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9618阅读
  • 0回复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狼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8-04
本文转载自 《心裁国乐谱》网站,孙心裁 )\6&12rj  
K?s+3  
http://mayasun.idv.tw/topic.asp?TOPIC_ID=35 G 16!eDMt  
[%9no B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一)人物篇 Jrg2/ee,*  
UNPezHaz  
第三届古琴打谱会是在1985年(26/5─30/5)于扬州召开的 %Eb%V($  
距今已18年了 3l3+A+ n  
所以这次古琴打谱会出席的代表特别茂盛 w"OP8KA:^T  
(第一届1964.12.09─14于北京举行,四十余人出席 R  zf  
第二届 1983.04.30─05.07于北京举行时,虽是在历经19年之后 jV? }9L^;  
也只有五十余人出席 BT)X8>ct  
而第三届竟有八十余人参加) F%i^XA]a*  
兹简略介绍如下: U f|> (C  
UilMv~0  
乔建中/音研所所长 mN!lo;m5  
王子初/音研所副所长 Hir Fl  
赵宋光/前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NZ/yBOD(  
吴文光/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景略子) dxZu2&gi  
龚 一/上海民乐团团员 8zA=;~GHP  
丁承运/温州大学教授 ,z;ky5Ct  
李祥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e+-vl  
赵家珍/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aYuD>rD  
阎林红/中央音乐学院讲师 b&=5m  
戴晓莲/上海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um|nRwy9  
王建欣李凤云/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EL8NZ%:v:  
凌瑞兰/渖阳音乐学院教授(凌其阵女) rS4@1`/R  
朱默涵/渖阳音乐学院教授 6B@CurgB  
李明忠李村/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李明忠女) 2RN)<\P  
姚公白/(姚丙炎子) _U{zMVr  
翁瘦苍/常熟虞山琴社社长 h$.:Uj8/  
朱 晞/常熟虞山琴社副社长 \3'9Uz,OC  
俞伯孙/成都东坡琴社社长 z I+\Oll#Q  
高培芬/山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hE(Ra#  
刘正春/南京金陵琴社副社长 td4[[ /  
汪 铎/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 Eh =~T9  
刘善教/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P>sFV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 6ezS{Q  
李禹贤/厦门古琴学会名喻会长 ep=qf/vd<  
戴树红/上海今虞琴社社长 x.3J[=z=>  
谢导秀/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 rg{9UVj  
张子盛/天津古琴艺庄 x_c7R;C  
梅曰强/扬州广陵琴社 zN{K5<7o  
殷继山/太仓大还阁琴馆 v.:3"<ur}  
陈成渤/杭州龙艺琴苑 $ &P >r  
徐匡华/杭州西湖琴社社长(徐元白子) 2Fz|fW_  
徐晓英/四川锦江琴社 LJOr!rWi  
曾成伟/四川锦江琴社副社长 X=Ys<TM,  
顾泽长/辽宁古琴研究会会长(顾梅羹孙) $<^u^q37u  
王 政/常州西湖琴社 7zHh@ B:]  
吴 钊/音研所研究员(<琴曲集成>编者) `)T~psT  
许 健/音研所研究员(<琴史>作者) 7UL qo>j  
崔 宪/音研所研究员 8me ]JRw  
林 晨/音研所副研究员(林友仁女) d3W0-INL  
李 玫/音研所研究员 KN?6;G{  
秦 序/音研所研究员 j'aHF#_  
萧 梅/音研所副研究员 *P 3V  
陈长林/中科院研究员(<龙朔操>打谱者) Mz1G5xcl  
张铜霞/中国歌舞团(<七弦琴音乐艺术>主编) `5~ +,/Ys  
余青欣/中央民乐团 "=6v&G]U4  
金治中/昆明 YKE46q;J  
香港:沉兴顺、唐健垣、谢俊仁、周旋捷、李春源、向雪春、李 明、吴英卉、林 琳、欧柏青、杨春微、黄泉锋、荣鸿曾 .\8X[%K9nc  
台湾:陈庆灿、李 筠、李自强、吴怡青、王梦兰、孙新财、蔡灿煌(英国) @BrMl%gV  
日本:菊田勋、荒井雄三、高桥亚弥子、拇尾亮子 )u/H>;L P  
韩国:贾瑀铉 -jn WZ5.  
