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517阅读
  • 0回复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4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A~?V.G  
>#h,q|B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lat5n&RP Y  
dk7x<$h-h0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Uh.swBC n  
Qb {[xmc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o(tJc}Mh+(  
距今已18年了 KH2]:&6:Q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1I-%6L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iQO4IT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wqG#jC!5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QvbH " 7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N:B<5l '  
兹简略介绍如下: kwp%5C-S  
Z` kVyuQ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N8nt2r<h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g%J\YRo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9,8/DW.K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Ar)EbGId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aIHd]B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O"-7Kk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e.Q AF!"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P].Eb7I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XXwm ^I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P,Pj z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CO `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fgqCX:SWz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l$5nv5r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EK(k7nH  
姚公白/(姚丙炎子) O1\4WG%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mx)!]B"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k9eyl)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tSB^&jUWu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Ko&4{}/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YE(}^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29=ob("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f<>Kwr`2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zpxodM@T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53hX%{3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L,0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f@`|2wG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 Mw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4M%|N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_p"u~j~%-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 S&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Zvb3RJg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HCK iHC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JQ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Lv@WI6DM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jOCV)V9}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i=/hLE8T*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yf*'=q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dA~_[x:Z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ELU">!}G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n={+q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KC"S0 6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v2tVq_\AMx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fyzb=Lg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NU_^*@k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cHDltH  
金治中/昆明 Jt}`oFQ5l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4Q#{,y944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ktPM66`b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jW7ffb `O  
韩国:贾瑀铉 }bRn&)e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vXj QE  
美国:唐世璋 6*B%3\z)  
[4xZy5V  
vJs6nVbK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E-^(VZ_Xj  
P$z%:Q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rb]u Ny-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8xT}mX  
经实际按弹 tQG'f*4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n;Mk\*Cg  
<b'*GBw$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4IW fp&Q!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jvv=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VsTgK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t;Z9p7rk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a&eW  
aoz+Th3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琴谱出版品 |(l]Xr&O  
往往在曲名右侧 \A^8KVE!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uA  
所以打谱的重点 *A`ZcO=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4RctYMz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S' TW3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r <{4\%}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p5qfv>E8)  
不懂琴调 &_]G0~e  
是绝无法打谱的 NL:dyV }  
&*o4~6pQ#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FP0n  
定弦既完全相同 ` Ft-1eE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b5MU$}: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MtwlZg`c3  
hlre eXv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0 ~?zP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WL(Y1>|j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2u-J+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p5]r:9W  
(柳琴兄曾说 3~R,)fO;  
用音既一样 s#<fj#S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KaMg [ G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 5J[]J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M]X!D7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35`N<Ac  
/":/DwI'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EKO'S+~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s[a\m,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j=U"t\{  
~)#E?:h5  
我在与会前 $@kOMT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tomN(F~[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nCwA8AG  
所以在会议中 #|8%h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RSj8T<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4 d4i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OmkJP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aEv*{$y  
S0OL;[*.  
