9rs:!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c%~~!&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4}uOut  
<]M. K3>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gM JG  
其思维方式 .PUp3X-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WI/tWj0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fx{8ERo  
LnI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Wzanh  
但真的假不了 , ,{UGe 3  
假的真不了 k6;bUOo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yQD>7%x  
是终会被揭开的 Q,&Li+u|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Ic0Y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zrzU=  
不能继续任令 0B]q /G(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1*TbgxS~W  
y(p_Unm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Z,.Hz\y1D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ukBAux,D  
是应完全复元 pi?MAE*f  
还是容许校刊 yijP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xf]K  
-SrZ^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4 V')FGB$  
应加以校刊的 qJrT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zXn-E  
笔误必然很多 U\Wo&giP[  
'j6O2=1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 O.-o/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00QJ596  
显然不是笔误的 (?na|yd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O( IC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9qB0F_xl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owneSD qN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Vz$0{d5  
<神奇秘谱>的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AAevN3a#nI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4VwF \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j2(O^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x9Eo4(/  
|1~n<=`Z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pa[/6(  
应加以注名 ##7y|AwK  
并说明理由 27e!KG[&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fORkH^Y(&  
--------------------------------------------------- }aVZ\PDg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Cku"vVw,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_Z(!| rW  
是用.tml写的 N>!:bF  
不但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dgyi4J?=`  
且并不规范 'BjTo*TB]Z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1Z"5F7=  
非常原始 MY^{[ #Q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l<`>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Rqh5FzB>  
{arqcILr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KhHFJo[8sf  
是可以译谱的 hw^&{x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jM0YtrD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CI'RuR3y]Z  
<W"W13*j!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fF;-#v  
也没上过网站 li r=0oq<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5 IP8Z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Co$X+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mH'~pR>t  
比较感兴趣 ;Y?MbD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WTJ 0Q0U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X&rJV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V^IJZ22  
来表示节奏吧 gsk? !D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j~Aq-8R=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Gmz^vpQ]t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J?QS7#!%  
5I622d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X}HF$t{=  
]%' AZ`8  
这次会议的名称 t~) P1Lof\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u5(8k_7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aesG7=O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VZ|Idp  
像我这样 k {*QU(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Xl8<~#  
可说是绝无仅有 zfeT>S+  
>NRppPqL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d~LoHp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Jzk2,rI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w`8  
但要是不弹的话 z%82Vt!a5  
可就更好了 .A2$C|a*  
$.SBW=^V  
茍依我之愚见 CJ IuMsZ  
此次会议中 &|/_"*uM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 Jb=  
可还真是不少 FZr/trP~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KI,IU  
则其琴艺若何 {>f"&I<xw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Ax;[Em?I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HZyA\FS  
54+(o6E<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HL38iXQ( 3  
当是这次会议中 BzzC|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 N~8#C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pM?;QG;jA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qb>41j9_t  
且都相当激动 O *sU|jeO  
Zse&{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e8F]m`{_"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52w@.]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aZuCe_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4b8G 1fm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cm< #zu3~S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71i&T F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B*(]T|ff<  
代其强解为 #S}orWj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gq7tSkH@  
所以才”性冲动”! u^" I3u8$  
uE-(^u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EuK}L[Kl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pHV^K v#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6hxZ5&;(*  
/eF@a!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6!)H8rX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C WF|<G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oP&/>GmXL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bW[L<N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sdFHr4  
也就是说 x< A-Ws{^V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yqT!A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mci> MEb  
ge~@}&#iO@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GsXdo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o5]:]h)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ig,.>'+l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AUnfhk@$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J2bvHxb Rd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213/@,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e97G]XLR  
这与他的激动 aZOn01v;!&  
有无关联呢? Fc~G*Gz~Z|  