加拿大:黄树志、梁丽云 =xNv\e  
美国:唐世璋 zoDH` h_  
om |"S  
esHQoIhd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二)学术篇 >~`r:0',  
AgRjr"hF*e  
「打谱」是弹琴的专有名词 b8%C *r7  
原指按照(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指法谱 5Q 'i2*j  
经实际按弹 ?W0)nQU  
试奏出(有节奏的)全曲原貌来的过程, #7ov#_2Jd  
sf]s",t~J  
以往的琴人既只用(没有节奏的)古琴简字谱 j:,NE(DF  
则古人所谓的打谱 6gT5O]]#o  
是并不包括译出简谱在内的 Zum0J{l h  
与今人所谓的打谱 <c%W")0  
必包括译出首调谱在内不同 V^hE}`>z&  
@FC"nM  
我们今日所见到的琴谱出版品 /;tPNp{!dw  
往往在曲名右侧 e]T`ot#/  
会记录出由谁(根据何琴谱)打谱的资讯来 ,SQZD,3v4  
所以打谱的重点 K{ \;2M  
可说已由演奏的意义 zfc3)7  
转化为翻译的意义 P%#*-zCCx  
(翻译就不一定是要经过实际按弹过程的) u ~3%bJ]  
琴调的首调意义乃变得重要起来 hFk3[zTy  
不懂琴调 k51Eyy50(  
是绝无法打谱的 ovwQ2TuK  
9 _QP!,  
譬如<神奇秘谱>的五音调(宫调、征调、商调、羽调、角调) "H&"(=  
定弦既完全相同 @&]#uRl|[  
古人的打谱就只要照谱索徽宣科即可 F[4;Xq  
并无须理解此五个五音琴调间的区别 ;U<rc'qE  
_=q! BW  
今人的打谱既要记成首调简谱 =) E,8L  
则此五音调的第一弦各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何音? QT9n,lX  
(也就是说宫是何律啦!) ?W( 6  
就成为很基本的问题 t ^[8RhD  
(柳琴兄曾说 xGU(n _Y  
用音既一样 M.nvB)  
记谱上的区别并无意义 M @3"<[g  
可是除了笑我是书呆子的两位前辈之外 Up:<=Kgci  
就没有其它任何一个琴人 N<Q jdD&  
(尤其是学者们)是这样理解的 u(OW gbA3  
H*bs31i{  
就算没有记谱上的区别 A<6%r7&B'  
则全记成何宫何调? "wlt> SU  
总还是一个现实问题吧!) 0<8XI>.3D  
-F=v6N{  
我在与会前 70lfb`  
在网路上一直请教这个问题 /s-A?lw^2  
始终没有人能回答 iA0q_( \X  
所以在会议中 fM #7y [  
我也将此问题遍问琴友 2P]L9'N{Y  
唯大都不得要领或众说纷云 [kqYfY?K  
好在丁承运与唐世璋两人的论文中 Wm H~m k"  
恰好就都谈到此问题 `60gFVu  
?-tVSRKQ  
我认为这个问题 k{VE1@  
实是此次会议唯一能构成学术论题的议题 6Z`R#d #I  
也是我参加此次会议唯一的收获 Qfky_5R\  
值得在此报导一下 avy"r$v_&  
k ^ YO%_  
关于<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L:(1ZS  
唐世璋认为  Ug:\  
宫调与角调、羽调相同,第一弦皆为So(1=F) *]h`KxuO  
征调与商调 相同,第一弦皆为Do(1=C) N`E-+9L)  
,jC3Fcly  
吴文光的意见 u7xDau(c  
基本上与唐世璋相同 h'$QC )P  
只是征调比较多样性 ~GuMlV8  
第一弦时为Do, 时不为Do, })w*m  
他认为这是一种转调的现像 16L]=&@  
'S[++w?Qq  
若然, _;4 [Q1  
则<神奇秘谱>的五音调不但与主音无关 T \CCF  
与音阶也是不可能有关的了! 557(EM  
.TE?KI   
丁承运的意见 U~W?s(Cy%  
则不但与他俩不同 %?aS#4jI  
且颇为特出 :5/Uh/sX  
并与我的假设相同 (mtoA#X1:h  
又有根有据 gPu2G/Y  
很能引起我的注意来 4O:W#bx  
h?-#9<A  
他说: LGc&o]k  
宫调1=F第一弦为So(以第三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5 6 1 2 3 5 6 A<\JQ  
商调1=C第一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1 2 4 5 6 1 2 xr7+$:>a  
征调1=G第一弦为Fa(以第四弦为Do) 七弦定音为 4 5 b71 2 45 Hg9CZM ko  
羽调1=D第一弦为bSi(以第二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7 1 b3 4 5 b71 DfV~!bY  
角调1=A第一弦为bMi(以第五弦为Do) 七弦定音为b34 b6b71 b34 \}~s2Y5j  
假如商征对调的话 $!5\E>y#  
<神奇秘谱>的五音调 %L [&,a  
是可以一言述之的 p~.8\bI=  
那就是: W5^.-B,(K  
宫调以宫为宫 lpRR&  
征调以征为宫 x+]!m/  
商调以商为宫 /XudV2P-CA  
羽调以羽为宫 G&;j6<hl  
角调以角为宫 '|7Woxl9  
(这个琴调的早期理论 |ou b!fG4  
就与我的燕乐宫调理论完全相同了!) XyMG.r-,  
而丁教授特别指出 [xh*"wT#g  
早期琴谱<西麓堂琴统>的琴论中 DI`%zLDcY  
就曾指出 k<RZKwQc  
征调应称为商调 $5L0.$Tj  
商调应称为征调 0 a~HiIh  
(我至今虽还找不出此段话 MG /,==  
但想来他之所言是确有根据的) N$x tHtz8"  
2"fO6!hh  
丁教授说他这理论是可以用很多方法验证的 Dfd-^N!  
譬如说征调的第一弦为什么定音是Fa );*YQmdx'  
而不是唐世璋所说的Do呢? A~Xq,BxCV  
因为征调曲的第一弦空弦散音是不用的 k'$!(*]\b  
第一弦的空弦定音若是Do (~$/$%b  
则征调曲为何不用Do音呢? }n7t h  
可见征调的第一弦是Fa Qu< Bu)`  
所以征调曲才不用第一弦的空弦散音 cEe? *\G  
(与姜白石所说征调是去母调 pxSX#S6I  
所以征调是以住声为宫 kD) $2I?  
