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284阅读
  • 0回复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4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x{`>Il  
+!\$SOaR{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R3`!Xj#&M  
)@Fuw*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8%S5Fc #am  
tY-{uHW&h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56;lB$)"  
距今已18年了 ^31X-}t v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d'~+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rK;F]ei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ga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eGwrSF#a)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9^h0D}#@  
兹简略介绍如下: 9YS&RBJu  
&x =}m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_5 Zhv-7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Z& e_yl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n dgG1v%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d #9 \]Ul&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_@ '_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Z4=]v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u=I\0H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Q%o:*(x[O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n@<+D`[.V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FO#`}? R`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V`sINX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za/h>r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4 ,"%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Hx{eqC  
姚公白/(姚丙炎子) H,bYzWsrPo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Q>]FO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NI_.wB{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9(g?{6v|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o{5es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r8x<- u4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dr#g[}l'H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iAOz-H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Hg(%g T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Bj5_=oo+d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Az' THD}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wJ-*By{+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 1aEV#;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K;Qlg{v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D|lp3\`%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vLZA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ejP273*ah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W9nmTz\8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c@!%.# |y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MA1.I4dm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b2]1Dfw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l@`x96"D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Loo48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WfZE&B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w7aC=B/{?i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T<1* R>el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N]f"+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 3i2(k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I/:M~ b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fgcI55&jV{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21[3.bp/q  
金治中/昆明 w-9M{Es+j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1 ;Bgtv$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LSdY}*%0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0h^&`H:  
韩国:贾瑀铉 Sxo9y0K8-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s#"~<L^e  
美国:唐世璋 =g)|g+[H  
<d!_.f}v  
F*Lm=^: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d(!W  
Dg(882#_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kH:! 7L_=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s3%<\2   
经实际按弹 M{M>$pt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VA{2a7]  
Qv=F'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w$%d"Jm#X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Wvb!8N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CJ0{>?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JPvI E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2w6 y  
8Ac5K!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琴谱出版品 M{\W$xPL)  
往往在曲名右侧 Ovu!G q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1f8 H,q^  
所以打谱的重点 mT  enzIp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O;D~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rik-C7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Z rE/3_S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U,W; R  
不懂琴调 VE3,k'^v  
是绝无法打谱的 it?l! ~  
x`:zC#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7S+_eL^  
定弦既完全相同 RE~:+.eB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B+W 4r9#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o ;nw;]oR  
"W!Uxc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X@`kuWIUw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hes$LH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5`];[M9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P")duv  
(柳琴兄曾说 ^=kUNyY  
用音既一样 1Q-O&\-xg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8JYF0r7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Qry?h*p+`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W6cA@DN$#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gG5@ KD6k  
=^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JQ/DNv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s az<NT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Z1u:OI@(  
]!l]^/ .  