我认为这个问题 wZ0bD&B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_QHk&-Lp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Jw=7eay$F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wEq&O|Vj  
=\u,4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g?|Z/eVJ  
唐世璋认为 P7T'.|d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oMemF3M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e}-fGtFx  
TDZ==<C  
吴文光的意见 l?IeZisX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uX!6: v]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I@z@s}x>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DCO8Vk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jQ$\|Y  
q{}5wM  
若然, Ohj^Z&j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BPkL3Ev1V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5+X  
_t"[p_llo  
丁承运的意见 T~$Eh6 D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pRh9+1EM;  
且颇为特出 !"<rlB,J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c2Z !Vtd  
又有根有据 MCTJ^g"D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s>G]U)d<'  
zqrqbqK5R  
他说: ";`jS&"=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FZ%h7Oe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wQhuU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w UznyYwt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PX?%}~ v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ugXDnM[S%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4".I*ij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W$wX[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Erkc~#  
那就是: PA803R74  
宫调以宫为宫 IO&U=-pn&  
征调以征为宫 &c "!Y)%G  
商调以商为宫 huA?*fat   
羽调以羽为宫 D=vw0Q_3Y3  
角调以角为宫 (!8b$) k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2gklGDJD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w%TrL+v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jmgkY)rb R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n8Ja@Y]  
就曾指出 ts(u7CJd  
征调应称为商调 Y|b,pC|,  
商调应称为征调 bBc<p{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d3\?:}o,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SJX9oVJeZ  
Z'9|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ceJ#>Rj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HM[ )t0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K&A/Ue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tvL<U"'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TVd4s(e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M]k Q{(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NAtDt=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j&/+/s9N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N LQ".mM+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1B.A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_:NQF7X#ug  
当是同一道理吧!) Q jXJo$I6  
#wT6IU1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PfU\.[l$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Bncdf  
我很愿意试证之 .czUJyFms}  
LHx ")H?,  
不过 N;YFr  
话说在前面 "(W;rl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3 eF c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w^zqYGxG)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1yi{!j1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YCStX)r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 wT?$E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Oq% TW|a#  
H-&27?s^  
譬如燕乐的羽调 @,= pG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y;|9?O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7Y#G8 s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R#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KyT=:f V  
T=~d. &J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u59l)8=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P-[})Z=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RLL ph  
5 42 5 16 5 65 4 ny+r>>3Td  
wmVb0~[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6 %aaK|0  
2 16 2 53 2 32 1 MYb^G\K  
3f^jy(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iex%$> "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r)-{~JA!  
6 53 6 27 6 76 5 x ~)~v?>T  
t\QLj&h}E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aY,Bt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XP!m]\E&I  
1 b75 1 42 1 21 b7 &R.5t/x_  
X%<qHbKB,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kmTYRl )j  
无疑是上四者中 o ~y{9Q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1E||ft-1i*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V.$tq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b'SP,}s5"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q,#s m'S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3^&`E} r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aB (pdW4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m2|9~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XV@O jr E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vpF|4Zn5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 |DWPU!"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SD*q+Si,1U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mE{QTZS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hR0a5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6~ y'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T ?[;ej:  
于宋元后失传了 \WnTpl>B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NUv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mX.mX70|J  
把  1 2b3 4 5 6b7 1 @+zWLq!1pB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k kD#Bb  
与现代有些曲谱 Ebj0 {ZL  
把粤曲的乙凡调  ? .SiT5  
1 2  4 5   b7 1 Sn'!Nq>  
改记为低二度调 S9$,.aq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bWb/>hI8 Q  
A)!W VT&2A  
但我要这样说: #E=8kbD7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kq(><T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RuVk>(?WK%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i Pr(X  
绝少只有五音者 \hI?XnL#  
'l\PL1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l&*&R~>  
1 2 (3)4 5  (6)b7 1 t 3N}):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ln| n6X  
2 3 (#4)5 6  (7)1 2 rxol7"2l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3 SbZD   
就要转调三次 F[O147&C  
且不但宫位不同 D9P,[:"  
音阶也都不同! "]p&7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5CcX'*P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v,Z]Vqk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z}-R^"40  
 r90tXx  
再以<锈金匾>为例 Z/:yYSq  
原曲原有 Z-ci[Zv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c]O*\/  
都并不被记为 z<!A;.iD  
3#43 23 6 65 35 32 1  ]Oo!>iTQi  
而被改为 qHe H/e%`V  
36  23 6 …………. DC> R  
1TA!9cz0Z  
原有 c-NUD$  
21 b76 1 一句 WdS1v%  
王沂甫并不记为 QaEiPn~  
65 43 5 g%]<sRl:-  
而改为 N lm}'Xt  
65 42 5即 aw lq/  
21 b75 1 !<j4*av:G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wP '*  
oF+yh!~mM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L3Y2HZ  
是不一定看得出 [cEGkz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MD1X1,fk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_V/g[t?  