以母声,也就是古琴的第一弦为清角 8 4i_k  
当是同一道理吧!) 2Bk$ lx7  
4d_s%n?C  
<神奇秘谱>的角羽两调不多 `:O\dN>ON  
丁教授的理论当是可以验证的 *WE1;msr  
我很愿意试证之 eZr&x~] -w  
@\w,otT  
不过 l{VSb92f  
话说在前面 UZEI:k,dv  
即使丁教授的理论可以获得验证 )RYG%  
但因为中国的基本乐理 "lNzGi-H  
(也就是记谱法)并未被建立起之故 =pA IvU  
这个验证是并不一定能被承认的 ubu?S%`  
因为记谱法本有两种(以上) M0| 'f'  
也就是之/为调名制两种 },5'z {3E  
7O`o ovW$  
譬如燕乐的羽调 z4@k$ L8  
为调名制记为  1 2b3 4 5 6b7 1 - }!H3]tr  
之调名制却记为 6 71 2 3 #45 6 |3+m%;X  
日本人现在已记为2 34 5 6 71 2 n,~;x@=5  
陜北人却有记为 5 6b7 1 2 34 5者 Y F:2>w<  
^uS/r#l  
最有名的曲例就是<锈金匾>啰 \([WH!7  
<锈金匾>的陜北原曲调是 Xnuzr" 4u  
1=G含4与b7的清商调音阶苦腔(乙凡调,重六调),主音为So: q8:{Nk  
5 42 5 16 5 65 4 p"*y58  
{B*W\[ns  
王沂甫则记为1=C只含4的下征调音阶,主音为Re: X%bFN  
2 16 2 53 2 32 1 ^v9|%^ug  
4f~["[*ea  
惟依之调名制当记为 yAL1O94  
1=F含#4的宫调音阶,主音为La: "4H8A =  
6 53 6 27 6 76 5 _MWM;f`b  
aS|wpm)K>8  
依燕乐及日本唐传雅乐原所采的为调名制 N~pIC2Woo  
则是1=D含4与b7b3的羽调音阶,主音为Do: O+=vEp(  
1 b75 1 42 1 21 b7 &x-TW,#Ks  
H0a/(4/xg  
这个记谱法在今人看来 +>7$4`Nb2  
无疑是上四者中 ;NV'W]  
最难且最不中听的 XJ!(F#zc  
(因为<绣金匾>本非含b7b3的羽调音阶 Jdy <w&S  
羽调的偏音在五度环的二三音 (-NHx o  
而<绣金匾>的偏音在五度环的六七音 0)9"M.AIvo  
羽调的五声音阶当有一个大三度与一个小二度 0)Rw|(Fpo]  
(即曲调中4,b7两音(陜北的14两音)为偏音) ecOy6@UDY  
而<绣金匾>的五声音阶中并无大三度与小二度 *?yJkJ"  
且14两音为主音(63方为偏音) `]$?uQ  
由此也可知<绣金匾>并非羽调 !3oKmL5  
当属含#4的宫调音阶 x'Pi5NRE  
而宫调音阶无论之/为调名制既法是完全相同的 #a| L3zR5v  
这里只是举个大家较熟的曲例而已 fag^7rz  
但以羽调音阶记谱的曲例 hJ5z/5aE;  
日本唐传雅乐中尚有很多) n:U>Fj>q  
因为这种角羽两调的为调名制唱法 uhV0J97  
于宋元后失传了 FFEfp.T1M  
(为调名制且于1117年被整个放弃了) DWt*jX*  
连日本人都将羽调改记为低二度调 wFlvi=n/  
把  1 2b3 4 5 6b7 1  ==/n(LBD  
改记为2 34 5 6 71 2了! @c'|Iqy`  
与现代有些曲谱 WxbsD S;  
把粤曲的乙凡调 TP1S[`nR  
1 2  4 5   b7 1 <DH*~tLp2  
改记为低二度调 vRA',(](  
2 3  5 6   1 2异曲同工 7%OKH<i\2<  
BpO9As 1um  
但我要这样说: 2JmZ{  
所有的声调(音阶)都是应以七声作论的 *m+5Pr`7  
所有的地方音乐与古乐的曲谱 #JA}3]  
原也多是七声音阶 K?#]("De6  
绝少只有五音者 /,5Z-Z*wq  
o2-@o= F  
如粤曲的乙凡调正确的七声表示法当为 Rq~t4sA:  
1 2 (3)4 5  (6)b7 1 I\\QS.2  
若改记为低二度调,就成为 b'ml=a#i 0  
2 3 (#4)5 6  (7)1 2 Lt#'W  
<双星恨>一曲若这样记谱 8*g ^o\M  
就要转调三次 {dPgf  
且不但宫位不同 i.iio-  
音阶也都不同! ]WJfgN4  
这时#4b7等音阶特征音 g8ES8S M  
就常会被歪曲或省略了! (1pEEq84  
实不若传统记谱法简明合理 RA a[t :|  
%Y4e9T".  
再以<锈金匾>为例 )[&_scSa  
原曲原有 W[NEe,.>  
232  12 5 54 24 21 b7 一句 Uz%Z&K  
都并不被记为 R*1kR|*_)  
3#43 23 6 65 35 32 1  w W$(r-  
而被改为 ID1?PM  
36  23 6 …………. ,`td@Y  
*.f2VQ~H  
原有 4ZT A>   
21 b76 1 一句 v_PdOp[ k  
王沂甫并不记为 2aw&F Z?  
65 43 5 1xnLB>jP#  
而改为 'ul\Q `N3  
65 42 5即 =A[5= k>  
21 b75 1 %up}p/?  