我在与会前 N pu#.)G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2wFLh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0V:7pSC{P  
所以在会议中 5~ho1Ud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Ej |rf Y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J~dk4D\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W!.F\H,(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yiw<9yp2  
wCT. (d_  
我认为这个问题 ,D#ssxV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hR>UG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X2AuK%1$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B)iBf Z  
!I3_KuJ5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mWhQds6  
唐世璋认为 doeYc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T.m*LM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w=]id'`?q  
#|\w\MJamP  
吴文光的意见 eAvOT$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7lDJ2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8ub1,C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EtVRnI@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eu={0k  
ean_/E  
若然, ~ti{na4W<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cPQUR^!5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 n@*6  
>;|~ z\8  
丁承运的意见 e}V3dC^pU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osB8 '\GR  
且颇为特出 Z.:g8Xl-6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aE]/w1a  
又有根有据 +-8S,Rg@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RE*;_DF  
zT _  
他说: u/W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Ns3k(j16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rK^Sn7U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VG,O+I'^z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zB,Vi-)vH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7;]n+QRfm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 d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7-p9IFcA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fcDiYJC*  
那就是: WKjE^u  
宫调以宫为宫 QPL6cU$&R  
征调以征为宫 Yfro^}f  
商调以商为宫 ){'Ef_/R  
羽调以羽为宫 k{M4.a[(  
角调以角为宫 ^P)W/2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K6:"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POZ5W)F(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Bo"a>%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Rwu y!F  
就曾指出 ;S,k U{F  
征调应称为商调 uU+R,P0  
商调应称为征调 1^F !X=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f9R~RRz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8v eG^o  
lt:xN?--A?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Atdr|2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4.>rd6BAN-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E(319u_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yN4+0-p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k}q3b<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Ab| t E5%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_hKhn%K9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RXo!K iQO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RPdU.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HEUIa]w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P;B<R"  
当是同一道理吧!) 1Z. D3@  
d#Hl3]wT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EMe3Xb `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UJ hmhI  
我很愿意试证之 p_ H;|m9  
km%c0:  
不过 f=$w,^)M  
话说在前面 /Mac:;W`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w]<a$C8*y: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O h4b5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u1@&o9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jY: )W*TXt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B;[ai?@c(_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R8Kj3wp  
'{e9Vh<x  
譬如燕乐的羽调 rt5FecX\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M|HW$8V3_2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n2e#rn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d>lyL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SGu>?  
{xW HKsI>,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gd#j{yI/Xf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q\0CS>.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VuB2L[D  
5 42 5 16 5 65 4 "'# 18&N  
2h_XfY'3pX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wNNInS6  
2 16 2 53 2 32 1 pQ:7%+Om  
Z>9uVBE02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 s|` 1`c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G[;GP0\N  
6 53 6 27 6 76 5 {=Z xF  
@/(\YzQvp]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tBJCfM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8XS_I{}?  
1 b75 1 42 1 21 b7 ]j=Eof%Rc  
Mp%.o}j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p,(gv])ie  
无疑是上四者中 tWT ,U[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X`,=tM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m r& zq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he/WqCZg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blUnAu o~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Kbb4%P+h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q#u C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DQ#rZi3I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z' oK 0"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4DhB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q?&Ap*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Z$a5vu*pg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CtEpS<*c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NU]+ {7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7;=)/-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OED=qe  
于宋元后失传了 \B72 # NR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eUY/H1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m'j]T/WF  
把  1 2b3 4 5 6b7 1 n5Coxvy1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c(@u6l28  
与现代有些曲谱 t>~a/K"  
把粤曲的乙凡调 \3WF-!xe  
1 2  4 5   b7 1 ( o(,;  
改记为低二度调 ,b b/ $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Tl\  
d*}dM "  
但我要这样说: IdHyd Y1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UNWbsn6Qr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5c 8tH=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HITw{RPrW  
绝少只有五音者 9)y7K%b0  
#![9QUvcf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vZ&{   
1 2 (3)4 5  (6)b7 1 V:YN!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g#$'dS  
2 3 (#4)5 6  (7)1 2 [Dzd39aKr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V>#g  
就要转调三次 PUU "k:{  
且不但宫位不同 [WfigqY`b*  
音阶也都不同! xE.yh#?.k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2D/RE7|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FJ2 ?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IasWm/  
uPbGQ:%}  
再以<锈金匾>为例 >+/2g  
原曲原有 ,$H[DX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g-4m.;  
都并不被记为 ryC7O'j_P  
3#43 23 6 65 35 32 1  5.IX  
而被改为 88]4 GVi  
36  23 6 …………. KxA ^?,t[  
?KB+2]7m6  
原有 ?3duW$`  
21 b76 1 一句 B_kjy=]O.  