A_ &IK;-go  
丁教授也说 :O@n6%pSL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j,xh )v"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_.(,Z{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Mi(6HMA.SF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X1}M_h %  
h7K,q  S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5"3 `ss<m  
其思维方式 "38<14V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or;VmU8$zb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3l`"(5  
O"TVxP: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hmLI9TUe6  
但真的假不了 =Oh$pZRymu  
假的真不了 Ufi#y<dP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O09HY:  
是终会被揭开的 ,Iz9!i J"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3I}AA.h'00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m%TUQ#%  
不能继续任令 v_%6Ly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rmvrv.$3  
qA!4\v={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yr>J^Et%_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0^J%&1aIc  
是应完全复元 ?Q=(?yR0]  
还是容许校刊 =z9,=rR4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a(O@E%|u  
;}S_PnwC@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U,yZ.1V^:  
应加以校刊的 6K8v:yYPa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HES$. a  
笔误必然很多 #WG;p(?:  
6.45^'t]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qgEzK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t'W6Fmwkx  
显然不是笔误的 yRyRH%p)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q4nyT>M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E00I0W-h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bL0]Yuh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mCf{V]#  
<神奇秘谱>的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e'G3\h}#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G] tT=X[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2Q%sE?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DtGkhq;  
B$s6|~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D8  
应加以注名 BDPE.8s  
并说明理由 /i@.Xg@: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Z \ @9*  
--------------------------------------------------- r/NaoIrJV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CqAjlj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x2I|iA=  
是用.tml写的 yCkWuU9  
不但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twldwuN  
且并不规范 Dn#5H{D-d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t W   
非常原始 XZ$g~r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n@bkZ/G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Xu_1r8-|=b  
'#j6ZC/?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YOyK3H  
是可以译谱的 Dvz 6 E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g9g ] X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O\yYCi(  
@g#| srYD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n 78!]O  
也没上过网站 ny^uNIRPR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17 $c`H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3bC-B!{;g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u}R|q  
比较感兴趣 GpXf).a@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UDJ#P9uy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oliVaavj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5B8/"G  
来表示节奏吧 :Zq?V`+M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2fzA<RkK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x?0(K=h,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3#udz C  
xk8NX-: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j/T@-7^0  
e>!]_B1ad  
这次会议的名称 u|ihUE!h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cB6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30Q77,Nsny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daH0l0  
像我这样 h;} fdk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H)*%eG~  
可说是绝无仅有 =r`E%P:  
\KpJIHkBRy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A9DFZZ0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Cx`RF w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bfJ<~ss/  
但要是不弹的话 mpDxJk!   
可就更好了 'X&"(M  
#X!seQ7a  
茍依我之愚见 |4aU&OX  
此次会议中 zKYN5|17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7{S;~VH3  
可还真是不少 9 s2z=^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Z%_dT}  
则其琴艺若何 J$jLGy&'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BUh(pS: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sKiy 1Ww  
l_ x jsu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V~o'L#a  
当是这次会议中 k-s|gC4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z_.!E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D2MIV&pahP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u@ w ;  
且都相当激动 ~$ ?85   
*$('ous8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T|YMU?4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5T,[{?j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MbTmdRf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t?weD{O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 U8#yo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1pfH\m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UAI'tRY N_  
代其强解为 4uE/!dT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4.kn , s  
所以才”性冲动”! ZL!5dT&@W  
Y3)*MqZlF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y?}<SnjP: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2ss*&BR.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Y9tkJIt  
wz:,gpH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rF?QI*`Y(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VeFfkg4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pF~aR]Q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Ve"M8-{oKk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m5?t<H~  
也就是说 +'[*ikxD=g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nxSVKE4p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K"Irg.  
pnv)D}"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E`wq`g`H<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G&6`?1k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dt<P6pK-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t'SA]|g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9Xn.,W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v/p4/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1F2(MKOo!  