总之七声音阶都被修改为五声音阶了! ly4Qg\l  
&[?CTZ  
我们若只拿到修改的五声音阶谱 h5|.Et  
是不一定看得出 (#(O r  
原来的七声记谱法 Bk|K%K  
才是最简明自然且最为合理的 tn/T6C^)  
S"snB/  
丁教授也说 ,7|;k2  
并非他要标新立意 <c,~aq#W'  
他也并不提倡开倒车 &h$|j  
只是事实的真相既是如此 77gysd\(  
他也就不得不把它发掘出来 d]0a%Xh[  
vxN0,l  
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的人 3Rl,GWK  
其思维方式 ~3WL)%  
是不可能与俗论相同的 1 [z'G)v  
也就难免成为众人眼中的异类啦 ED![^=  
7N2\8kP  
所以丁承运劝我不要跟一般人多费唇舌 \tJFAc  
但真的假不了 -ewQp9)G  
假的真不了 ~@I@}n  
历史的真相在中国乐理被建立起来以后 (UEXxUdQ_Q  
是终会被揭开的 S+x_c4 T  
而建立中国乐理的任务 E@QA".  
总该由我们努立来完成 0? bA$y  
不能继续任令 0?Yz]+{C  
不懂乐史的人来代庖吧! KSs1CF'i  
]Ql 0v"` F  
第二个勉强能称得上是学术议题的 FQeYx-7  
是打谱能不能修改原谱音高? (7$$;  
是应完全复元 ySdN;d:q  
还是容许校刊 H!IDV }dn  
甚至再创作的问题 #P2;K dDO  
}GHxG9!z  
多数人当然是主张 /k:$l9C[  
应加以校刊的 Lx|',6S  
因为琴谱原都是手抄本 SKXBrD=-  
笔误必然很多 sLcY,AH  
"c`xH@D  
但像<神奇秘谱>这样的早期琴谱来说 "Q+83adY4x  
有些特殊徽分是一再出现 ~krS#\  
显然不是笔误的 96|[}:+$&:  
今人若以后代的标准与眼光 h:qHR] 8dZ  
主观的来推论这些都是手误 +6W(z3($  
我个人就并不表赞成  5K56!*Y  
譬如唐世璋与丁承运就都曾指出 o96:4j4  
<神奇秘谱>的琴曲多有b3之音(b7与4那就更多了) #] KgUc5B  
那就更不必说羽角两调的琴曲了 )JgC$ <  
主观的把变化音修改为偏音甚至正音   &LQ%  
正就是燕乐28调(及琴调)失传的原因 ]j.k?P$U}  
c5i%(!>  
有人主张修改过之后 G`]w?Di4  
应加以注名 "/x_>ui1F  
并说明理由 'Am-vhpm  
这就算是一种补充性的修正意见吧! |ek ak{js  
--------------------------------------------------- utO.WfWP  
会中有一位日本人 'u[%}S38  
展出他在网站上的琴谱 *07sK1wW  
是用.tml写的 gb-{2p>}  
不但古琴谱字须由中文合成 (wt+`_6  
且并不规范  #ch  
如挑,只能用兆来表示之类 XYbyOM VI  
非常原始 %l9$a`&  
即使用扫瞄影像档 /Ic[N&  
也比它省力省时且更好看吧! eG] a zt  
2M6dMvS  
我所发表的电脑打谱论文与程式 KS>$`ax,  
是可以译谱的 ?F$6;N6x  
但多位大陆学者表示 )3E,D~1e%  
他们所感兴趣的只是抄谱而非译谱 9q4_j  
J=WB6zi  
一般琴人则多无电脑 -$4kBYC l+  
也没上过网站 XQ;I,\m  
少数表兴趣的人向我要论文 o<VP'F{p  
也只是交儿女研究而已 z%"Ai)W/{  
倒是来自香港与外国来的琴友们 66ohmP@04Z  
比较感兴趣 $Tl<V/  
李村小姐关心古琴指法谱之没有节奏讯息问题 ^)\+l%M  
发明了一套板眼符号 d!{7r7ob\  
唯就不说刘天华早已采用了简谱的减拍线法 [e"RTTRfZ  
来表示节奏吧 RR25Q. c  
南北曲工尺谱及南管工尺谱上 ,jh~;, w2  
原来岂非已有一套通行的板演符号么? NCt~9xS.  
又何劳李村小姐来另行设计呢? RtF8A5ys  
M'jXve(=yF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三)琴艺篇 we]>(|  
]rX9MA6  
这次会议的名称 $iMC/Kym  
既是打谱(演奏)与学术研讨并列 )+~E8yK  
则正式代表(只缴费一半)最少都要弹奏一曲 rFd@mO  
有些且既演奏又发表论文 lH1g[ ))  
像我这样 3o8\/-*<  
只发表论文而不演奏的 K; kM_%9u  
可说是绝无仅有 aw$Y`6,S  
LM,fwAX  
我为什么不演奏呢? Rl@$xP  
因为曾有一个人对我说 Lar r}o=  
我弹得可还真不错 SPwPCI1?  
但要是不弹的话 lmFA&s"m  
可就更好了 >BiRk%x  
fD6GQ*  
茍依我之愚见 wly>H]i'  
此次会议中 ;) pl{_  
要是不弹的话就更好的人 E 5kF^P  
可还真是不少 QUP|FIpZ  
这些人若原非名人 3IyZunFT  
则其琴艺若何 ju{%'D!d9  
我也就不说也罢了 ;L6Xs_L~  
单表表一些名家的琴艺吧: J|j;g!fK  
>[3X]n,0  
吴文光演出的<关睢><离骚> .hz2&9Ow  
当是这次会议中 B?(4f2yE  
最特出而引起众多关注讨论的 9m!7|(QV  
(殷继山认为他属当今第一) eqFvrESN~=  
主因是他的神情不但极为投入 O-GxUHwW r  
且都相当激动 {\We72!  
