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汪建侯
2`2S94' 说起梅老习缦的初缘,八十年代曾听过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期专题节目,题为《飞入寻常百姓家》,节目的开头,主持人讲述了这么一个“传奇般”的故事── W|NT*g{;M
b/>L}/^PM
说道是四十年代的南京乌衣巷中,一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在夏夜乘凉时偶然听到一缕琴声飘来,他顺着琴声就寻到了汪建侯医师的家门口,于是站在门外痴痴地听。汪医师抚完一曲,回身看到这十多岁的孩子站在那儿痴痴地听,大为感动,于是便收下了少年梅曰强做弟子,使得昔日为士大夫所专美的古琴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大意如此。 J['pBlEb\
?]1_ 2\M
听到这节目时我也只十多岁,正是神往着古琴却未得其门而入的时候,于是从心底里羡慕着四十年前的这位少年。至于日后自己竟有缘忝列梅师门墙,倒是始料未及的。 }:6$5/?
s/' ]* n
若干年后曾向梅老问起这段故事,老爷子呵呵一乐:“电台的人瞎编呢!” IEbk_-h[
rd#O ]
原来梅老自小便与汪先生相熟,那时他跟着姑姑在南京过日子,与汪先生比邻而居。汪大夫行诊之余好以丹青、丝缦自遣,梅先生常常跑过隔壁去玩,看他画画弹琴。有一天汪先生随口问道:“小鬼,喜不喜欢画?”答曰:“喜欢”,于是从十岁这一年开始便时常跟着汪先生学上几笔。画着画,听着琴,不知不觉就过了五年,这一天汪先生又问“喜不喜欢琴?”又答:“喜欢”,于是又开始学起琴来。 puE!7:X7
'Ipp1a
Z_M
汪先生的琴艺受教于大休开士,传承上属于浙派。听梅老回忆说汪先生脾气很倔,这倒似与传统浙派的古朴琴风有些相合了。 bq+Q$#F2X
&x