这与他的激动 90<a'<\|  
有无关联呢? BH$hd|KD<  
RSjcOQ8&.w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rrA>~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ldaT: er9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1[RI 07g7*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NGq$5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cSTL.QF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kk CoOTe&  
那就成为<春恨>了! <\ ".6=E#W  
5]3Mj*u\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YcSPU(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A}8nK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G 'c%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J?&%fI  
则集全国之力 x+Ly,9nc$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wJ>V-\e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bSTTr<W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01%0u8U  
8)f/H&)>8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_p,,}Ir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3?&P^{  
这与十亿人民 =| r% lx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ronZa0  
有何区别呢? !i{5mc \  
H,!yG5yF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e:QH3|'y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8*]dA ft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mky,:HT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gb^'u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1l}fX}5%I;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qs (L2'7/  
就完全缺乏意义! $D*Yhv!/  
Y1DbBDk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D7Mv5i0@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vcOw`oS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8feLhWg'P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Fdx4jc13w  
OR10IS  
我个人以为 ZzT"u1,&  
这些名家们 }hc+ENh  
无论多么努力 m\ @Q}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f_.0 uM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8tT/w5  
借用众力来完成 fhki!# E8M  
而节奏部份 >+[{m<Eq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HIlTt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QA~Lm  
S)^eHuXPI  
渖阳凌瑞兰老师 C8 $KVZ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2d OUY $4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J@q!N;eh|  
是本次会议中 HNX/#?3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j'SGZnsy*  
但正如意料之中 KM oDcAjH  
保守的琴界 Ee$F]NA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D<^K7tJui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A(JgAV1{  
就更难以指望了 ,YrPwdaTB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WsmP]i^Q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GRgpy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Gkdxw uRw  
Gfle"_4m8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m]VOw)mBF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 `SlOKz!=  
真正是琴瑟合鸣 1=jwJv.^/  
可惜箫声不大 6s:  
"(;t`,F  
张铜霞的演出 VQ2B|v  
曲目简单 P`n"E8"ab<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xZMAX}8v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2XiKY;W?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ZoMKUuB  
"!o|^nN,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L=a\8Ep  
表现不疾不徐 6.3qux9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6*1mE1K&  
xHn "D@  
多位琴家之女 ^QTkre  
不但能克绍箕裘 1z8fhE iiE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Kqkhq+c  
实是琴界之福 l]5!$N*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RXhT{Ho(>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vPu {xy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P+2(Oi  
我就不再多说了 ,LDdL  
[ldx_+xa:E  
有些前辈 [g lhru=+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Mu"r!MK  
以学者身份 ;E\e.R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TEDs4 C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DV~g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ru*}lDJ  
实无必要 8-Z|$F"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nq  
故唐健垣就指出 KyzdJ^xC"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9 E  
`n%8y I%  
值得一提的是 !4+@b s  
一位老外的演出 ztaSIMZ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k NUNh[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aN"dk-eK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tfd!;`B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E vD g{M}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iAPc4=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YM +4:P2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F#l!LER^1g  
大不以为然 jbu+>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fSm|anuKZe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I| UFC  
否则就不够厚道 ju/#V}N  
非琴人风范 frbeCBP&)  
l]geQl:7`r  
.$r7q[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Z}r9jM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DcNwtts  
村内有一小湖 #D8u#8Dz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h K/t;  
环境清幽 24d{ol)  
o:RO(oA0?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diPwcv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y6Ea_v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x1 1ug  
I !g+K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WeS$$:ro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MZ <BCRB  
上下午休息时间 .v#Tj|w^  
都有餐点供应 <ta#2  
qa/VSk!{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BGL-lJrG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Q|W~6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iH~ 1[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hKt4]R  
而正式代表们 G/_9!lE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OvH<%g!.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kPF Jf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95BRZ!ts  
这样的规模 `&o>7a;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q(a4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T2MXwd&l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sj%\lq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r[kmgPld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b:6e2|xf?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aumM\rY  
kntn9G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1H7 bPl|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sFonc  
与赠送印章制作纸善一样 P&9&/0r=_  
都是很好的设计 d?1[xv;  
Y-:dPc{  
会议中的缺点 xw~&OF&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z%[^-l-  
二是讨论者 @" BkLF  
都不以提问为主 >I *uo.OF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Ht~o(]&&/  
占了保贵的时间 E9PD1ADR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Te&5IB-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JCZ5q9b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 Y cF~  
成绩多属优异 bxF'`^En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C4t@;U=x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8H2A<&3i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xSZ+6R|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fdzaM&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oD7^9=#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Qon>[<]B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ZD`0(CkXb  
4lF?s\W:  
以主持会议而论 2)+ddel<Z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S :W%qm?  