qZ\ L  
<离骚>一曲若单由曲名来解 \graMu}-  
固然可以被理解为是激动的 YOw?'+8  
但琴曲的内容似并无甚多激动之处可呈 CIQwl 6H9  
何况<关睢>的本文既是 i>GdRG&q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么 mTjm92  
又有何激动之处可表呢? zl)&U=4l  
但是倒也还真是有人 ~mA7pOHj  
代其强解为 W^R'@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 ZgF/;8!~V-  
所以才”性冲动”! WN0c %kz=  
w~-X>~}  
古琴讲究的是”清微淡远” V*qY"[   
难怪有琴友发言说 $%He$t  
吴老师这样弹琴是会伤身体的! 1X:&* a"5  
Vipp /WV  
我有幸与吴文光老师多聊了一回 @36S}5Oa  
了解到他长期在国外演出 e[4V%h  
常须与其它国际级的传统乐师较量 /2w@ K_Px6  
他认为必须采用这种演出形态 A'g,:8Ou  
才能镇得住(不懂中国琴乐?的)外国人 %cj58zO |y  
也就是说 SfDQ;1?  
他不止<关睢><离骚>是这样的 ?aJ6ug  
其它曲目恐怕也都是这样激动的吧? ZLJNw0!=|t  
&z ksRX  
吴老师是吴景略大师的公子 bF6gBM@*  
长期处于被乃父声名所笼罩之下 |cu`f{E2]  
其实他的文化水平远超过乃父 hWxT!  
又是民乐音乐学的博士 JD&U}dJ  
但目前在中国音乐学院中 Ruj.J,  
似并无一展长才的机会 HDj$"pS  
连古琴学生也没有了 22vq=RO7Z  
这与他的激动 YN^jm  
有无关联呢? ;Q90Y&{L=$  
#WEq-0L   
另一位名家是厦门的李禹贤老师 BTs0o&}e  
他的演出吟猱较多近于颤抖 dpn3 (  
被其老友戴树红加以提出 b;{h?xc6  
认为动态应与静态加以交互运用 tR O IBq|  
才能给欣赏者一些留白与领会空间 gb_X?j%p7  
<春怨>若演奏得咬牙切齿 csvO g[  
那就成为<春恨>了! uGCtLA+sL  
u+DX$#-n!]  
李老师与戴老师一样 PW^ 8;[\QP  
为人极为坦然及热情 >Z"9rF2SW  
他建议下一次的打谱会议 vf_OQ4'G,  
若能加以事前的计划分配 m<FK;   
则集全国之力 k`@w(HhS  
六百多首琴曲就可以很快打完了 #~e9h9  
不要只指定少数指定曲为打谱对像 ZY Kd  
以免重复的浪费人力 )Pa*+ew7  
%BICt @E  
他认为现在大家所演出的曲目 0BXs&i-TP5  
其实就始终只有这几十首而已 H5p5S\g-)  
这与十亿人民 A\g%  
一天到晚只听八出样版戏 Mdm0g  
有何区别呢? Bm<^rhJ9  
7vNtv9  
我非常同意他的见解 `]&*`9IK{  
但在最后的综合讨论中 ?Ccw4]YO,=  
他却不愿提出此议 ,RN|d0dE  
因为李祥霆(等)认为 dJE`9$jN  
打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打的 lPp6 pVr  
打出的谱即使再多若不能用 r#I>_Utsy  
就完全缺乏意义! EE9vk*[@C  
d#7]hF  
但是能不能用由谁决定呢? "aA_(Ydzj  
谁能阻止非名家们来打谱呢? J";=d4Sd  
连他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fvKyKW>  
却又并无可行的解决方案! `vX4! @Tw  
Mk "vv k  
我个人以为 L5C2ng>  
这些名家们 SJ[AiHR  
无论多么努力 oT!/J  
终究未能打出所有的琴谱么 @#CF".fuN>  
那么在音高的部份 `U#Po_hq  
借用众力来完成 T0?uC/7H  
而节奏部份 j`Nh7+qs  
则容许名家们(包括所有的一般琴友们)来进一步完成 qOgtGN}k  
又何害之有何益之无呢? 2:~cJk{  
F,.Q|.nN  
渖阳凌瑞兰老师 5% 'S  
录音的方式代替演出 PvuAg(?  