U"PcNQy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jm}CrqU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B=-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z 6:Wh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M3(N!xT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Pe`(9&iT.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AkhG~L  
那就成为<春恨>了! NJUKH1lIhR  
sh<Q2X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8<=^Rkz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D bnPZ2$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jT)o,IW&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t3<g  
则集全国之力 "tJ+v*E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GcBNQ1p+7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y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8Zr;n`~  
5'AP:3Gf"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4Yj1Etq.E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iQ'*QbP'Z  
这与十亿人民 oz) [ -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YKyno?m  
有何区别呢? <!OBpAq  
-$Oh.B`i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I?.1X5d0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xye-Z\-t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GD7 rsC`<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NXW*{b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HBlk~eZ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Ds9)e&yYrb  
就完全缺乏意义! l2D*b93  
K d&/9<{>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W__ArV2Z_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jm,nM9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GEc6;uz<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n(: <pz  
lA^1}  
我个人以为 3SVGx< ,2  
这些名家们 HQqFrR  
无论多么努力 Xka REE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5 \mRH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pSs*Z6c)@  
借用众力来完成 hlzB cz*  
而节奏部份 ]G/m,Zv*: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w0Qtr>"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C/kf?:j  
zF1!a  
渖阳凌瑞兰老师 osW"wh_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ci0A!wWD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rjU=3!&(  
是本次会议中 TZn 15-O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N|\7(#~u  
但正如意料之中 F.9}jd{  
保守的琴界 ^HKXm#vAB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G)Ry*pb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Pfd1[~,  
就更难以指望了 I2Xd"RHN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O"ss>8Se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VY?9|};f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J8]b7#  
LrB 0x>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mQ"~x]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n;g'?z=hy  
真正是琴瑟合鸣 R~vGaxZ$  
可惜箫声不大 c;l!i-  
Iy<>-e"|  
张铜霞的演出 q+ax]=w  
曲目简单 D6"=2XR4n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70'OS:J=\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J4Gzp~{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ao:9 ynY  
AO#9XDEM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uWUs )9  
表现不疾不徐 -F5B Jk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b^o4Q[  
ACszx\[K3  
多位琴家之女 $0])%   
不但能克绍箕裘 )U/jD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DI C*{aBf  
实是琴界之福 C:QB=?%;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ng1RA>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amBg<P`'_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tFi  
我就不再多说了 <b 5DX  
YT\`R  
有些前辈 \J'}CX*aQ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K ~k'P~m  
以学者身份 G|6qL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 *0t_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F/^y O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7J'%;sH  
实无必要 f ,F X# _4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VkQ@c;C  
故唐健垣就指出 c*bvZC^6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c6h?b[]  
V9c.(QY|f  
值得一提的是 (s};MdXIz  
一位老外的演出 K~W(ZmB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RSX27fb4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TrWtSwv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X/5m}-6d]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Zib1f)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ejN/U{)jK'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i]8O?Ab>?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2AD#yIKC  
大不以为然 'eM0i[E+`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X9x`i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wJp<ZL  
否则就不够厚道 #]` uH{  
非琴人风范 %a%xUce&-X  
#{i*9'  
RvzZg %)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9&+]YY CS-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7 N6n Zj`  
村内有一小湖 U4D7@KY +m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M6 OLq!K  
环境清幽 q lc@$  
01cBAu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i%2u>N i^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i|:!I)(lh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N J3;[qJ  
fG0?"x@>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6v`3/o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zsL@0]e&  
上下午休息时间 5EYGA\  
都有餐点供应 HC iRk1  
Sd7jd?#9'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TUJ"ep]QJ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uwe#& V-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e~)[I!n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K_i|cYGV  
而正式代表们 dGKo!;7{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G5T8qwN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ztp|FUi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4f LRl-)  
这样的规模 wQxI({k@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cu!%aM,/<-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wh$bDT Cj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pH '_k k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UU=]lWib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BOl+ro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nY'V,v[F  
YxF@1_g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xyL"U*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w~ Tg?RH:  
与赠送印章制作纸善一样 7=-Yxt  
都是很好的设计 ) Sn0Y B  
A3]A5s6  
会议中的缺点 1lw%RM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ASqYA1p.  