但一般国人 >`Zw0S  
多不闇此道 5$"I Uq*  
对他就不无微词 fk?(mxx"  
$}Ky6sBnvO  
程序安排上 OmC F8:\/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B-EDVMu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W$@phY(I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mpDQhD[n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j~{gfpSE  
恐也令人难奈吧! Uk= L?t  
gjex;h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v L!?4k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g.eMGwonTJ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DeR C_ [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sV) '-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5TVA1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_6{XqvWqb  
Q%^!j_#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1pG0V4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9cN{&qf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q b7ur;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j\@osjUu  
方落成不久 J={IGA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QB#rf='  
b0lZb'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H/suQZN"g  
也位在常熟 R{SN.%{;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w2o5+G=  
翁家两代为帝师 IRB BLXv7\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2f7]= snCG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0h=x$  
其宅第原有七重 zT"W(3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S{fyYyM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A&($X)t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J+=+0{}  
并未全部开放 guWX$C-+1  
_q1E4z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o>gX'm*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g0-J8&?X  
也是常熟人 p;YS`*!s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tAH0o\1;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3< sv  
虞山琴社副社长朱晞是本次会议的主办人之一 ?D`h[ai  
但目前只有三十多岁 I 7s}{pG  
真是青年才俊 xE%sPWbj  
n>:|K0u"  
琴社位于公园的一个角落内 I\:(`)"r  
占地不大 +JRPd.B"@  
公园内有碑墙及亭阁无数 -mAi7[omh  
游人不多  N2Q%/}+,  
倒是有人泡茶打麻将 0X[uXf  
显得十分悠闲 rk .tLk  
方塔公园么 Z^SF $+UN  
公园内当然是有一座方塔啰 yUp"%_t0  
方塔高九层 \S`|7JYW  
上塔参观要买十元的门票一张 Q=Y1kcTOn  
既无电梯 &WAJ;7f  
就算是免费参观吧 `u7"s'  
愿上塔参观的人 0z:BSdno  
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3lD1G~  
;Vh5nO  
会议主办单位安排的旅游点 3X A8\Mg  
分为周庄与无锡两处 ^=V b'g3P~  
我在台湾已久闻周庄之盛名 m03]SF(#3  
故参加了周庄这一团 (n3MbVi3LU  
%q)*8  
周庄民居皆在人造河(沟?)两边 ~AbTbQ3  
以河为路以船为车 w*7BiZ{s<  
两岸杨柳拱桥无数 z;d]=PT  
故有小苏州之号 ; E]^7T  
> lIQM3  
原来交通很不方便 [Uw/;Kyh  
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式样 >xJh!w<pB  
经开发后 ej&ZE n  
观光旅游收入年逾四亿人民币 sJ q^>"|J  
且还在不断成长中 |B/A)(c yV  
STY\c5  
在周庄搭船游览时 b Q6<R4  
船娘是可以为游客唱歌的 !$5.\D  
(那不就似威尼斯的船歌么!) i#W0  
最常唱的就是<无锡小调> Vv3{jn6%  
据说最早划船唱歌娱客的船娘 [W{WfJ-HwG  
目前仍营此业 hAv.rjhw_  
后来跟进的人都是学她的 9 9S-P}xd  
我在大陆且亲自在电视中看见记者访问她 K\a=bA}DG  
现在撑船的也有男人 huw|J<$  
唱的就属滩黄淮剧之类 `oUuAL  
我也亲自当场耳闻到 6e.?L  
Zbobi,  
陆路上也有二三成群的村妇 ppu WcGo  
带着笠帽穿着村姑庄 8*t8F\U#  
当街拦客演唱 > qhoGg  
神情欢乐自在,有歌有舞 @ATJ|5.gr  
有点像是扭秧歌 SByn u  
3'D<'S}[  
我与丁承运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 3iC$ "9!p  
就有三个歌者拿着歌本 u#uT|a.  