王沂甫并不记为 Ro2Ab^rQ|  
65 43 5 B'AU~#d  
而改为 /s/\5-U7q  
65 42 5即 s%6{X48vY^  
21 b75 1 x>ZnQ6x~m]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iNlY\67sW  
hOOkf mOM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iO*t, 3@h  
是不一定看得出 ;2&ym)`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l KdY!j"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oe4r_EkYwW  
w3<%wN>tE  
丁教授也说 6T`F'Fk[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S;I>W&U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1Zr J7a7=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s7789pR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i".nnAI:  
9%^IMUWA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5#WyI#YNG  
其思维方式 +46m~" ]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KUE}^/%z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4#MPD  
"p"M9P'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0#/NZO  
但真的假不了 3* v&6/K  
假的真不了 u)hr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crDm2oA~t  
是终会被揭开的 pXE'5IIN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e I^Q!b8n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UveH` n-  
不能继续任令 (O(X k+L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SjmWlf,  
U+4W9zhwo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hYe.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qQ{i2D%)?f  
是应完全复元 K(: _52rt  
还是容许校刊 m4m,-}KNi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o-}q|tD$<  
j,Vir"-)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 *ZiH%q,  
应加以校刊的 L>ruNw'-K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YTOrN  
笔误必然很多 ([#4H3uO-  
s(?A=JJ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F;  S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A8zh27[w%  
显然不是笔误的 eoGGWW@[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e,X {.NS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myvn@OsEw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aF)S4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ir?Y>  
<神奇秘谱>的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tK0Ksnl^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JYesk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8 (i~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y^$$i0  
,|7!/]0&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x!wX( x  
应加以注名 "J=A(w5   
并说明理由 LJh^-FQ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b\.l!vn0  
--------------------------------------------------- Kqn{q4L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4k]DktY}.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4e!>A  
是用.tml写的 .Bs~FIe^  
不但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LP{@r ic  
且并不规范 vNn$dc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hgU#2`fS  
非常原始 0] u=GD%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aGx[?}=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xU LcS :Q  
z]V%&f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y88lkV4a  
是可以译谱的 ]nQC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gh*n,:|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gkN5  
wRCv?D`vV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GEGg S&SM  
也没上过网站 * ak"}s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C[D T+,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U 6`E\?d`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scZSnCrR  
比较感兴趣 !]l!I9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TNj WZ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Be4n\c.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4f-I,)qCBk  
来表示节奏吧 qN@-H6D1=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D&]dlY@*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EpL~ G_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Mv1V Vk  
YsBOh{Ml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m`lxQik  
BK[ YX)  
这次会议的名称 wc~k4B9"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Cu,#w3JR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J><z{>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B0 7-  
像我这样 >$/PfyY7@#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rv2 6vnJy"  
可说是绝无仅有 |K11Woii  
ln&9WF\I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6<`tb)_2~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wQR0R~|M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wF.S ,|  
但要是不弹的话 %AV[vr,  
可就更好了 MVYf-'\^  
&`}8Jz=S  
茍依我之愚见 ;p] f5R^  
此次会议中 h;RKF\U:"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Eq82?+9  
可还真是不少 rE5q BEh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VYAz0H1-_  
则其琴艺若何 "l7))>lL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SJd,l,Gg)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yrCY-'%  
D/<;9hw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8EC$p} S  
当是这次会议中  cq,8^o&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t)n}S;iD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us2RW<Oxv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f{j.jfl\x  
且都相当激动 :WM[[LOaC  
H]a@"gO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z'r B_l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Uoqt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kfQi}D'a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x4e8;A(y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IuOY.c2.u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4 q6N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iO2%$Jw9\  
代其强解为 iI@m e=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slRD /  
所以才”性冲动”! 3w!,@=.q  
lE 09Y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Q*I Y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Ar iW&E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7TaHE   
jv5Os-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OO  /Pc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TD"w@jBA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A{(<#yRfg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Y?b4* me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W9A [Z  
也就是说 laX67Vjv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TQiDbgFo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l99{eD  
|.;LI= CT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LE>b_gQ$ 2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1XD|H_JG<j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T\_"G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1(*Pa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j> fsk~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QmRE<i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c.JMeh  
这与他的激动 0!(BbQnWI  
有无关联呢? |`c=`xK7'  
pU)g93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a:L%Ex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9In\ x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hn p-x3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h}@)oSX }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3)xtS6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18{" @<wIs  
那就成为<春恨>了! $=rLs)  
k\wcj^"cb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S mjg[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Kulh:d:w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E1v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4&a,7uVer  
则集全国之力 ~K-_]*[x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O9Fg_qfuT_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cUPC8k.1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ZC0n`  
.C7;T'>!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6d%'>^`(o-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NCun>  
这与十亿人民 C?h`i ^ >2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Q(I+^  
有何区别呢? Ej7>ywlW  
VsTa!V^~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_5l3e7YN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3IM1VTW{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X GhV? tA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VQw!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c=Y8R/G<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cPL]WI0(  
就完全缺乏意义! TexSUtx@$  
fD:>cje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dX vp-oi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mok%TK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n>["h2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SeX:A)*ez%  
* U#@M3g.  