二是讨论者 ^rWg:fb  
都不以提问为主 B[b>T=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uEjbT  
占了保贵的时间 BP/nK.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0 QTI;3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b3A0o*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n<a`PdH  
成绩多属优异 35\ |#2qw6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t.P@Ba^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fi?4!h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C- .;m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orD1,'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O8]e(i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1k& }v&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rc_m{.b  
,54z9F`  
以主持会议而论  .NOAp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BJ|l  
但一般国人 0jTReY-W  
多不闇此道 ,i:?c  
对他就不无微词 6bm7^e(  
eL3 _Lz  
程序安排上 +,e#uuj$p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Pc>D';{S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H|% J"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kwjO5 OC8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Af3|l  
恐也令人难奈吧! WZQ2Mi<&1'  
omE- c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bzr2Zj{4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 XjijD9R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oE ' P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_GS@)L`%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nI:M!j5s`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UtQj<18<  
4]o+)d.`(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vJWBr:`L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4'QX1p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CG1MT(V7?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S$F\%  
方落成不久 VF`!ks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gN/<g8  
l5 9a3=q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CsZ~LQ=DB  
也位在常熟 yE}\4_0I/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Q-7?'\h  
翁家两代为帝师 gd;!1GNi]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p&(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wGyVmC  
其宅第原有七重 bP18w0>,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QjTSbHtH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 %D_\0;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s%)f<3=a  
并未全部开放 G6p gG+w  
eiMP: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cMQ 0e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1 Pk+zBJ$  
也是常熟人 %8*:VR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K: 9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sT^R0Q'>  
虞山琴社副社长朱晞是本次会议的主办人之一 o[Ffa# sE  
但目前只有三十多岁 JK$3qUDnI  
真是青年才俊 k]m ~DVS  
dl4n -*h  
琴社位于公园的一个角落内 ^/C\:hw  
占地不大 sq|\!T  
公园内有碑墙及亭阁无数 OZ&/&?!XE  
游人不多 h/EIFve  
倒是有人泡茶打麻将 J(]|)?x2  