有说有笑的来问我们 p{BBqKv  
“要不要唱歌” &m J +#vT  
丁承运就唱了两句给她们听 8#&axg?a  
引得她们与旁观者们哈哈大笑 2 N$yn  
ap[{`u  
周庄最有名的特产当是万三蹄 ,Kw]V %xOb  
入口即化故可以骨代刀 [[sfuJD  
且色泽光鲜 vsL)E:0  
家家把煮熟的猪蹄呈列在店前 [h^>Iq (Z  
若销路不好 +{F2hEYP  
恐难以长期维持吧 {D9m>B3"{  
卖不完的蹄能怎么处理呢? ~KF>Jow?Y  
我相信这些猪蹄 /<WK2G  
有些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Yf=Puy}q  
所以销不完的 I"1H]@"=  
可以由其统一收回重制(所以才能这么烂) N akSIGm  
或改为真空包装 JTn\NSa  
<>tQa5;  
手工艺品中较特出的是一种玻璃内画 ollk {N  
由一个透明的圆形器皿(如鼻烟壶)小孔中 8kwe._&)  
伸入钩状的小画笔 cXY;Tw45  
在其内面作画 7-u['nFJ  
由外界看来就有放大的作用 S_ Pa .  
小葫芦形的只要三块钱 c Oi:bC@  
其余圆形,扇形,鼻烟壶形…..的 _K5R?"H0  
也只在数十到数百元之间 d}`Z| ex  
店内且多有年青女子当店作画 IxQ(g#sj_k  
依余之见 +^\TG>le  
大家的店面货色与价钱既都类同 ':jsCeSB  
这销路好坏么 5o&noRIIr  
就完全决定在这些女子的姿色与行销技术(也就是演技啦!)啰 bm:"&U*tu'  
我就因为欣赏某店的美梅(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c"?C*  
买了一推玻璃内画来回国作礼品送人 jR[3{ Reo  
[^4)3cj7}  
用毛线织的拖鞋 6*]g~)7`Q~  
一双只要十块钱 eVy>  
卖者多数也当街织制 h &R1"  
并会告诉您 [hl8LP+~  
她一天只能织一两双 D#I^;Xg0h  
总之对你非常便宜 wQV[ZfU^h  
对她又很不实惠啦 2GRdfX  
6bXR?0$*M.  