我个人以为 q(YFt*(;w  
这些名家们 tM&;b?bJ[  
无论多么努力 I,0Z* rw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gXThdNU4G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tMQz'3,X  
借用众力来完成 Ei& Z  
而节奏部份 2ij/!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Tii S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KfkE'_ F  
0A. PfqYi  
渖阳凌瑞兰老师 B6hd*f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wO&2S-;_K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q@{\8Y  
是本次会议中 LnY`f -H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rh%-va9  
但正如意料之中 zbM*/:Y  
保守的琴界 )VoQ/ch<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gMVSk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2B<0|EGtzw  
就更难以指望了 wn-{V kpm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Y#[>j4<T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bBr O74lR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Af&+KT  
oY$L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leMcY6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i rRe}  
真正是琴瑟合鸣 D3i`ehh  
可惜箫声不大 M(+;AS?;  
!?%'Fy6t  
张铜霞的演出 /H m), 9NN  
曲目简单 ]0yYMnqvr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9zXbI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_8;)J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x-3!sf@  
$hM>%u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6uhUb  
表现不疾不徐 +CF"Bm8@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28rC>*+z  
h~zG*B5F  
多位琴家之女 k=o>DaEh(  
不但能克绍箕裘 { 95u^S=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Er]lObfQo  
实是琴界之福 nL[ zXl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Q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7=gv4arRwt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hExw}c  
我就不再多说了 :(o6^%x  
m?$peRn3{  
有些前辈 ^3:y<{J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N)rf /E0  
以学者身份 (b}}'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C1 YG=!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l.]k-b}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pHpHvSI  
实无必要 AT6:&5_`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OYC\+ =  
故唐健垣就指出 :a#p zEK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qp6*v&  
FID4@--  
值得一提的是 *w[\(d'T  
一位老外的演出 <y30t[.E6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QoVRZ$!p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FYtf<C+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twJNm{99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V7qc9Gd@I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3-T}8VsiP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9*lkx#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T \"B%  
大不以为然 !Ui"<0[,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 N:5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QV@NA@;XZ  
否则就不够厚道 BL&D|e  
非琴人风范 tg X},OU^  
w_sA8B  
,@b7N[h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ErIot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5cza0CriJ  
村内有一小湖 W6>SYa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sivd@7r\Fa  
环境清幽 +uY)MExs2  
d'yA"b]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53w@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cIIt ;q[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uKBSv*AM  
~^GY(J'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dT9ekNQB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Z_F}Y2-w9  
上下午休息时间 k'd(H5A   
都有餐点供应 i47xF7y\  
.PhH|jrCW^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B`Fya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Qf}^x9'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ld ?v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MaFv  
而正式代表们 DrTo")T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j$K[QSn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l).GnN2`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5oeyBA@  