且有电子音乐作为伴奏 U%,;N\:_  
是本次会议中 ,5:![  
颇令人鼓舞的演出 w5 Z2N[hy  
但正如意料之中 |Cq8%  
保守的琴界 @ AggznA8  
似并不特别推崇此项成果 oB}K[3uB:t  
那么电子古琴的推出 bN!u}DnN  
就更难以指望了 j88=f#<  
其实古琴是最须要电子化的中国乐器之一 "B?R| Xg  
现在演出古琴既必用麦克风 \gP. \  
则与电子古琴所差无几! d/4ubf+$k  
a+'}XEhSC:  
天津音乐学乐的李凤云演出时 @Q3, bj  
由夫婿王建欣以琴箫齐奏 T NIst  
真正是琴瑟合鸣 26}u4W$  
可惜箫声不大 IadK@?X6j  
&58 {  
张铜霞的演出 h,.fM}=H  
曲目简单 ex=)H%_|  
但有板有眼有浓有淡 W/a,.M  
恐与她身为一级演奏员的训练 -[<vYxX:h:  
及演出经验丰富有关吧 r hZQQOQ  
:r-.r"[m-  
金蔚是浙江的年青美术老师 N+hedF@ZU  
表现不疾不徐 -O /T?H  
这是我个人颇为欣赏的两个人 Mb~~A5  
l\Cu1r-z  
多位琴家之女 'DeW<Sa~  
不但能克绍箕裘 0QMaM  
且多已在音乐学院任教 Ri[S<GOMii  
实是琴界之福 ?4MSgu  
惟这几位后生女琴友 YPG,9iZ&f  
指力普遍不如男性 R @OSqEnr  
表情方面也就乏善可陈 O&52o]k5l  
我就不再多说了 Vp\80D&  
cp|:8 [  
有些前辈 MyqiBGTb  
原是学界(而非琴界)出身 [JZ  h*A  
以学者身份 1oB$u!6P  
再续加以实务研习 _ Q{T';  
本与琴家续提升琴学内函一样值得鼓励 \d ui`F"Cc  
但在这样正式的会议中了草收场 b.@H1L  
实无必要 9D%qXU  
且见伤于一世英名 e6o/q)9#  
故唐健垣就指出 avV mY|I  
这是绝对不应该的 L1rA T  
5U3qr*/;m  
值得一提的是 nrF!;:x  
一位老外的演出 MN\i-vAL8  
鱼贯而出一无留白 %B0w~[!4}  
打了就跑连长拍都不够 p!QR3k.9s  
几无句逗顿挫可言 yW{mK  
速度虽快但离快而不乱的要求极远 4*H(sq  
有人戏称可以加配一个口琴 C~{xL>I  
当乡村音乐来演出 ,5=kDw2  
但也有人对这种批评 G~`'E&/  
大不以为然 *^ey]),f54  
认为中西的欣赏美学不同 2*Va9HP!q  
对老外应加以鼓励而不应加以讥讽 @OY1`Eu O  
否则就不够厚道 A3<^ U  
非琴人风范 i'Wcf1I-=  
u*U_7Uw$  
~ t"n%SgY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四)会务篇 K_Z+]]$#  
此次会议假上海工商银行位于常熟的渡假村举行 qT"drgpi3  
村内有一小湖 A0UV+ -PP  
湖边有室外咖啡座 7t`E@dm  
环境清幽 \u{Jf'g  
t[/\KG8  
代表们都有专车接送 m'3OGvd  
报到后每人受赠刻好的图章一枚 {[my"n 2  
并于扇面上盖印签名作成纪念纸扇 uvR0TIF4  
IL2e6b  
无论是会场,餐厅,客房内都有冷气设备 Imke/ =h  
三餐皆采自助餐方式 j6RJC  
上下午休息时间 :ao^/&HZ  
都有餐点供应 (I>HWRH  
G 2!}R  
正式代表们且都分发有全部的乐谱与论文 2 ae w6~  
这点是我以前所参加的学术会议都未能作到的 }+*w.X}L  
以我的论文及曲谱来说接近30页 loR,XW7z  
光印一百份就约须3000元人民币 F9v)R #u~  
而正式代表们 3Hy%SN(  
连八天的吃住交通在内 G2=F8kL  
只交五百多元人民币而已 {qY3L8b  
会议全程且都有电视录像与电台录音 aD?# ,  
这样的规模 4+-5,t7  
若无公家单位的全力支持 U 7EHBW  
是绝不容易作到的 GA(OK-WUd  
但会议中必有中途离会者 W;q#ZD(;  
会务单位并未能加以掌握 .zQ4/  
来调整住宿房间的安排 fYb KmB  
应也造成一些浪费吧! i[o&z$JO  
U.Pa7tn  
打谱演奏与论文发表相间举行 SgyqmYTvZw  
参观旅游且安排在会中而非会后 r^fxyN2V  
与赠送印章制作纸善一样 gHp'3SnS  
都是很好的设计 Th.3j's  
K<RmaXZ  
会议中的缺点 =7FE/S  
一是手机声不时作响屡戒无效 H U:1f)a a  
二是讨论者 }Q,(u   
都不以提问为主 2;3x,<Cg  
而以发表己论为务 x`Vy<h 33  
占了保贵的时间 G% o7BX  
甚至引起了不必要的争论 =_K%$y*  
譬如中央音乐学院赵家珍发表论文时表示 ;_>s0rUV  
“他的学生与其他乐器比赛 \)uy"+ Z`  
成绩多属优异 _'H2>V_  
古琴当是乐器之王”后 1d=0q?nH  
李玫就发言认为她的发言不当 _RN/7\  
但这都是个人的意见么 7z Ohyl?  
都无法讨论及强要人认同吧! gkSGRshf  
(赵家珍也确一再重申其原意无误) r(PJ~8)(=  
因主持人(李祥霆)之未能加以适当制止 jG =(w4+  
乃引起一小段下不了台的局势 Z`^ K%P=  
7ytm .lU  
以主持会议而论 X77A; US  
赵宋光是最称职的 ~o}moE/ ;O  
但一般国人 n'! -Pv  
多不闇此道 6{cybD`Ef&  
对他就不无微词 <GSQ2bX[  
O\LjtMF  
程序安排上 #"=%b e3  
会务单位似未依同样琴曲 JqL<$mSep  
及相关论文内容来分类集中 x&QNP  
以是火力不能集中 yW%&_s0  
但若同一曲目一再演出 T_3V/)%@  
恐也令人难奈吧! j@%K*Gb`  
zC<'fT/rG  
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见闻录(五)生活旅游篇 s.<olxXRW  
常熟以虞山派的发源地成名 .@4QkG/  
虞山位于常熟状似古琴 C<zx'lw!  
又恰有七条河贯穿 jB*9 !xrd,  
与古琴有七弦巧合 ] dW%g?  