显得十分悠闲 JduO^Fit  
方塔公园么 VZ9 p "  
公园内当然是有一座方塔啰 x^ `/&+m  
方塔高九层 Am, {Fj  
上塔参观要买十元的门票一张 $Q*R/MY  
既无电梯 $qD\ku;'  
就算是免费参观吧 9$)&b\D  
愿上塔参观的人 [)"\Aq  
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XksyT  
|  0  
会议主办单位安排的旅游点 ?fxM 1<8  
分为周庄与无锡两处 3](hMk,}  
我在台湾已久闻周庄之盛名 UoxlEec  
故参加了周庄这一团 q`xc h[H  
Q y qOtRk  
周庄民居皆在人造河(沟?)两边 ^KhJBM/Z  
以河为路以船为车 T}fo  
两岸杨柳拱桥无数 #W~jQ5NS\  
故有小苏州之号 M<-Q8 a~  
Ci`o;KVj  
原来交通很不方便 2uj .*  
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式样 n0KpKH<&  
经开发后 ?%,LZw^[  
观光旅游收入年逾四亿人民币 UarLxPQ  
且还在不断成长中 Ohm{m^VD"  
lHM+<Z  
在周庄搭船游览时 a_b#hM/c;  
船娘是可以为游客唱歌的 Spn[:u@  
(那不就似威尼斯的船歌么!) Skr (C5T  
最常唱的就是<无锡小调> yCQvo(V[F  
据说最早划船唱歌娱客的船娘 p9"dm{  
目前仍营此业 wAHuPQ&_Q  
后来跟进的人都是学她的 $@PruY3[  
我在大陆且亲自在电视中看见记者访问她 D;en!.[Z  
现在撑船的也有男人 n ]g"H  
唱的就属滩黄淮剧之类 TiD#t+g  
我也亲自当场耳闻到 Q.N!b 7r7  
"xlR>M6e  
陆路上也有二三成群的村妇 hF'VqJS  
带着笠帽穿着村姑庄 Ul8HWk[6Iw  
当街拦客演唱 !)bZ.1o  
神情欢乐自在,有歌有舞 h*Fv~j'p  
有点像是扭秧歌 7 yE\,  
2 7)If E  
我与丁承运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 gTj,I=3$?e  
就有三个歌者拿着歌本 d6n_Hpxw^  
有说有笑的来问我们 z/\OtYz  
“要不要唱歌” }O\IF}X  
丁承运就唱了两句给她们听 'I,a 29  
引得她们与旁观者们哈哈大笑 )Rn\6ka  
B $u/n  
周庄最有名的特产当是万三蹄 JwI99I'  
入口即化故可以骨代刀 48:xvTE?N  
且色泽光鲜 , >7PG2 a  
家家把煮熟的猪蹄呈列在店前 \,13mB6  
若销路不好 k8?._1t  
恐难以长期维持吧 /@\`Ibe  
卖不完的蹄能怎么处理呢? cKTjQJ#  
我相信这些猪蹄 NK0'\~7&  
有些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 5W7a  
所以销不完的 [/a AH<9b  
可以由其统一收回重制(所以才能这么烂) R+HX'W  
或改为真空包装 &~*](Ma  
7Fj8Mp|  
手工艺品中较特出的是一种玻璃内画 2"D4q(@  
由一个透明的圆形器皿(如鼻烟壶)小孔中 {Z2nc)|7C  
伸入钩状的小画笔 (\ab%M   
在其内面作画 8&JB_%Gb  
由外界看来就有放大的作用 q/@2=$]hH3  
小葫芦形的只要三块钱 eha|cAq  
其余圆形,扇形,鼻烟壶形…..的 Z@s[8wrmPl  
也只在数十到数百元之间 KKC%!Xy  
店内且多有年青女子当店作画 P!79{8  
依余之见 fXMY.X>f  
大家的店面货色与价钱既都类同 qur2t8gnxq  
这销路好坏么 .57p4{  
就完全决定在这些女子的姿色与行销技术(也就是演技啦!)啰 |y^=(|eM  
我就因为欣赏某店的美梅(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BA I/WP  
买了一推玻璃内画来回国作礼品送人 t+v %%N_  
e@P(+.Ke  
用毛线织的拖鞋 RJD{l+  
一双只要十块钱 )Fx]LeI;  
卖者多数也当街织制 4EM+Ye  
并会告诉您 S%- kN;  
她一天只能织一两双 'vNju1sfk  
总之对你非常便宜 O}i+ 1  
对她又很不实惠啦 BL&AZv/T  
xt|^~~ /  
摆摊贩的会搓弄一个有两个把手的铜制聚宝盆 Ao\P|K9MyL  
里面的水会因激荡喷得老高 DQGrXMpV0  
但一定要双手同时搓弄 wN.S]  
单手搓弄并无此效应产生  26p[x'W  
这玩意既是叫卖的工具 }||u {[  
恐怕是不会卖的 dFBFXy  
再者它是金属制的必然颇重 7"!`<5o^  
且海关不一定会准许观光客带出国吧 ;`oK5  
我就没有冒昧的问她们 )#i@DHt=  
要多少钱才肯割爱 XP)^81i|  
1 ^|#QMT  
江南的料理 T +vo)9w  
相当重用豆腐类的制品 sSU|N;"Y  
除了面筋(面巾),烤麸…. K 4GuOl  
这些立体的素食豆腐类制品之外 /3M8 ;>@u  
皮状的就有豆腐皮,百页,腐竹,….等多种 j""ZFh04  
台北是有的 %*Ex2we&  
我所住的台中县就不都有了 ].s;Yxz  
常熟的豆腐乳中 @_kF&~  
有一种外包菜叶的颇为特殊 Q yw@ r  
但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方乳 vv.E6D^x(  
非常细致又不会太咸 \ ku5%y  
Z"VP<-  
前年我在天津参加律学会议时 ]In7%Qb  
餐食多为牛羊肉 W{-g?)Tou  
且连吃了十餐蕃茄蛋花汤 iyn9[>j e  
这次的江南料理 j&X&&=   
就有很多蔬菜料理 q=pRe-{  
且不但花样极多 =803rNe  
而且常有变化 jfG of*  
UN'n~d @~  
渡假村的对面有一个观光葡萄园 JOuyEPy  
所产葡萄又圆又大 (iq>]-=<  
水份多而甜 !dT+cZsf  
一斤只要两块钱 !JXiTI!  