这样的规模 NQD*8PGfj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5"]t{-PD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kK]^q|vb6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BRx`83CK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JvZNr?_w%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t#0/_tD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rkW2_UTZE  
08!pLE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HcrI3v|6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W6r{Et  
与赠送印章制作纸善一样 FrXh\4C  
都是很好的设计 T|c9Swu r  
F9|\(St &  
会议中的缺点 [AZN a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L,XWX8  
二是讨论者 CX8tTbuFl  
都不以提问为主 1{.=T&eG#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Doe SDJ|  
占了保贵的时间 ^.d97rSm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En[u0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NNt,J;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cw;a]o^>  
成绩多属优异 J"x M[c2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_(q|W3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7Wr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RQ1`k,R=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Nm 0kMq|h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t1I` n(]n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v*%;n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Z{|U!tn  
\9S&j(I  
以主持会议而论 Wy'H4Rg8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x>?1K  
但一般国人 U1>VKP;5Nn  
多不闇此道 1f"LAs`%  
对他就不无微词 \(C_t1  
f8DF>]WW  
程序安排上 +P&;cCV`S3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p$5+^x'(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dtdz!'q)Y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y:q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 CW(  
恐也令人难奈吧! 3']yjj(gHr  
r=" wd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5Zt B<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Nz ,8NM]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zLs[vg.(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4}~zVT0'~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3KF[ v{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S'I{'jP5  
+N9(o+UrU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f8Xe%"<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Z]I[?$y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CSTp6{y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NAlje(7  
方落成不久 95,{40;X7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4I> I  
9Fl}"p[>L.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rSYzrVc  
也位在常熟 &DMKZMj<Q*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fd g;?@  
翁家两代为帝师 Daa2.*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31n5n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T4\F=iw4  
其宅第原有七重 u0md ^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n%Vt r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1|L3} 2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w}E/(r  
并未全部开放 rf%E+bh4  
4No!`O-!&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Ba$Ibq,r/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eDJ<  
也是常熟人 5"Ibm D>D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H-Uy~Ry*T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FuZ7xM,  
虞山琴社副社长朱晞是本次会议的主办人之一 %C]K`=vI-  
但目前只有三十多岁 tNskB`541  
真是青年才俊 2/9P&c-rp  
ldJ:A*/M6  
琴社位于公园的一个角落内 V01-n{~G  
占地不大 Z7eD+4gD  
公园内有碑墙及亭阁无数 %}U-g"I  
游人不多 k-LB %\p  
倒是有人泡茶打麻将 ~ituPrH%<  
显得十分悠闲 {e4ILdXM  
方塔公园么 ^oFg5  
公园内当然是有一座方塔啰 o,!r t1&0  
方塔高九层 4MVa[ 0Y  
上塔参观要买十元的门票一张 V}l >p?  
既无电梯 \(lt [=  
就算是免费参观吧 p",HF%  
愿上塔参观的人 c1IK9X*  
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C ^@~  
mW_<c,3D.  
会议主办单位安排的旅游点  *q8L$D  
分为周庄与无锡两处 "RG.27  
我在台湾已久闻周庄之盛名 "tga FtC=w  
故参加了周庄这一团 EHT5Gf  
<t{T]i+  
周庄民居皆在人造河(沟?)两边 W*q[f!@  
以河为路以船为车 PNSZ j#  
两岸杨柳拱桥无数 zS*X9|p  
故有小苏州之号 (ia(y(=C  
\ORNOX:  
原来交通很不方便 ^/Id!Y7  
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式样 9HOdtpQOV  
经开发后 N/A.1W  
观光旅游收入年逾四亿人民币 eCY gi7?  