摆摊贩的会搓弄一个有两个把手的铜制聚宝盆 ~7}aW#  
里面的水会因激荡喷得老高 ~ & @UH  
但一定要双手同时搓弄 ;&N=t64"  
单手搓弄并无此效应产生 fi.[a8w:W  
这玩意既是叫卖的工具 Cj6+zJ  
恐怕是不会卖的 f,_EPh>  
再者它是金属制的必然颇重 5!pof\/a  
且海关不一定会准许观光客带出国吧 l9"T"9C{  
我就没有冒昧的问她们 HpX ;:/I  
要多少钱才肯割爱 r%^l~PN  
|)vC^=N{+  
江南的料理 |{a`,%mw  
相当重用豆腐类的制品 I}S~,4  
除了面筋(面巾),烤麸…. IW<nfg  
这些立体的素食豆腐类制品之外 f1_b``M  
皮状的就有豆腐皮,百页,腐竹,….等多种 CC<(V{Png  
台北是有的 {r,MRZaa  
我所住的台中县就不都有了 Jiv%Opo/|  
常熟的豆腐乳中 6 ?C|pO  
有一种外包菜叶的颇为特殊 )=vQrMyB  
但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方乳 6yN8 (&`  
非常细致又不会太咸 nGqD{!i<  
|\W9$V  
前年我在天津参加律学会议时 zc n/LF  
餐食多为牛羊肉 AsOkOS3  
且连吃了十餐蕃茄蛋花汤 E1&9( L5  
这次的江南料理 &=-ZNWNo  
就有很多蔬菜料理 %gb4(~E+N  
且不但花样极多 e M$NVpS3  
而且常有变化 BS_ 3|  
C =6.~&(  
渡假村的对面有一个观光葡萄园 vTdJe  
所产葡萄又圆又大 ?"o7x[  
水份多而甜 ~5Cid)Q}@o  
一斤只要两块钱 (&)PlIi7  
梨子无论绿皮褐皮的也只要两块钱一斤 i6Kcj  
像台湾土产的这种褐皮梨 TOe=6 Z5h  
大陆所产者毫无渣子 jrKRXS  
比较特殊而台湾没有的 4N- T=Ig  
是一种海棠果 t(R Jc  
黄皮如大汤圆般大 Hido[  
肉质类如苹果 T|o ]8z  
但涩而酸 Zr%,F[j?  
我吃了一口 oXxY$x*R1  
就整斤丢掉了 TJY  [s-  
~7$4w# of0  
买了一双人造革鞋十五元 aGR!T{`   
但胶带却要十块钱一卷 $gv3Up"U  
= @EN]u  
会场上有一深圳乐厂 %]m/fo4b  
推销一种调音机 +[R,wsG  
可兼节拍机,闹钟,马表,手表用 Hv~& RZpe  
只要120元 @3Lh/&  
我买了一些来送人 P,}cH;w6Ck  
但陈庆灿说 Gz,?e]ZV  
台湾国乐界都用眼睛而不用耳朵调音 |*T3TsP u  
而这个调音机恰缺这项功能 (1pR=  
所以这种调音机在台湾不会有其销路 b-+~D9U <  
若然则是实然而非应然吧! oieJ7\h]m  
Sl!#!FGI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 M:9 6QM~  
看到有一种南胡 ,_$}>MY;  
只要185元一枝 !d)Vr5x  
还价后以150元成交 ~mR@L`"l  
后来到上海民乐厂看到 Z?);^m|T  
竟还有110元及60元的南胡卖喔! 1_of;=9V  
'=Z]mi/aw  
有一位云南白族的老兄 ?m(]@6qa  
拿了一枝弓笛来私下展示 UCz\SZ{za  
一枝五千人民币 D\ ;(BB  
号称可以吹三个八度 fK %${   
(且有录音带及书谱为证!?) vo]!IY  
但并未量产所以只能预定 <U]!1  
惟我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WE*L=_zDS  
他也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e@ mjh,  
不过他仍坚持 *:+&Sx L  
我吹不出来他吹不出来 VPh0{(O^=  
并不能证明 0,z3A>C  
所有的人都吹不出来 !'jZ !NFO  
我问他能吹三个八度的原理何在 '<JNS8h  
他说不能告诉我 P"%QFt,  
又问他笛身何以要弯成弓形 0eP ]  
他也说不能告诉我 KqD]GS#(  
我私下问别人 UK7pQt}9  
他这项所谓发明可信么? @F-InfB8.  
有一个人说 g"dq;H  
他是吹牛大王 aJ{-m@/ 5  
另一个人说 XB.xIApmy  
他已近乎神经错乱了 _-M27^\vV  
我知道发明家都可能会有点儿与众不同 L*QX21@wC  
但给人的印象到此地步 <Pm!#)-g9  
倒也少见吧!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