梨子无论绿皮褐皮的也只要两块钱一斤 Cn/WNCzst&  
像台湾土产的这种褐皮梨 $z[S0Cm  
大陆所产者毫无渣子 TVNgj.`+u!  
比较特殊而台湾没有的 U;W9`JT<.f  
是一种海棠果 1_t+lJI9j  
黄皮如大汤圆般大 @<P2di  
肉质类如苹果 p q`uB  
但涩而酸 ]A2E2~~G  
我吃了一口 eN<L)a:J_  
就整斤丢掉了 > -OOU  
l:'#pZ4T  
买了一双人造革鞋十五元 0!,uo\`  
但胶带却要十块钱一卷 x/?ET1iGt  
Oa/zE H  
会场上有一深圳乐厂 >e {1e  
推销一种调音机 X&WP.n)  
可兼节拍机,闹钟,马表,手表用 A'#d:lOA  
只要120元 fHd[8{;P:  
我买了一些来送人 F q~uuQ  
但陈庆灿说 ktrIi5B  
台湾国乐界都用眼睛而不用耳朵调音 K T0t4XPM  
而这个调音机恰缺这项功能 # ][i!9$  
所以这种调音机在台湾不会有其销路 wF`Y ,@  
若然则是实然而非应然吧! X7!q/1$J  
/K|(O^nw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 Jw _>I  
看到有一种南胡 \96\!7$@O  
只要185元一枝 G:1d6[Q5{  
还价后以150元成交 US$$ADq  
后来到上海民乐厂看到 ;mEn@@{  
竟还有110元及60元的南胡卖喔!  !64Tx  
R ABw( b  
有一位云南白族的老兄 _Z(t**Zh6y  
拿了一枝弓笛来私下展示 ]L~NYe9  
一枝五千人民币 T3fQ #p  
号称可以吹三个八度 @ZU$W9g  
(且有录音带及书谱为证!?) %)7t2D  
但并未量产所以只能预定 HaVhdv3L  
惟我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Y'iI_cg  
他也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d/R!x{$-f  
不过他仍坚持 u{DEOhtI4  
我吹不出来他吹不出来 bY#BK_8 :  
并不能证明 d1/WUKmbZ  
所有的人都吹不出来 BP9#}{kE  
我问他能吹三个八度的原理何在 @$jV"Y  
他说不能告诉我 )'~Jsg-  
又问他笛身何以要弯成弓形 >$'z4TC\T  
他也说不能告诉我 |OJWQU![by  
我私下问别人 41<~_+-@  
他这项所谓发明可信么? 8;?4rrS  
有一个人说 &Pb:P?I  
他是吹牛大王 J$51z  
另一个人说 ZGZNZ}~#  
他已近乎神经错乱了 }gQ2\6o2g  
我知道发明家都可能会有点儿与众不同 GqHW.s5  
但给人的印象到此地步 nsI+04[F  
倒也少见吧!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