且还在不断成长中 Q?GmSeUi  
5@$b@jTd  
在周庄搭船游览时 [~;#]az  
船娘是可以为游客唱歌的 ~;Ga65_6_  
(那不就似威尼斯的船歌么!) "+js7U-  
最常唱的就是<无锡小调> 1*eWo~G  
据说最早划船唱歌娱客的船娘 H)$-T1Wx4  
目前仍营此业 &#'[]V%^F  
后来跟进的人都是学她的 Xj;nh?\u  
我在大陆且亲自在电视中看见记者访问她 Oj# nF@U  
现在撑船的也有男人 p7Yej(B  
唱的就属滩黄淮剧之类 =kq!e  
我也亲自当场耳闻到 ;as4EqiK  
%Dg]n 4f  
陆路上也有二三成群的村妇 ;r[@;2p*(  
带着笠帽穿着村姑庄 Kq|L: Z  
当街拦客演唱 C:n55BE9  
神情欢乐自在,有歌有舞 -WIT0F4o;  
有点像是扭秧歌 a*d>WN.;U  
3A_7R-sQ  
我与丁承运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 u-zl-?Ne  
就有三个歌者拿着歌本 N\IdZX%u  
有说有笑的来问我们 =N,Mmz%  
“要不要唱歌” kfo, PrW`A  
丁承运就唱了两句给她们听 LI[ w?6B  
引得她们与旁观者们哈哈大笑 3S-nsMs.  
I=VPw5"E  
周庄最有名的特产当是万三蹄 JVAJL q  
入口即化故可以骨代刀 FAVw80?5k  
且色泽光鲜 &L,zh{Mp  
家家把煮熟的猪蹄呈列在店前 n&x#_B-  
若销路不好 %,rUN+vW  
恐难以长期维持吧 )1a3W7  
卖不完的蹄能怎么处理呢? OLc/Vij;  
我相信这些猪蹄 ~_P,z?  
有些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y< hIXC  
所以销不完的 dZ&/Iz  
可以由其统一收回重制(所以才能这么烂) L$7 NT}L  
或改为真空包装 ;T!mNKl  
1(`>9t02/?  
手工艺品中较特出的是一种玻璃内画 sgDlT=c'  
由一个透明的圆形器皿(如鼻烟壶)小孔中 C,R_` %b%  
伸入钩状的小画笔 4/$ $?w4  
在其内面作画 "E;]?s9x  
由外界看来就有放大的作用 lHwQ'/r  
小葫芦形的只要三块钱 C+-xC~  
其余圆形,扇形,鼻烟壶形…..的 T<\Q4Coth  
也只在数十到数百元之间 e2Sudd=' G  
店内且多有年青女子当店作画 k,S'i#4q4  
依余之见 U}7 a;4?  
大家的店面货色与价钱既都类同 H4 }^6><V  
这销路好坏么 NZ/>nNs  
就完全决定在这些女子的姿色与行销技术(也就是演技啦!)啰 jb8v3L  
我就因为欣赏某店的美梅(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B*A{@)_  
买了一推玻璃内画来回国作礼品送人 0+b1R}!2  
bWK}oYB*  
用毛线织的拖鞋 tY<D\T   
一双只要十块钱 "Y 9 *rL  
卖者多数也当街织制 *5iNw_&  
并会告诉您 _dY6Ip%  
她一天只能织一两双 }"j7Qy)cs  
总之对你非常便宜 g]9!Pi8jn  
对她又很不实惠啦 w%Tcx^:  
_f%Wk>A4  
摆摊贩的会搓弄一个有两个把手的铜制聚宝盆 =& ~*r  
里面的水会因激荡喷得老高 N5 SK_+  
但一定要双手同时搓弄 Kw}-<y  
单手搓弄并无此效应产生 5V\\w~&/  
这玩意既是叫卖的工具 xI}h{AF7  
恐怕是不会卖的 08&DP^NS  
再者它是金属制的必然颇重 }E+}\&  
且海关不一定会准许观光客带出国吧 T_:"~ ]  
我就没有冒昧的问她们 xtyzy@)QL  
要多少钱才肯割爱 \D] N*  
K oPTY^  
江南的料理 bZk7)b;1o  
相当重用豆腐类的制品 8Letpygm  
除了面筋(面巾),烤麸…. -.: [a3c?  