故虞山派又称为琴川派 5Xp$ yX =  
s4!|v`+$M  
琴川派的创始人(明末)严澄之墓地仍在常熟 0Ei\VVK>  
为配合此次会议的召开 m]bL)]Z  
常熟政府斥资数十万 ac2}3 $u  
重修了颜天池之墓并开路立碑 1-4   
方落成不久 z:d Xc  
自成了本次会议代表的瞻仰旅程之一 7~nIaT  
[6Uudiw  
清末名臣翁心存/翁同龢一族的宅第 J& 1X  
也位在常熟 3FGbQ_  
故也是本次会议代表的旅游景点 ;5&k/CB1  
翁家两代为帝师 sZ0g99eX  
且一族中出过两位状元 THrc H  
翁同龢的书法尤富盛名 Wpiv1GZ%c8  
其宅第原有七重 ; :v]NZtc  
以前被分划为民居 =4YbVA+(  
也是由政府收回规画开张不久的 jXc5fXO N  
惟目前只整修了前半部 +J\L4ri k  
并未全部开放 ]$*$0  
~r(g|?}P  
吴文光之父李祥霆之师 e}{8a9J<%_  
虞山派的吴景略大师 ;m-6.AV  
也是常熟人 0SAG6k~x  
不过其原居所已不属吴家人 p=:7 atE  
我们只参观了位于方塔公园内的虞山琴社 Rh wt<  
虞山琴社副社长朱晞是本次会议的主办人之一 h<PYE]?l  
但目前只有三十多岁 "r5'lQI  
真是青年才俊 Yt\E/*%  
Se!gs>  
琴社位于公园的一个角落内 gubb .EY  
占地不大 .d<~a1k  
公园内有碑墙及亭阁无数 _Ym&UY.u#  
游人不多 ]hCWe0F  
倒是有人泡茶打麻将 J`U$b+q6  
显得十分悠闲 FCsyKdM  
方塔公园么 6|Ba  
公园内当然是有一座方塔啰 QT7w::ht  
方塔高九层 ,apd3X%g  
上塔参观要买十元的门票一张 MsN2A6|33  
既无电梯 g @c=Bt$  
就算是免费参观吧 MAsWds`bpB  
愿上塔参观的人 ?AqrlR]5  
也是绝无仅有的吧! BsoFQw4$9  
e_fg s>o`(  
会议主办单位安排的旅游点 @t{{Q1  
分为周庄与无锡两处 9$B)hrJo  
我在台湾已久闻周庄之盛名 'US:Mr3  
故参加了周庄这一团 ?K= gg<  
`XQx$I  
周庄民居皆在人造河(沟?)两边 ucIVVT(u  
以河为路以船为车 \#h})`  
两岸杨柳拱桥无数 `D&#U'wB   
故有小苏州之号 |U;w!0  
@c.11nfn`  
原来交通很不方便 V Z4nAG  
所以保留了许多传统民居式样 SL?%/$2g=O  
经开发后 $ioaunQKP  
观光旅游收入年逾四亿人民币 C=xo&I7  
且还在不断成长中 (.jO:#eE%  
&-EyM*:u!  
在周庄搭船游览时 VZ9e~){xA  
船娘是可以为游客唱歌的  e B9m4  
(那不就似威尼斯的船歌么!) 17MN8SfQ  
最常唱的就是<无锡小调> }w|=c >'_}  
据说最早划船唱歌娱客的船娘 f~n' Ki+'  
目前仍营此业 Xm_Ub>N5  
后来跟进的人都是学她的 &F@tmM~  
我在大陆且亲自在电视中看见记者访问她 DzX6U[=  
现在撑船的也有男人 <MI$N l  
唱的就属滩黄淮剧之类 KD[)O7hYC  
我也亲自当场耳闻到 +lY\r +;  
r9p?@P\:[  
陆路上也有二三成群的村妇 %8bFQNd  
带着笠帽穿着村姑庄 7v4-hfN  
当街拦客演唱 LH?gJ8`  
神情欢乐自在,有歌有舞 >tE,8  
有点像是扭秧歌 7LyV`6{70  
DYy@t^sC  
我与丁承运坐在河边柳荫下乘凉 JCCx 5  
就有三个歌者拿着歌本 #R"9)vHp  
有说有笑的来问我们 .HH,l  
“要不要唱歌” jk WBw.(  
丁承运就唱了两句给她们听 brp N >\  
引得她们与旁观者们哈哈大笑 yKX:Z4I/  
]ly)z[is"]  
周庄最有名的特产当是万三蹄 A;/Xt  
入口即化故可以骨代刀 rm7*l<v6  
且色泽光鲜 HnH2u;  
家家把煮熟的猪蹄呈列在店前 ijR-?nrR  
若销路不好 H4K(SGx  
恐难以长期维持吧 tA;ZW2$#  
卖不完的蹄能怎么处理呢? HbJadOK  
我相信这些猪蹄 V!yp@%D  
有些是出自同一家公司 m%BMd  
所以销不完的 D 9@<#2-  
可以由其统一收回重制(所以才能这么烂) ynOc~TN  
或改为真空包装 ,=XS%g}l4  
P~b%;*m}8  
手工艺品中较特出的是一种玻璃内画 +E""8kW- Z  
由一个透明的圆形器皿(如鼻烟壶)小孔中 #U6/@l)  
伸入钩状的小画笔 RN cI]oJ  
在其内面作画 AR[M8RA  
由外界看来就有放大的作用 j,gM+4V^  
小葫芦形的只要三块钱 A_X^k|)T  
其余圆形,扇形,鼻烟壶形…..的 l:kE^=6  
也只在数十到数百元之间 ]ci|$@V  
店内且多有年青女子当店作画 O(c4iWm  
依余之见 9v5.4a}  
大家的店面货色与价钱既都类同 qZyt>SAx  
这销路好坏么 cSHtl<UY  