这些立体的素食豆腐类制品之外 az~4sx$+}  
皮状的就有豆腐皮,百页,腐竹,….等多种 XM$r,}B k  
台北是有的 ba^cw}5  
我所住的台中县就不都有了 P ?dE\Po7  
常熟的豆腐乳中 U]lXw+&  
有一种外包菜叶的颇为特殊 ~p{.4n2:  
但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方乳 zp>q$e40  
非常细致又不会太咸 XCO{}wU)>  
a_/\.  
前年我在天津参加律学会议时 4f<%<Z  
餐食多为牛羊肉 *upl*zFf0  
且连吃了十餐蕃茄蛋花汤 >h/J{T(P>h  
这次的江南料理 7vRJQe)  
就有很多蔬菜料理 eLcP.;Z  
且不但花样极多 \w{x- }  
而且常有变化 Q>u$tLX&  
~HD:Y7  
渡假村的对面有一个观光葡萄园 QT/TZ:  
所产葡萄又圆又大 r#wMd9])  
水份多而甜 *Z=K9y,IC  
一斤只要两块钱 FA ?xp1E  
梨子无论绿皮褐皮的也只要两块钱一斤 l9XK;0R9  
像台湾土产的这种褐皮梨 b(dIl)Y4 :  
大陆所产者毫无渣子 8 M3Q8&  
比较特殊而台湾没有的 JK.lL]<p i  
是一种海棠果 8 ~.|^no  
黄皮如大汤圆般大 RuDn1h#u{  
肉质类如苹果 bS _!KU  
但涩而酸 LD5n_W  
我吃了一口 LbDhPG`u  
就整斤丢掉了 Af5O;v\  
mmm025.   
买了一双人造革鞋十五元 PA;RUe  
但胶带却要十块钱一卷 dL'hC#!h  
6|3$43J,F  
会场上有一深圳乐厂 >(Jy=m?  
推销一种调音机 pb_+_(/c  
可兼节拍机,闹钟,马表,手表用 .w^M?}dx  
只要120元 S`TP#uzKu]  
我买了一些来送人 g5/%}8[- 2  
但陈庆灿说 |*"uj  
台湾国乐界都用眼睛而不用耳朵调音 ce&)djC7U  
而这个调音机恰缺这项功能 VZ{aET!  
所以这种调音机在台湾不会有其销路 Q@hx +aM  
若然则是实然而非应然吧! Yw<K!'C  
C)/uX5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 #Yi,EwD  
看到有一种南胡 Y[9x\6 _E  
只要185元一枝 RG|]Kt8  
还价后以150元成交 =]yJvn"  
后来到上海民乐厂看到 w1EYXe  
竟还有110元及60元的南胡卖喔! iy Zs:4jkc  
e!b?SmNN  
有一位云南白族的老兄 =1fO"|L  
拿了一枝弓笛来私下展示 ipnvw4+  
一枝五千人民币 .?9+1.`  
号称可以吹三个八度 ma>{((N  
(且有录音带及书谱为证!?) @ 'rk[S}A  
但并未量产所以只能预定 2>0[^ .;"  
惟我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s(J8J[b*L  
他也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v:(_-8:F  
不过他仍坚持 /o#!9H   
我吹不出来他吹不出来 Z3Os9X9p  
并不能证明 HJ]\VP9Zb  
所有的人都吹不出来 Ce}wgKzr  
我问他能吹三个八度的原理何在 ^?(A|krFg  
他说不能告诉我 Qfr%BQV  
又问他笛身何以要弯成弓形 .|$6Pi%!  
他也说不能告诉我 {.O Bcx  
我私下问别人 w}^z1n  
他这项所谓发明可信么? &mDKpYrB  
有一个人说 (L_txd4  
他是吹牛大王 AxLnF(eG  
另一个人说 z-K?Ak B1  
他已近乎神经错乱了 qYc]Y9fi  
我知道发明家都可能会有点儿与众不同 iPX6 r4-  
但给人的印象到此地步 di}YHMTx  
倒也少见吧!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