就完全决定在这些女子的姿色与行销技术(也就是演技啦!)啰 I%VV4,I&pK  
我就因为欣赏某店的美梅(不卑不亢不疾不徐) gvwCoCbb  
买了一推玻璃内画来回国作礼品送人 $yR{ZFo  
p!rG PyGC  
用毛线织的拖鞋 MO(5-R`  
一双只要十块钱 rsq'60  
卖者多数也当街织制 u:{. Hn`  
并会告诉您 MOH,'@&6^  
她一天只能织一两双 <7RkM  
总之对你非常便宜 .n ^O)|Z  
对她又很不实惠啦 DI"dY ug#  
Nt,]00S\w  
摆摊贩的会搓弄一个有两个把手的铜制聚宝盆 BhhK| U/  
里面的水会因激荡喷得老高 Ri%Of:zZ  
但一定要双手同时搓弄 =:0IHyB#0  
单手搓弄并无此效应产生 +@<^i?ale  
这玩意既是叫卖的工具 Si%Eimiq  
恐怕是不会卖的 ;Kq<',u~  
再者它是金属制的必然颇重 \sXm Mc  
且海关不一定会准许观光客带出国吧 5u=U--  
我就没有冒昧的问她们 <iY 9cV|}3  
要多少钱才肯割爱 p lz=G}Y  
MZhJ,km)  
江南的料理 QKL]O*  
相当重用豆腐类的制品 :jN;l  
除了面筋(面巾),烤麸…. <T=o]M$  
这些立体的素食豆腐类制品之外 HjE Tinm"  
皮状的就有豆腐皮,百页,腐竹,….等多种 ,_4 KyLfBF  
台北是有的 I{X@<o}  
我所住的台中县就不都有了 /fcwz5~  
常熟的豆腐乳中 l*V72!Mv  
有一种外包菜叶的颇为特殊 sB*h`vs0T  
但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方乳 swe8  
非常细致又不会太咸 _#\5]D~""  
`zvT5=*-#  
前年我在天津参加律学会议时 ]>]H:NEq  
餐食多为牛羊肉 @?($j)9}  
且连吃了十餐蕃茄蛋花汤 _oyL*Cb  
这次的江南料理 im^I9G  
就有很多蔬菜料理 YRT}fd>R&  
且不但花样极多 J3!k*"P  
而且常有变化 iaq:5||,  
rnt$BB[g  
渡假村的对面有一个观光葡萄园 R.n`R|NOd  
所产葡萄又圆又大 p_kTLNZd9  
水份多而甜 aX%g+6t2  
一斤只要两块钱 H603L|4  
梨子无论绿皮褐皮的也只要两块钱一斤 mhHm#  
像台湾土产的这种褐皮梨 5D q{"@E  
大陆所产者毫无渣子 ,"HpV  
比较特殊而台湾没有的 m<VL19o>R  
是一种海棠果 _ jM6ej<  
黄皮如大汤圆般大 s\K-(`j}  
肉质类如苹果 ;tIIEc  
但涩而酸 RAXJsF^5o  
我吃了一口 `:^)"#z)  
就整斤丢掉了 'rcsK  
_ZvX"{y~  
买了一双人造革鞋十五元 0^tJX1L  
但胶带却要十块钱一卷 h hNFp  
gs2&0rnOy\  
会场上有一深圳乐厂 tI(t%~>^  
推销一种调音机 y5opdIaT  
可兼节拍机,闹钟,马表,手表用 v |hKf6  
只要120元 Ni;{\"Gt  
我买了一些来送人 uma9yIk  
但陈庆灿说 s t3]Yy  
台湾国乐界都用眼睛而不用耳朵调音 G#=b6DB  
而这个调音机恰缺这项功能 C8%nBa /  
所以这种调音机在台湾不会有其销路 /(}l[jf  
若然则是实然而非应然吧! 8i+jFSZ$  
C^ k3*N  
在上海音乐学院附近 ,'@ISCK^  
看到有一种南胡 ,19"[:WN  
只要185元一枝 hc~#l#  
还价后以150元成交 'XjHB!!hU  
后来到上海民乐厂看到 kv`3Y0R-"  
竟还有110元及60元的南胡卖喔! 7[VCCI g  
I[YfF  
有一位云南白族的老兄 MJk:s[o  
拿了一枝弓笛来私下展示 xdSj+507  
一枝五千人民币 { N8rZ[Oo  
号称可以吹三个八度 @%okaj#IO  
(且有录音带及书谱为证!?) v+, w{~7RH  
但并未量产所以只能预定 #onfac-3  
惟我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bgx5{!A  
他也吹不出三个八度来 8C4@V[sm`  
不过他仍坚持 ^SES')x  
我吹不出来他吹不出来 >?Y3WPB<F  
并不能证明 m0K2p~  
所有的人都吹不出来 @x\gk5  
我问他能吹三个八度的原理何在 aG&kl O>m  
他说不能告诉我 ieK'<%dxF  
又问他笛身何以要弯成弓形 b9!J}hto,  
他也说不能告诉我 P|QnZ){  
我私下问别人 I5AjEp  
他这项所谓发明可信么? RI].LB_  
有一个人说 _a02#  
他是吹牛大王 CX@HG)l  
另一个人说 FV<^q|K/(]  
他已近乎神经错乱了 eXtF[0f  
我知道发明家都可能会有点儿与众不同 "\P~Re"EH  
但给人的印象到此地步 L``mF(R^  
倒也少见吧!
古琴文化网 guqinwenhu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